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走進新疆】即將消失的「羅布泊村寨」(12)
2008/12/14 01:50:32瀏覽3945|回應13|推薦114
引用文章【走進新疆】大漠英雄樹~千年不死的「胡揚」(10)

 

 
《哭砂_黃鶯鶯 》


《哭砂_鋼琴曲 》

過了十月國慶節,旅行社基本上已不出團了,好不容易安排去一趟沙漠,卻遇上了發大水,不得不鎩羽而歸,實在是心有未甘。

這位自稱「阿里巴巴」的英文老師知道後,談好價錢,願在週六這天,利用他的老爺吉普車客串師傅兼導遊,帶我到85公里外,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的「羅布泊村寨」去探訪這個新疆最古老的民族。

週六不巧是陰天,包車說好八點出發,阿里巴巴卻臨時通知兩位老外前來湊熱鬧,原來想多拉點客人,左等右等卻等無人,只來了一位正申請留學加拿大的小伙子Hexiang~何翔

出了庫爾勒市,上國道一路向南行,兩旁立刻又呈現出荒涼的戈壁沙海景象。阿里巴巴開始不斷用}英文交談,Reed 只用普通話答腔,幾個回合下來,阿里巴巴也感覺到了,詢問何故?

Reed不客氣地問他可曾聽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廣說官話」,這種強人所難的痛苦感覺?這才讓他知難而退!事實上,個性一向不和人計較,既然講好是包車,若要夾帶其他客人,禮貌上是否該事先打個招呼?這是起碼的尊重,咱還是看風景要緊,又何苦陪他練習英文會話?

倒是這趟交上了何翔這位小朋友,委託加拿大老朋友幫他重寫申請學校的英文自傳,也算小小出了一臂之力,如今小伙子不但成家立業,在Calgary的石油公司上班,並且已經當了兩歲小女孩的爸爸,這是後話。

↑ 沿途經過許多棉花田,田裡農婦彎腰忙著採摘棉花

棉花,為新疆重要農作物,而巴州是新疆棉花的生產區之一,

2006年已形成15萬噸棉花的生產能力,在世界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經過棉花廠,磚牆裡雪白的棉絮堆積成一座座小山

開到尉犁縣小鎮上,縣城同樣有一條中心幹道,兩邊林立著眾多商鋪,用完午餐,路邊買了兩串葡萄,途中坑坑窪窪的路上,遇到獨自騎著毛驢的小男孩。 

出了尉犁縣城顛簸6.5公里左右,到達塔里木鄉,沿著公路指示牌行進30公里到達瓊庫勒牧場,穿越一小片胡楊林,再經12公里到達羅布人村寨,天已灰暗暗。

這個位於塔里木沙漠盆地的最低處湖泊 ,水仍然清澈卻極為低淺,

很難想像很久以前是個幾十平方公里的大海子。

為了減少水分蒸發,胡楊樹的葉片長得很小,表面覆蓋有一層油性角質。

90年代末土地沙化速度上升到每年3,436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50億噸,

沙塵暴頻繁發生,受沙漠化影響的人口達四億人。

↑↓ 塔里木河是中國最長的內陸河,長度為2,179公里由於環境日趨惡化,塔里木河逐漸斷水,湖泊逐漸乾凅,由岸邊層層印記可證實狀況之嚴重。

西北地區降水稀少,相對稀疏的河流湖泊,支撐著廣大地區的生態平衡。如今河流萎縮,湖泊水位下降,甚至乾涸,失去這些支點,一塊塊沙漠都開始了擴張。

羅布人村寨修建了具有羅布人生活特點的木屋和圍廊。景點內有東沙山和西沙山兩座沙山。

↑在東沙山上,可以看到蜿蜒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塔里木河

↑在西沙山上後,則掩藏著一片大漠湖泊~神女湖。

↑ 東沙山腳下,有一條木質的棧道通往西沙山前的神女湖,

棧道旁出現幾個很小的湖泊,湖泊裡長滿了蘆葦

清代徐松在《西域水道記》中說:羅布人不食五穀,不牧牲畜,惟以小舟捕鱼為食。」如今小舟不過偶而拿來當作交通工具,村寨裡靠捕魚維生的羅布泊人,已四處遷徙得差不多了....

