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10 21:17:49瀏覽2169|回應1|推薦50 | |
《自私的基因》~我是誰? 文本 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社會學學者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出版《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他在書中提出發人醒思,一種極為犀利的觀念~基因是最自私的。所有生命的繁衍演化,都是自私的基因為求自身的生存而展現的結果;更嚴酷地說,生物的形體只不過是基因的載體,皮囊終落於塵土,而基因綿延不絕。個體只不過是護送體內基因前往下一世代的”基因庫”。 深入分析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所闡釋關鍵的義意是:基因為生命藍圖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基因才是這場生存遊戲的主角,包括我們在內的所有生物體不過是為了實現基因複製目的而被基因創造出來的“生存機器”。基因做為生存冷酷的存在,成功地複製基因自身,繁衍擴散才是它們最終目的。道金斯並對“自私”做了重要的詮釋:基因追求自利的本性導致生物的合作,甚至利他行為....例如:親代對於子代的照顧與投資,還有互助合作。這些看起來像是利他性的行為,其實都可以找到基因行使其自私本性的軌跡。 當然,“自私的基因”只是一個暗喻,基因本身不斷的複製繁衍...生命於焉成形,嬰兒是被基因生有出來的“生存原相”,如何又持續演化為人性的本有呢?道金斯在為“基因”的定義之後,另為近代社會科學發明「瀰」(meme)的概念,用以解釋人類之所以不尋常,可以歸結於人類的文化思想。基因(gene)可以通過遺傳的方式代代相傳,而文化思想則是通過學習模仿的方式從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所以,文化的傳遞十分類似於基因的傳遞,甚致也可引發形式上的演化!文化傳遞其基本的單位,道金斯將之命名為「瀰」(meme),這個新詞的直譯是「文化遺傳因數」或「文化基因」,如今,《牛津英語辭典》已經收錄了meme這個詞。 「瀰」(meme)所具有的瀰散特性,是近似於基因本質般不斷的複製與擴散,meme的四處散播並感染他人可以說是meme的天性…..嬰兒的”無明”到”有識”,是從家庭的接觸開始,傳統複雜的瀰在家族中首先傳遞延續,隨著個體生命歷程的不斷拓邊,與社會各系統頻繁的互動,個體從家庭所繼承下來的文化思想痕跡~瀰,會深化到他人與團體間。 「瀰」(meme)為了達到其最重要的生存策略(複製與擴散),就必須增加它的載體(人)的繁殖能力,為達到此目的,瀰的演化速度會比基因更快,所以文化思想的瀰(基因)領域不斷翻新,各種新的複製觀念叢出,競爭、淘汰、複製...思想的傳播就像傳染病一般,令人嗜戀,如同信仰般著迷、信奉;然後,新的複製者也會如基因一樣彼此競爭,相互適應、被挑選…甚至再產生新變種... 人在死後,能留下來的東西只有二相:基因與瀰;但基因在代代相傳之後,它們先後零落消碎地消失...已經無法辨識出屬於原相個體的那個gene了。但瀰(meme)卻可以在你所有基因都消失在浩大的基因庫後,還能留根在許久之後…..
我是誰.... 能窮妙盡... 走的癡.. 我確是生活在一個衝決不出的塵窟,看不見但依舊存在的瀰之中...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