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31 00:19:06瀏覽1827|回應6|推薦108 | |
1983年,在贛江修水交匯處的鄱陽湖濱,千年古鎮~永修縣吳城鎮設立了「鄱陽湖國家級候鳥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轄區有大湖池、常湖池、象湖、中湖池、大汊湖、梅西湖、蚌湖、沙湖等九個湖泊構成。對其中兩個湖具所有權,另外三個湖通過租賃,有20年使用權。
對這五個湖,保護區設有四個保護管理站及七個監測站,可以管理放水、捕魚和放牧等活動;
整個湖區已經建成了一個由17個自然保護區組成的保護體系,覆蓋了鄱陽湖33%的面積。 ↑ 管理局大湖池站 ↑ 管理局吳城保護站之八字墙監測中心 監測中心一副營養不良的看家母犬,以及打算養來吃的三隻活潑可愛的幼犬 ↑ 八字牆站監測中心的瞭望台 網上說:八字牆站是最佳的拍攝與觀察點,搭配晨昏天候、色溫與湖水不同的美感,相信必有佳作。 ↑ 由監測中心的瞭望台,可俯瞰大湖池湖區全景 ↑ 吳城鎮監測中心的瞭望台 ↑↓ 吳城港碼頭,沿路曬著湖裡打撈上來的小魚乾 ↑ 吳城港碼頭一景 ↑ 停泊在吳城港碼頭的快艇及船隻 ↑ 包鐵殼船去往沙湖及蚌湖,來回要價400人民幣; ↑ 船老大的家,就在吳城港碼頭邊上的小辦公室及便利商店,佔有地利之便 清晨七點發船,一日可以來回數趟,勝過漁民捕魚的辛苦收入 ↑↓ 經過修河邊的水上人家 ↑ ↓ 飛翔中的天鵝群 廣闊天際任我翱翔 ↑ ↓ 飛翔中的天鵝 ↑↓ 東方白鸛,瀕臨絕種動物,主要分佈於中國、俄羅斯邊界,渡冬區多在長江中下游,少數在韓國、日本度冬。由於過度開發,溼地漸漸消失,加上生活領域與人類重疊,繁殖干擾嚴重,全球族群預估約2500隻。 ↑ White Wagtail 白鹡鸰 ↑ Coot 白冠雞 ↑ 小野鴨在湖裡載浮載沉 ↑ ↓ Blue Heron 蒼鷺 ↑↓ 小白鷺 ↑↓ 據稱是瀕臨滅種的Common Redshank赤足鷸、紅腳鷸 由淺水走向湖中深水區獵食 ↑↓ 遠距離欣賞記錄“白鶴長城”的美景 因白鶴距離遙遠,約在400公尺左右,需要長焦600-800mm鏡頭。 ↑ 白面/黑面琵鷺 配備不足,只能望鳥興嘆,也委屈了各位的視覺!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翱翔於晴空,引吭高歌的鶴群飛越頭頂,令人難忘,這時需要300-400mm的鏡頭。 ↑↓ Pied Avocet 反嘴鴴,嘴細長而向上翹,腳藍灰色 ↑ Crawfish 小龍蝦 ↑↓ 溼地上遍佈各類大大小小鳥禽的足跡 青蛙裝或長筒雨鞋,是到溼地拍攝或觀鳥必要的裝備。 鶴群的棲息、覓食地都是泥灘沼澤地,往往踏下的每一步除了滲出泥漿,也會讓人足陷其中,舉步維艱。 ↑ 大草原上牛犢屍骨的殘骸,令人怵目驚心 ↑↓ 牧民放養的牛群 ↑ 母與子 ↑ Pink Knotweed 頭花蓼 ↑ 來湖區賞鳥的人潮,多半只能望湖興嘆 長江三峽大壩對鄱陽湖所造成嚴重衝擊,因為大壩阻擋長江的水量注人湖內;2006年三峽大壩的主要部份完工後,水位由原來19.5公尺以上降到只剩下16公尺。 2011年6月,省官員宣佈江酉省將計畫興建2800公尺高的水壩(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建設),以避免三峽大壩對鄱陽湖造成的衝擊。 中國國務院早在2009年12月就通過鄱陽湖水壩的興建計畫案,但目前尚未動工,因專家學者擔心可能將惡化湖泊的生態環境。 【延伸閱讀】 江西:鄱陽湖為候鳥備 「年夜飯」 [香港文匯報 2013-01-10]由於受到近日來的雨雪天氣影響,部分鄱陽湖保護區濕地被冰雪覆蓋,數十萬候鳥「口糧」短缺。 保護區日前籌備63萬元購買了40噸稻穀、20噸玉米、15噸小魚乾以及3噸苦草冬芽等在保護區的9個站點進行人工投放,預計將持續10餘天。 第二階段計劃於春節前後進行,還將購買60萬元左右的食物,為候鳥備好「年夜飯」。 河南:萬隻白天鵝三門峽過冬 [香港文匯報 2013-01-10]河南省三門峽黃河濕地保護區是中國3個主要的白天鵝越冬棲息地之一,每年冬季都有大批白天鵝從西伯利亞飛臨這裡覓食、定居。目前天鵝數已達2萬多隻。 三門峽市林業局局長張建友告訴記者,為了留住和保護白天鵝,近幾年三門峽市政府每年撥款10萬元,為白天鵝準備了玉米穀類等「商品糧」,定時、定點、定量給白天鵝補充食物。
農業污染重重 治污有心無力《香港文匯報2012年12月24日》 發源於江西南部的東江水源告急,影響供應香港食水6~9成(11-15億立方米)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