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23 11:28:33瀏覽325|回應0|推薦4 | |
我愛下棋,更愛教棋。但,與其說我教棋,不如說我教思考,放慢步調地思考。 我的圍棋學生,大多是七到十七歲的小朋友,興趣、個性、資質、志向各有不同,有志一同的是都愛下快棋,不僅手談,還愛口談,時時吱吱喳喳,動口又動手,吵的呢!不加思索的快棋,那能體會出圍棋博大精深的內涵呢?怎能欣賞到棋技之巧、棋藝之美呢?自古慢功才見細活嘛! 我雖有傳道授業解惑的理想,現實上,卻像是煞車器,適時地叮囑著:「不要急」〈Don’t
十三歲的趙心怡曾回應:「我想太久,下的憂柔寡斷,結果更糟呢!」回的合情合理,合初學者、小孩童的心態,同歲玩棋七年多的長子,也持相同觀點。我沉思慢想,這群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們的觀點竟然與孔夫子不謀而合呢!孔夫子在聽到季文子三思而後行﹝註一﹞,不是也說:「再,斯可矣」〈想兩回,就夠了〉。 我的大多數學生基本上還在玩棋階段,未達下棋層次。學生們繼續著落雨似的快棋,老師思考於快慢之間。 古人下棋,沒有時間限制,慢條斯理地,細嚼慢嚥般,是以感情去享受圍棋、以靜思去體悟棋道、以心靈去感受「人生如棋」。在時空長流中,因為下得慢,所以裝得進更多更多的東西;因為不急,讓棋手有反芻、反思的空檔,可以放下煩憂、調整心態、重整人生;因為認認真真、尋尋覓覓,因而能夠嘗試錯誤、去蕪存菁、精進成長。慢,所以有韌性,走得出歷史上無情的淒慘洗劫,熬得過一串串慘澹經營,三千年的千錘百鍊,成其博大精深,躍上世界舞台。 時代的脈動快步向前,工業化、商業化、電腦化、網路化,各式各樣的變化早把慢條斯理遠遠拋棄,〝快〞早已是主流。圍棋的推廣為了與時俱進,比賽時限也愈來愈短﹝註二﹞,棋一快,勺子、失誤、臭棋自然多了,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吧! 快與慢,利弊互見,無定於一之圭臬。圍棋,有理性與感性,深思熟慮冷靜細算,是理性、是棋技、是左腦;天馬行空跟著感覺走,是感性、是棋藝、是右腦。舉棋不定、猶豫不決,不僅是決斷力不足,氣勢上就已先輸了;快棋,雖有行雲流水、「隨心所欲」的快感,卻可能在棋理、「不逾矩」上,吃虧落後。 在最近的櫻花盃圍棋賽上,長子第二場遇上他的死對頭G。G是五六十歲的美國白人,蓄著滿臉大鬍子的大嗓門,年紀一大把了才與圍棋相見恨晚,下棋很認真,還帶著手提電腦一邊下子、一邊紀錄;棋賽進行中,他的情緒易受盤上局勢而起伏不定,時而自言自語、時而面目沮泄,挺嚇小朋友的。該棋賽每人限時四十五分鐘,時限到時,每五分鐘要下完二十子〈所謂的「讀秒」〉。我的比賽都下完了,他倆仍在中盤糾纏,離終盤尚遠。局終,長子大贏,父子去午餐的途中交談著‧‧‧ 父:「你們怎麼下這麼久呢?」 子:「G想太久了,才佈局階段,他就快讀秒了!」 父:「時間對你有利,你可慢慢下。」 子:「他想,我只好跟著想‧‧‧我確定贏後,我就不再吃他子了。」 父:「為什麼呢?」 子:「我可不想看到他大敗沮喪、生氣的樣子呢!」 父:「你倒會『得讓人處且讓人』嘛!」 子:「什麼意思?」 父:「就是‧‧‧『人情留一線,日後好見面。』」 子:「喔?‧‧‧我倒第一次發現‧‧‧想久一點,竟然真的對我的棋賽有幫助!」 趙心怡的四場棋賽都是速戰速決,她以三勝一負得到該組冠軍。賽後,師生對談著‧‧‧ 師:「妳下得不錯嘛!」 生:「那當然。」 師:「妳怎麼又下這麼快呢?」 生:「我下得快,迫使對手也跟著我的步調一起快,結果我想得更快更深入些,我就贏了!」 師:「那為什麼輸了一盤呢?」 生:「對手下得太慢了嘛!」 漫步前進,慢慢進步,也挺好的。 《二零零七年六月十四日於北維州 》 ﹝註一﹞:見《論語‧公冶長》。 ﹝註二﹞:目前的圍棋比賽,每人限時由十小時、八小時、七小時‧‧‧四十五分鐘,至每一手二十秒的快棋賽,種類繁多,應有盡有。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