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陸灤州皮影傳人詹國祥病痛纏身晚景淒涼 !
2009/06/04 09:10:43瀏覽1933|回應3|推薦1

【記者陳信利/嘉義市報導】大陸來台碩果僅存的河北省灤州皮影人
雕製傳人詹國祥,近來飽受病痛所苦,兩天就必須跑醫院打針,每月
僅靠退輔會一萬三千多元生活費過日、就醫,晚景淒涼;不過對一生
鍾愛的皮影戲無法忘情,談起皮影藝術無不眉飛色舞,暫時忘掉病痛
,神采奕奕!                                                
                                                            
「皮影藝術政府根本不重視,又缺乏考據、傳承,怎會不式微!」垂
垂老矣的詹國祥道出內心憂心與無奈。這位灤州影偶傳人一生嘔心瀝
血雕製的皮影戲臉譜、人像,相關單位再若不妥適保存,隨著歲月逝
去,在台灣恐將成為絕響。                                    
                                                            
詹國祥目前獨居在嘉義安和街一間陋室,因擔心發生火災已廿多年不
用瓦斯,平日以煤炭燒開水,長期吃買來的麵食,靠打營養針維持體
力,除已出嫁的女兒偶會回家探視,榮民服務處人員也會來看他,其
他時間大多房門深鎖,少與外界接觸。                          
                                                            
詹國祥是河南省羅山人,廿三歲高中畢業為取得畢業證書,只好配合
學校少報年齡,實際今年已是八十六歲高齡,民國卅九年隨政府來台
上尉軍階退伍,起初在台北市政府擔任臨時工,因文學底子深厚,又
寫一手好字,才華洋溢,被市長吳三連賞識延攬擔任機要,吳卸任前
安排他到台北縣稅捐處工作,之後隨著幾位處長工作地點異動,一直
待在處長身邊處理重要公文及代寫書信,六十歲不到退休定居嘉義。
                                                            
詹國祥幼年就是皮影戲迷,父母被強盜殺害,十二歲投靠嬸娘,經引
薦成為曾在慈禧太后跟前表演皮影戲民俗大師蘇鼎山的磕頭弟子,有
了名師指導,讓他習得灤州影偶技藝真傳。                      
                                                            
早年詹國祥公暇之餘,除寫武俠小說、散文等外,做皮影人是他的最
大興趣,也因對影偶藝術的熱愛,耗盡他一生家當及退休金,但皮影
戲在台灣仍難於復興;錢花光了、兒子及老婆也相繼去世,加上長年
支氣管炎、胃疾及關節炎等病痛纏身,詹國祥不得不「息影」養病。
                                                            
詹國祥說,早年浸淫影偶藝術足跡遍及全台,他高價收購牛皮,再經
裁剪、雕刻、繪畫成皮影人,金錢、心血耗費驚人,他曾在十年內用
掉一千多枝毛筆,製成水滸傳、封神榜全套二百多個人物臉譜,繪製
皮影人服裝至少一百五十套,這些影偶不只演出,本身也是一種藝術
。                                                          
                                                            
「製作皮影人要先學好繪畫,畫時心要靜、筆要穩,動起刀子刻時要
狠、要準」詹國祥說,做皮影人很辛苦,除要有名師指點,還要學會
如何選購牛皮,工具如刀、剪、針、錐子等缺一不可;製作人像時,
畫、刻、剪、捏、拉、扯、揉等,往往會讓人精疲力竭、視力模糊,
過程有喜、有淚、更有辛酸。詹國祥的一生一如沒落的皮影藝術縮影
,令人感傷!                                                
                                                            
國寶級皮影人雕製大師詹國祥晚年病痛纏身、處境淒涼,嘉義榮民服
務處長胡炎午表示,退輔會除每月給付就養津貼外,榮服處也將他列
為特需照顧對象,服務組人員每三天就前往探視一次,表達關切。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長饒嘉博說,詹國祥曾受文建會、新象公司等單位
邀請演講皮影技藝,文建會也曾獎助過他,一生對發揚皮影文化藝術
犧牲奉獻,近日將前往探視,表達對民俗技藝大師的尊敬與關心。  
                                                            
胡炎午表示,他是在河南省信陽基地出生的空軍子弟,詹國祥是河南
省羅山人,兩地相距不遠,前往探視聊起故鄉事格外親切。詹國祥從
小就失去父母,晚年又喪子妻故,目前獨居滿身病痛,處境令人同情
。                                                          
                                                            
胡炎午指出,因詹國祥堅持使用煤炭生火,為防發生意外,除同仁三
天會去看他一次外,也請管區警察及鄰居隨時關心。詹國祥是在台唯
一的大陸灤州皮影藝術傳人,對保存皮影藝術卓有貢獻,現在年邁體
病,需要各界多予關懷。                                      
                                                            
《閱報秘書》                                                
                                                            
●皮影戲源於漢代,興起於宋代,劇情多半取材民間流傳的故事和傳
說,充分反映民間人文精神,明末鄭成功建台時期傳入台灣,演出時
動作滑稽看似猴子般,在台灣也稱「皮猴戲」或「皮戲」。        
                                                            
皮影戲皮偶製作因各地使用材料不同,大致可分灤州、陝西、四川、
杭州和臺灣等流派,台灣皮偶多以水牛皮雕製,臉部側面單目,台灣
皮影戲屬於廣東潮洲皮影系統,唱腔也稱「潮調」。              
                                                            
演皮影戲行頭簡單,早年沒有電燈、布幔,點起油燈、撐個紙幕便可
表演。演出藝人手執道具,在布幔後藉著聲光,演出悲歡離合的故事
,戲中或嬉笑怒罵,或殺伐鏗鏘,影子人栩栩如生。              
                                                            
日據時代布袋戲受到限制,演出內容限於與日本有關劇情,皮影戲也
因需要光源受到打壓;臺灣光復後皮影戲再度盛行,約有百餘團與布
袋戲、傀儡戲合稱臺灣三大偶戲,之後因電視、電影發達,皮影戲逐
漸沒落。                                                    
                                                            
高雄縣是臺灣皮影戲重要發源地,目前尚有多個戲團演出,縣政府文
化局並於民國八十三年成立皮影戲館,推廣皮影戲的傳承與創新研發
工作。(陳信利)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yinews&aid=3010203

 回應文章

吳松凌
皮影戲國寶詹國祥老先生已於近日前病逝
2011/02/19 22:16
皮影戲國寶詹國祥老先生已於2011年2月15日晚病逝於台南永康榮民醫院,享年89歲。

costcotina111
請幫忙
2009/06/22 10:23

您好;

我的父親張映南(湖北禮山人),是詹老師的學生.與詹老師失去連絡數十年,今得知詹老師人在嘉義,十分高興.

可否告知詹老師知連絡方式或電話,我的父親很想跟詹老師聯繫,也想去探望他老人家.多謝您的幫忙.

我的 e-mail是tinachang@costco.com.tw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好感動的皮影戲師傅
2009/06/04 21:32

在報紙上看到這則報導好感動

好想親身到現場欣賞詹爺爺操控的皮影戲和拜訪他老人家

希望文建會等相關單位能好好重視皮影戲等快失傳、消失的文化

聯合報嘉義地方新聞(chiayinews) 於 2009-06-05 19:24 回覆:
本報記者將會持續報導值得關心與重視的人事物,感謝讀者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