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外地人搶觀光利益 銅門「回不去了」風災埋36人 族人失根
2014/02/10 08:56:39瀏覽201|回應0|推薦0
銅門「回不去了」風災埋36人 族人失根

更多專欄文章
23年前銅門村遭土石流滅村,現場只留下23座罹難者墳墓,成為太魯閣族人永遠的痛。王文傑攝

【王文傑╱花蓮報導】1990年6月23日,中度颱風歐菲莉夾帶強風豪雨肆虐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滾滾土石流活埋太魯閣族36名族人,成為族人永遠的痛;23年過去了,土石流現場只留下紀念埤及23座罹難者墳墓,被遷居平地的族人,逐漸遺忘部落傳統,小孩也不會講族語,族人嘆說:「失去土地就像失了根,沒有土地就再也回不去了。」部分族人因不習慣平地生活、找不到工作,紛紛冒險回部落種菜養雞。



當年慘況
銅門村23年前遭土流巨石壓垮,現場滿目瘡痍。翻攝畫面

提起這段傷心往事,銅門村長葉清賢回憶說,36名族人屍骨不全,有些親人抱著手、抱著腿號啕大哭,更慘的是遺體永埋巨石堆下,讓親人徒留遺憾,希望這種慘事永遠都別再發生,畢竟誰都經不起這樣的災難打擊。
當年幸運逃過一劫的余國權,全家有18人遭土石流活埋,他說雖經過23年,但當時驚悚的逃難過程,仍揮之不去,到現在他的手腳還經常不自主發抖,有時連拿鋤頭都沒力,粗重工作只能靠妻子幫忙。妻子周梅英也說:「常見丈夫默默落淚,讓人心疼。」



家園殘破
銅門村民不習慣平地生活,冒險返回山區種菜。翻攝畫面

巨石壓屋人成肉醬

余國權表示,當年夫妻倆住在崩塌點不遠的8鄰,兒子剛滿7歲上小學,2歲小女兒才牙牙學語,父親(余子貴)剛好在房中讀聖經,沒想到虔誠的父親跟其他親友都逃不出來,慘遭活埋。
銅門村內負責蒐集史料的旮日羿•吉宏(旮,音同嘎)表示,當年的慘狀難以言喻,許多比房子還大的巨石直接壓垮房屋,「人拉出來也是肉醬,運氣好一點的還能找到親人的殘肢。」當時有媽媽找不到兒子,像行屍走肉般在河床邊來回找尋,椎心刺痛已經無法形容。



悼念親人
太魯閣族人每年都會回滅村現場悼念罹難親人。翻攝畫面

憂部落傳統漸失傳

災後村民在崩塌點立碑,在附近河床豎立23座十字架墳墓,不過除非祭典,鮮少有人接近祭拜,旮日羿•吉宏說,那是族人心中一道不敢觸摸的傷痕。
為了顧及族人安全,政府立即安排村民遷往5公里外的吉安鄉干城村博愛新村,住在鋼筋水泥的房子,旮日羿•吉宏嘆說,房子安全了,屬於太魯閣族的傳統卻開始失傳,有些孩子連族語都不會講,尤其失去土地後,族人也失去對部落的認同感,讓人感到憂心。



災後新家
受創的銅門村民被安置於吉安鄉博愛新村。王文傑攝

冒險返回家園種菜

博愛新村住民咪咪•阿比司說,永久屋外表看似堅固,其實居住品質很差,住進去第一年就漏水,花了10萬元整修還是繼續漏。她在山裡還有土地,沒工作時就跟其他族人一樣,冒險回到山區種菜、養雞,雖然觸景傷情,但怎麼說都還是自己的家,颱風來時再回到博愛新村避風。
飽受災難的銅門村涵蓋清水溪及無名溪流域,溪流兩側動植物生態及特殊地質、地形豐富,其中又以慕谷慕魚最出名,現在卻深受朝山、溯溪民眾的喜愛,每天吸引上千名遊客申請入山戲水,也完全改變銅門村的未來。


外地人搶觀光利益

由於銅門村近年轉型觀光遊憩,部分村民轉做民宿、打鐵製刀、旅遊導覽,連雜貨店都多開兩家,觀光挹注重新燃起部落活力,但觀光利益也吸引外地人覬覦介入,為了對抗外來勢力入侵,部落族人去年曾一度決議封山護溪。
據了解,當地銅門、榕樹部落共2千多名村民,但為了主導觀光發展,村內就有5個地方發展協會,且對發展方向與意見分歧,連秀林鄉公所、花蓮縣政府也難以插手,銅門村的未來、部落傳承正面臨挑戰與改變。

花蓮銅門村滅村事件簿

1990年6月23日
歐菲莉颱風侵襲爆發土石流,36人遭活埋、房屋32棟全毀、11棟半毀
1990年7月
時任行政院長郝柏村主持公祭、哀悼亡魂
1991年5月
53戶災民遷至吉安鄉干城村的博愛新村,成為全國第一件受災遷村個案
2007年10月10日
行政院原族民族委員會在災難現址設立「受難族人紀念碑」
2010年9月21日
銅門村5級地震,銅門發電廠旁大規模山崩,幸無人傷亡
資料來源:花蓮縣秀林鄉公所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ngjing&aid=11056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