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懷念林同森醫師
2009/05/08 02:00:53瀏覽4782|回應0|推薦0

懷念林同森醫師

前言:

我與林同森醫師素昧平生,但最近從周聖志先生得到「廣論點亮癌末的歲月──林同森醫師採訪紀實(http://www.bwmc.org.tw/Tvo/tvo_170/tvo_170_10.htm)」一文,循讀再三,十分感動。

得知林同森醫師 (前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外科部部長暨心胸外科主任)已於民國96年2月2日晨離開人世,心中十分不捨,畢竟林同森醫師以風中殘燭,勉「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警策修行人應當奮勇前進,不可稍有鬆懈。林醫師已善盡人醫責任,了無牽掛,願林同森醫師一路好走。

透徹瞭解人體內的細胞生命的結束的方式,及具有多能性的細胞,能夠無限制的自我更新並具有分化成不同的成熟組織類型的多能性的人體幹細胞行為;林同森醫師若能從另外一種角度思考大腸癌轉移到肝臟的治療方式,或許又是一片新天地,可能存活期更長,願以本文與醫師、病患共勉之。

生命轉彎留智慧明燈 善用餘生來利益眾人:

九十五年九月初的福智企業營中,來自全國六百多位企業菁英在聆聽完林同森醫師的生命故事後,台下好多人感動到紅著眼眶,不自覺地站起來鼓掌致意。 

 林醫師是彰化基督教醫院(以下簡稱彰基)的外科部長,聽眾感謝他忍著癌末的病痛來現身說法,把什麼才是無限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和他們分享。事實上,林醫師也找機會把他罹癌後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和他的學生、同事分享,甚至在年初的全國教師成長營,他那從平步青雲到面對死亡的體會也讓一千多位老師受益良多。 

 六年前(民國九十二年十月)醫師宣布他只剩三個月的生命,因為他的大腸癌已經轉移到肝臟,肝臟百分之八十長了大大小小好幾十顆腫瘤!到現在不知過了多少個三個月。醫師說「面對死亡,一點迴避的空間都沒有」;但是他仍善用餘生來利益眾人,接受化療之餘,他把感受的病痛盡量告知來向他求教的醫科學生和醫護人員,讓他們更了解病人的苦痛,期許他們不要只是「看病」,轉而能更感同身受地「看病人」。 

林醫師甚至在彰基一邊打化療的點滴,一邊接受採訪,他希望和盤托出的經驗,能讓同修對無常心生警策,把握暇滿,在無限生命中創造增上的契機。

凡事全力以赴 忽略健康早已亮起紅燈:

高雄出生的林同森醫師從小求學功課頂尖,一路順利的考上國防醫學院,畢業後以第一名拿到胸腔科專科醫師執照,當上臺北榮總胸腔外科科總醫師,三十二歲走馬上任,當國軍八二醫院的胸腔外科主任,三十六歲退役後到彰基擔任胸腔外科主任,四十歲晉陞為外科部部長,出席醫學會議時,他是在座最年輕的醫學中心外科部部主任長。除了臨床方面的專業,他在世界知名的英文醫學雜誌發表過七十幾篇(SCI)學術論文,和不少外國胸腔科的醫師也作過經驗交流,一路走來可謂扶搖直上、名利雙收。 

 對他而言,預定的目標一步步達成,一切 好似都在掌控之中,不過健康卻亮起紅燈,他的睡眠品質變很差,到後來一個晚上睡不到兩小時,太太也受影響,兩人藉助藥物入睡的劑量越來越多。到了九十二年十月,他發現自己很容易疲累,有一天因為腸胃不適,請同事幫他做個超音波檢查。同事看著螢幕告訴他:「你的肝臟長了腫瘤。天哪!大大小小四、五十顆腫瘤,大的七公分,小的零點五公分。」「你這是不是上一位病人留下來的影像?」醫師第一個反應是質疑,等他確認真的是自己的,簡直像晴天霹靂。身為醫生,當然知道此症的可怕,腫瘤隨時有可能壓迫血管、阻塞膽道、或造成肝衰竭招致生命垂危。 

 醫師宣布他有一至三個月的生命,他不想死,他才四十幾歲,兒子才高一哪!家人知道這個消息後抱頭痛哭,林醫師寫好遺囑,交代好兒子要照顧好爺爺奶奶和媽媽,便乖乖地接受化療,連續八十幾次,頭髮掉了再長、長了又掉,已經算不出幾次了。化療後痛不欲生,口腔破了十幾個地方,連舌頭都破了,講話或吞嚥都很困難,有時只好比手畫腳。食道發炎、胃潰瘍,什麼都食之無味。他從輝煌的高峰摔到谷底,實在心灰意冷,他不接電話、閉門謝客,即使已在門口的學生,仍避不見面,就算想散步,也特意避開會碰到熟人的地方。

定期健康檢查 不要嫌麻煩 早日發現病灶 斷除禍源

現在癌症罹患率已提高到每三至四個死亡人口中就有一個人是因癌症而死,林醫師以一個醫學專家及過來人的角色,很想給大家兩個忠告。第一個忠告是要定期檢查,早日發現病灶、斷除禍源。「目前彰基像他這樣因為大腸癌擴散到肝臟的醫生就有四個,醫生雖然都有概念,可是總覺得大腸鏡很麻煩,能省就免了吧!」他殷殷再叮囑一次:務必要定期體檢,早日發現、遠離病源、控制病情,千萬別拖過自體免疫系統能有效治療的時機,林同森醫師忍不住嘆一口氣,真是「富貴修行難、驕慢修行難」,自己以前何嘗不是忙著榮耀自己、積集世間財!「自九十三年九月起,我自費打歐洲進口的抗癌藥物,實驗結果顯示它不能讓腫瘤消失,只是讓腫瘤變小。當初忙著賺錢,現在那些世間財還不是全還回去了!」語重心長,但能喚醒幾個人? 

