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阿拉”在馬來西亞
2013/10/23 11:19:45瀏覽384|回應0|推薦0

天主教/基督教向來鮮有新聞和議題登上媒體版位,而且是能引起很大的爭議,不斷被報道和討論的。近年來的“阿拉”字眼爭議是最為重大的熱門輿論焦點。宗教課題在我們的社會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尤其是同源自亞巴郎後裔的宗教派別,議論起來自是錯綜複雜。

本星期,上訴庭推翻高庭之前的判決,禁止天主教吉隆坡總教區在其周報《先鋒報》馬來文版使用“阿拉”字眼,以免對穆斯林造成混淆。內閣在星期四也進一步強調,東馬基督徒的馬來文版《聖經》可用“阿拉”,以尊重早前做出的“10點方案”。

對於“阿拉”這個字眼,華人社會的一般認知都是穆斯林在稱呼“上蒼”時使用的,至於天主教是“上主”、“天主”,基督教則是“上帝”、“耶和華”。我相信許多華人是在發生“阿拉”字眼爭議後,才發現原來基督徒中,也有人使用“阿拉”來稱呼上帝的!這說明了,一般華人對天主教/基督教的認識並不深入,對於伊斯蘭當然也不例外。

部分華人非基督徒發現天主教堂竟然有馬來語彌撒,更是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在他們認知中,馬來語和天主教是掛不上鉤的。西馬有原住民是基督徒,他們使用的媒介語是馬來語,東馬土著教友亦然,隨<7740>越來越多的東馬土著基督徒越過南中國海到西馬工作生活,他們有信仰上的需要,自然的教會必須為他們提供這方面的服務,有進行馬來語彌撒的西馬天主教堂不斷在增加中。

天主教會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後落實推動教務本土化,在1980年代後期,及1990年代前期,大馬天主教會的主教團亦在積極推動本土化教會,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加強使用馬來文,以取代英文的教會官方語文地位。這種做法是契合政府的國語政策。在那時候,教會開始大量在文件、彌撒、經書中等使用馬來文,間接豐富了當時馬來語文的詞彙使用。這是一段許多非天主教徒都不知道的歷史事跡。但是,這項“本土化”工程,並沒有得到政治的祝福,反而遇到諸多阻滯,而“阿拉”字眼的爭議,可說是此事件的延伸。

字眼能產生混淆是其中一個爭議點。在“阿拉”爭議中即是如此。有人因此提出這樣的看法,在英殖民時期和獨立前期,認為英語教育重要及更有前途的家長都會送孩子到英文源流學校,當中不少就包括巫裔,這些英語源流學校都是天主教/基督教會開辦的。既然是教會背景的學校,宗教色彩是濃厚的,通常都會舉行宗教儀式,為什麼學生們身處這種學習環境,不會感到混淆?顯然,教會學校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並沒有向學生傳教,規定他們必須和基督徒學生一起奉行教義,非基督徒學生依然可以學習和奉行本身的宗教。天主教向來尊重其他宗教,也不斷大力倡議宗教間對話,當然也不會刻意製造混淆了。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onglt&aid=913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