↑↓ 歷史上,羅布泊人「结蘆為屋,捕魚為食」,其住房大多用红柳條和蘆葦编紮而成,門用胡楊木拼連。如今只剩下一些孤獨老人留守家園,倍覺悽涼

↑ 不牧牲畜的羅布泊人,如今也只好吃起羊肉;

燒烤過的兩顆羊頭,不經意的棄置屋旁,看了令人心驚肉跳

↑ 小牛犢懶洋洋地在河漫淺灘邊歇著

景區內有供游人登沙山的駱駝,

寥寥可數的遊客,稀稀落落散佈在一望無際的荒漠上

走過一座吊橋,便可看到東沙山。沙山很高,沙子又細又軟,Reed 和何翔爬到沙山頂端,看到山腳下塔里木河和綿延不斷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沙海。

↑ 走完一圈,再也乏人問津的駱駝,無聊地啃食著低處的胡楊木葉片

陰天裡見不到大漠落日,弔古尋幽,不一會兒即將夜幕四合,

牧人也領著駱駝隊,穿過湖面,在暮色中緩緩踏上歸途.......。

再過若干年後,也許這個曾是羅布泊人聚居的村寨,會整個蒸發消失殆盡,

只留下千年不死的胡陽木,兀自矗立在無邊的荒漠之中

過去五十年來,中國在全國七大流域的江河上築起了八萬多座水壩,很多江河幾乎是無峽不壩了。

然而在人們認為已馴服了江河,正可盡收防洪、發電、灌溉、航運、養殖諸方之利的時候,黃河斷流了,遼河斷流了,海河斷流了,黑河斷流了,塔里木河也斷流了,給流域內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延伸閱讀】

中國水危機:對策與出路》~ 《二十一世紀》網絡版 2005年9月30日

作者:馬 軍 國際新聞專業畢業;2004年初入選耶魯大學世界學者

【哭砂】~

你是我最苦澀的等待 讓我歡喜又害怕未來
你最愛說你是一顆塵埃 偶爾會惡作劇的飄進我眼裡
寧願我哭泣 不讓我愛你 你就真的像塵埃消失在風裡
你是我最痛苦的抉擇 為何你從不放棄飄泊
海對你是那麼難分難捨 你總是帶回滿口袋的砂給我
難得來看我 卻又離開我 讓那手中瀉落的砂像淚水流
風吹來的砂 落在悲傷的眼裡 誰都看出我在等你
風吹來的砂 堆積在心裡 是誰也擦不去的痕跡
風吹來的砂 穿過所有的記憶 誰都知道我在想你
風吹來的砂 冥冥在哭泣 難道早就預言了分離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ouhwa&aid=2471316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behapp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你的文章可放得太久了-小孩都生兩個了.
2008/12/15 02:30
中國政府應該正視嚴重污染和人為破壞大自然的問題.現在亡羊補牢也許還來得及.
Reed(chouhwa) 於 2008-12-15 03:05 回覆:
He he, 也是亡羊補牢, it's never too late....better than never....

twin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08/12/14 11:33

人類生存到最後, 恐怕就是為水而戰. 

尤其是乾淨的水.

樹美!  秋色盎然. 

人類走過的足跡, 也淹沒在四季運轉中.

我感受到文中美麗的景與落寞的歷史煙塵.

Reed(chouhwa) 於 2008-12-15 03:08 回覆:
人類與天爭地,卻爭不過歷史的洪流....

小屏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羅布泊
2008/12/14 03:17

地理課本唸熟悉的名字,

原來如此..

Reed(chouhwa) 於 2008-12-14 10:11 回覆:
有機會實地探訪,讓「羅布泊」不再是地理課本上的名字....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