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2/20第八十七回「寫·閱·評·聚」
2021/12/15 04:19:02瀏覽482|回應0|推薦12

12/20第八十七回「寫···聚」

 

⋯⋯新聞稿⋯⋯

 

為了鼓勵寫作閱讀、磨練評論技巧、欣賞多元意見、提升寫作能力,「寫···聚」將於12/20舉行第八十七回聚會。

 

日期:12/20(週一)晚上7:309:30

地點:網路相聚

型式:聚會時,針對每一篇文章,參與者在二分鐘內輪流提出個人的意見及建設性的看

參與資格:「寫···聚」會員,非會員可旁聽;聚會前必須閱畢所有的匿名文

報名:請電郵金大俠(chin8673@yahoo.com

 

「寫···聚」的宗旨有四:(一)、鼓勵中文寫作的興趣;(二)、提升中文寫作的技巧與水準;(三)、加強文章評論的質量與深度;(四)、促進創新及作品的思想性、文學性、藝術性。並以多元、尊重、包容、互助的方式參與每一次的聚會。「寫···聚」歡迎對華文寫作有興趣的人加入, 加入條件是寫一篇自我簡介、期許及個人的寫作目標。「寫···聚」的網站是http://blog.udn.com/WREMDC

 

12/13第八十六回「寫···聚」由王之敏老師主講:「兩首宋代的哲理詩談起」,金大俠主持,參與人數35人,上線時間逾3小時,都創了「寫···聚」小小團體的高光紀錄。王老師自稱阿敏師,先由唐詩、宋詩的特性及物件比喻,講到「哲」、「理」的說文解字;藉由詩人余光中棄李白、捨杜甫,獨愛與蘇軾結伴去旅行,帶出兩首哲理詩,即北宋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南宋朱熹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由詩作的時代背景、文化歷史、詩人境遇與畫像,隨興談及書畫藝術、道佛哲理、儒家思想、相關詩詞、參禪悟道、寫作內容與技巧,讚嘆蘇軾的詩文不按格律、文理而出,「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 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演講過程中,阿敏師才思敏捷,不時引經據典,穿插歷史上的小故事、八卦傳聞、順逆際遇,不時反問線上聽眾,真是互動式教學的好老師。講座內容深入淺出、精闢獨到,言語風趣又能點到為止,幽默又能自嘲,提及自己外祖母自稱「浙江第二美女⋯⋯因為第一美女還沒有出生。」在最後一張投影片「祝福大家有哲理而快樂,快樂而有喆理」,結束了一場精彩的饗宴。在問答階段,由於王老師的專長在古典文學、易經、心經、金剛經、道家哲學養生學,提問更是百花齊放,有問「靈魂與意識的差別」,更有不少易經、玄學、特異功能、中華文化前景等話題的交流,不時閃出文藝人、理工人的碰撞火花。提問雖似跑題,一發難以收拾,阿敏師知無不言,言所當言,行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夜已深,雖欲罷不能,不得不互道晚安。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n8673&aid=17082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