 第二個忠告:佛要永遠擺在心中,不過一旦有病,醫療專業擺第一。他看到太多癌症病人病急亂投醫,有的道聽塗說或者從有些演講、經論的內容中斷章取義,或求神問卜找偏方,反而延誤病情。

瞭解人體內的細胞生命的結束的方式 疼惜我們體內的細胞

人體內的細胞註定是要死亡的,有些死亡是生理性的,有些死亡則是病理性的,有關細胞死亡過程的研究,近年來已成為生物學、醫學研究的一個重點,到目前為此,人們已經知道細胞的死亡起碼有兩種方式,即細胞壞死細胞凋亡,而細胞程序性死亡涉及發育學,目前仍在瞭解探索中,例如幹細胞(Stem Cell)及萬能細胞的研究等等。簡述細胞死亡的三種方式:

()、細胞壞死(Necrosis):壞死是細胞受到強烈物理、化學或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細胞無序變化的死亡過程。表現為細胞脹大,細胞膜破裂,細胞內容物外溢,核變化較慢,DNA降解不充分,引起局部嚴重的炎症反應。

()、細胞凋亡(Apoptosis)凋亡是細胞對環境的生理性、病理性刺激信號環境條件的變化緩和性損傷產生的應答有序變化的死亡過程。其細胞及組織的變化與壞死有明顯的不同。

()、細胞程式性死亡(PCD, Programmed Cell Death):在一個多細胞生物體中某些細胞死亡是個體發育中的一個預定的,並受到嚴格程式控制的正常組成部分。在機體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細胞死亡有一個共同特徵:即散在的、逐個地從正常組織中死亡和消失,機體無炎症反應,而且對整個機體的發育是有利和必須的。

動物發育過程中存在的細胞程式性死亡是一個發育學概念,細胞凋亡則是一個形態學的概念,描述一件有著一整套形態學特徵的與壞死完全不同的細胞死亡形式。但是一般認為凋亡和程式性死亡兩個概念可以交互使用,具有同等意義。

細胞走向死亡,竟然是經過詳細的計算,計算的過程中,決定細胞的死亡對組織(腦部、中樞神經系統與週邊神經系統)的傷害是最小的。細胞凋亡(Apoptosis)與壞死(Necrosis)來比,是優雅的並不是灑的滿地都是的,因此細胞凋亡並不會產生很大的免疫反應(Immune Response),反之細胞壞死會產生較大的免疫反應,也就是說有可能是腫瘤病變的原因之一,如何預防疾病保養身體的道理與原則也就昭然若揭,這就是養生者從身、心、靈修養,配合適當的飲食與適量的運動,也就是活用人體生理學預防疾病與保養身體的指導方針。

瞭解人體的幹細胞(stem cell)的生理功能 善待我們體內的幹細胞

人體幹細胞是具有多能性的細胞,能夠無限制的自我更新並具有分化成不同的成熟組織類型的多能性。人體中存在著三種幹細胞,即胚胎幹細胞(Embryo Stem Cell)、生殖幹細胞(embryonic germ cells)和成體幹細胞(adult stem cells)及仍具爭議性的第四種癌性幹細胞(cancer stem cell)

()胚胎幹細胞(Embryo Stem Cell)是由受精卵經過五至六次分裂後發育而來,它在胚胎發育過程中逐漸失去多能性,最終分化成為組成各種器官的細胞系,胚胎幹細胞是具有全能性的幹細胞。

()生殖幹細胞(embryonic germ cells):產生精子和卵子,是人類繁衍後代的源泉。

()成體幹細胞(adult stem cells)不同於胚胎幹細胞和生殖幹細胞,成體幹細胞的多能性大打折扣,這種細胞的分化功能被局限在只能分化成具有某種功能或某幾種功能的體細胞上。

()癌性幹細胞(cancer stem cell)癌症的形成是因為細胞的一些關鍵基因累積了致癌性變化,因而導致細胞發生異常生長和轉變。而基因突變往往來自直接的傷害,像是細胞暴露在放射線化學藥劑之下,但也可能是在細胞分裂的複製基因過程中,發生了隨機錯誤。在那些最常發生癌症的器官中,幹細胞數量稀少,成為突變儲存槽的機率似乎較小;然而幹細胞卻也是這些器官中唯一的長壽細胞,因此它們最有可能累積基因損害。遠離強烈物理、化學或生物因素對我們身體細胞的作用,是預防癌症幹細胞形成的方法。

結語

全世界長壽的地區都是無錢的地區:巴基斯坦的埃爾汗、蘇聯的阿賽拜疆、厄瓜多爾的卡拉汗;有錢的人天天泡在雞鴨魚肉裡,上下一般粗,將軍肚,這樣的人很少活過65歲;故人類的身體是歷經百萬年以上的學習與進化演進而來的,篳路藍縷都詳細的燒錄在每ㄧ個人的遺傳基因DNA內,原本就萬法具足,且配備著十分精密的功能,例如自我治療甚至組織再生的功能。」是健康長壽之道,敬醫藥而遠之,就是遠離病痛之法。

21世紀健康的箴言是: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心情是寧靜;最好的運動是步行。多喝溫開水、多吃黃豆、薏仁、紅豆、綠豆、黑糯米....等雜糧飯食、適當的運動,放下心中的罣礙,遠離憂慮、煩惱。

願普天下父母親健康長壽,普天下子女幸福綿延,生生世世永不分離。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njen88&aid=292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