![]() ![]() ![]() |
|
|
|
2011/10/31 23:08:58瀏覽6803|回應6|推薦60 | |
有時不免想著:台灣貴為一座海島,但真正落給人們印象的海島風情少之又少,可能大家印象中的海島都是度假悠閒的那種形象,但如果你深入去了解台灣的沿海小鎮,那種有溫度的漁村風情便會一幕幕的躍入你的腦海。 克里斯今天來到嘉義布袋小鎮,布袋是台灣漁、鹽的故鄉,高聳的鹽山及成遍的鹽田是她給人的第一印象,而克里斯今天要去造訪傳說中的鹽田。 來到布袋小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聳的布新橋,旅客第一站都來到遊客中心,在這裡可以蒐集一些旅遊資訊,並有免費的地圖可索取。 海風長堤,原為傳統的水泥堤防道,經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用心規劃設計,目前鋪設有木棧道到遊艇碼頭,是觀賞漁鄉風情的最佳步道。 布袋鹽山,布袋港入口所堆起的一座白色小山,靜靜訴說著布袋兩百多年的鹽田故事。高聳的白色山丘,遠遠看好像來到高山雪鄉。 雪白的鹽山看似幽靜,可是待遊覽車的遊客下來後,馬上變得沸沸揚揚,尤其是小朋友每個都發了狂的要攻上山頂。 鹽山的結構相當穩固,近看鹽堆是由粗鹽所組成,鹽有去角質的功用,不過如果你從鹽山上跌下來,肯定不那麼好玩。 不知後頭的工廠還有沒有在營運,可能因為假日的關係,員工們都不在現場了。 鹽山旁邊就是台鹽門市,裡頭有各式各樣的鹽製品,洗面乳,牙膏,沐浴乳及保養品等,克里斯推薦一款新的藍藻冰棒,一支二十元,口味相當特別,我也說不上來,但除了味道非常綿密外,一點海的味道都沒有。 位於鹽山不遠處就是洲南鹽場,洲南鹽場的歷史要追朔到清道光四年,由當時的鹽商吳尚新及當地漁民所開墾,到了民國六,七十年代開始由盛轉衰,到了2001年終至癈晒,到了2008年才又在文建會及嘉義縣政府的輔導下,試著重回往日的風采。 往鹽田是條鄉間小徑,車子只能停在外頭,其實小徑的兩旁即為鹽田,但很多人有眼不識泰山,因為部份的鹽田真的長的只像一潭水窪。 夕陽下的鹽田別有一種悠遠的漁村風采。 從水底拔地而起的枯枝伴著殘影,雖有一種淒涼的感覺,但在我眼底卻是一幅禪意十足的藝術品。 布袋鹽場橫跨沿海的東石,布袋及義竹三鄉鎮,面積廣達兩千公頃,由北而南分設六個場務所,管理轄下十個生產區,製鹽的白金歲月隨著機械化和民營化而式微,布袋鹽場僅存布袋鹽山和布袋嘴文化協會催生的鹽田體驗區供遊人緬懷。 曾經桑海難為水,除却巫山不是雲。 挑鹽的擔依舊在,只是物換星移,洲南鹽田目前仍舊維持原貌,讓到訪旅客可以一窺昔日風華。 夕陽下的鹽田美的像一幅畫,用心看台灣,真的處處有美景。 看著鹽田的波光粼粼,讓我想到波堤且利存在烏菲齊美術館的畫作:納那斯的誔生。 三位小朋友在夕陽下手裡比著大圈圈,成了十二個同心圓,小朋友手裡的三圈,水裡倒映的三圈,太陽一圈,太陽倒映在水裡的一圈,小朋友心中的三圈,還有我心裡的那一大圈。 鹽農在鹽田裡辛苦農忙的畫面如今已不復見。 然後她看著我的眼神好像在訴說著一段很長很長的故事。 鹽花灑下的片刻,灑下的是一種成就。 看似乾涸的大地呈現出另一種美。 觀賞完美麗的鹽田夕陽,不遠處的布袋觀光魚市是嚐海鮮美食的首選,許多遊客會來此採買新鮮魚獲,若想現場品嚐,市場裡的熟食餐飲區,數十攤海鮮料理老店,總不會讓旅人失望。 克里斯.李 最新旅遊書 泰。曼谷 28種樂活方式 5/1日發行 曼谷的一天,清晨從派克隆花市開始, 買把鮮花,為旅途增添香氣和美的記憶, 接著到烹飪學校學料理,體會泰式菜餚的美味, 午後喝個氣氛怡人的下午茶,或血拼購物殺紅眼, 夜晚欣賞璀璨夜景、體驗人妖文化、享受泰國浴…… 28種樂活方式,感受截然不同的曼谷風情!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