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地震魚常被誤指皇帶魚(後者台灣海域還沒有出現記錄)
2010/01/08 00:17:33瀏覽4632|回應0|推薦2

【記者謝恩得/竹崎報導】竹崎鄉山魚珍餐廳老板林慶昌常收集深海
魚,屏東友人補獲俗稱「地震魚」的石川氏粗鰭魚,立即送來給
他,民眾看了都很好奇。林慶昌將這條怪魚以生魚片、炸和蒸煮三吃
,肉質鮮美,富含膠質。

林慶昌說,友人知道他喜歡收集奇特的深海魚,昨晨到小琉球外海捕
櫻花蝦時,意外捕到石川氏粗鰭魚,也就是俗稱的「地震魚」,長
250公分,重16公斤,身長像放大的白帶魚,魚頭長得最奇怪,由於
其上顎可伸縮,伸長只露出肌肉紋理。

雖然地震魚和地震沒有關聯性,但因長相怪異,且被民間稱為龍宮使
者、白龍王、龍王魚,早期民眾捕捉到也不敢吃。林慶昌說,以前他
也捕過1尾,但有人說是龍王魚,他只好冰起來,後到菲律賓,當地
友人捕捉後烹煮享用,並說沒有「龍王魚」這回事。

但該尾石川氏粗鰭魚因冰凍太久,且肉質富含水分,烹煮時很快融化
。這次他決定試做料理,做成生魚片鮮甜又有脆感,酥炸則像果凍魚
,清蒸後最能吃到魚肉最豐富的膠質。

後記:這種地震魚常被誤認是皇帶魚,可能原因是有些媒體不用功,隨著業者胡亂扯,以鵝傳鴨。本來這條魚也被指是皇帶魚,經查皇帶魚還沒有在台灣海域出現的記錄。

最重要的是,地震魚和地震無關(至少科學上研判如此),如果地震魚是地震的前兆或地震後受影響出現,以海洋如此多的魚群,不會只有地震魚被地層波動震到。   

圖一:很長的地震魚。

圖二:這隻地震魚的頭部特怪,肌理外露,好像被剝皮毛的動物,經過廚師研究,原來其上顎可伸縮,牠死的時候上顎伸出來,變成這幅怪樣,縮回去就正常了。

圖三:好大的魚口,小尖牙集中在前端。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yinews&aid=3665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