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希望號列車上的理財課
2013/06/10 04:27:25瀏覽95|回應0|推薦1

 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屬於下面這類型之一!
  ★ 早上才放兩千元到皮夾裡,晚上時皮夾裡已一毛不剩。
  ★ 天天記帳,卻仍然存不了錢。
  ★ 不買奢侈品,卻還是不知不覺當了月光族。
  ★ 堅信「唯有增加收入,才能存到錢」。

  翻轉你的人生,赤字變成黑字!
  事前不做規劃,只在事後記錄用掉的錢,這樣子的家計管理沒有任何意義。  

  家庭主婦真希隻身搭乘新幹線「希望號」25列車,在高級的「綠色車廂」內巧遇神祕紳士石丸先生,帶她認識了彼得.杜拉克,上一堂家計管理課,拯救了她的婚姻與家庭經濟......

  「希望號」列車上
  石丸先生對真希說:「家庭主婦讀了彼得杜拉克的管理書,也很有幫助喔。」

  真希感到有些意外,她第一次聽說家庭主婦也能讀這種書。「對於像我這樣的家庭主婦也有幫助?真的嗎?我以為經營公司和管理家用,完全是兩回事呢。」她半信半疑的問。

  「杜拉克寫的書與讀者從事什麼工作,單身或已婚無關,而是給所有想管理好家計的人看的。」石丸強調,「如果國家的財政出現赤字,老百姓一定會罵政府無能;公司連年虧損,股東一定會批評總經理渾蛋□□這是必然的。然而這些批評的人卻連自己家的財務發生赤字,都不知道如何轉虧為盈。他們認為只要增加收入,就可以渡過難關。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鈔票沒有上色,你不會記得你用一萬元做了哪些事。家計管理就是為鈔票上色,不論是好是壞,你一看就清楚……」

作者簡介

林總

  註冊會計師、稅務理專、LEC會計大學教授(管理會計事例)、日本成本會計學會會員。1974年中央大學商學部會計科畢業,曾任外資會計事務所、監查法人的工作,現設有獨立工作室,負責經營諮詢、設計一般會計與管理.導入系統、演講等。

  著有《餃子館和高級餐廳哪個比較賺錢?》、《一看就懂--管理會計》、《不倒公司的原因在哪裡》、《MBA財會部長團達也》系列、《一起來談談杜拉克和會計吧!》等。

譯者簡介

張玲玲

  東吳日文系畢業,曾赴日本築波大學攻讀地域研究所,現任格林文化副總編輯。她是一個童心未泯的圖畫書編輯與作家,雖然年紀不小,但是內心藏了一個小孩,對世界充滿了好奇與衝勁。近期翻譯作品包括:《只要三分鐘!聰明整理術》、《神的妻子》和《天使的麵包》。

希望推薦
阮慕驊 財經節目主持人
夏韻芬 財經節目主持人
盧燕俐 資深財經媒體人
(依姓氏筆劃順序)

專文推薦
葉小綺 副總編輯

讀者迴響

  這是我讀過最平實可行的理財書,不唱高調,將原來生活習慣做重整就能鬆口氣,覺得是為家庭主婦打造的實用持家祕笈哦!--台北市吳太太,與公婆同住

  [收入-儲蓄=支出]是耳熟能詳的富爸爸公式,但做起來不一定容易。看這本書才知道做家計支出預算時,應該直接去掉不必要的科目,把錢集中在必要的項目上,只「管理可以管理的支出就行。」,值得推薦給覺得記帳很麻煩的人。--台北市林小姐,壽險顧問

  對家庭主婦來說,管理家計是我們一生的工作,越早開始學習越好;不僅能維持生活安穩,更能在準備子女的教育基金,先生的創業資本等重要時刻發揮作用。現在從這本書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練就一身本領吧。--新北市蕭太太,育有三子

  我原本很害怕數字,打算狠下心來好好學一點「理財」,沒想到看這本書居然沒有半點壓力,輕鬆就看完了!我很幸運,能在自己開始領薪水的時候就看到這本書。大家現在看到,肯定也不晚!--台東縣江小姐,上班族

  真的不用每天記帳也可以做好財務管理??這實在太鼓舞人了(旋轉撒花ing)!石丸先生宛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所有為赤字迷航的人們呀~--新北市翁先生,背包客

推薦序 錢明天再賺就有了   葉小綺 4

序章 9
謎樣的紳士和一本書 15
映照出家計的魔鏡 21
了解「赤字」是第一步 24

第一章:解救赤字人生的基本法則 35
務必了解生涯收支 38
別怪收入少,是用錢的方式不對! 42
兩張報表呈現家計的真實狀況 45

第二章:做預算的當下已決定結果 53
重要的是訂下未來的目標 56
不可以參考過去 61

第三章:錢到哪裡去了? 67
存錢是義務 69
沒有不值錢的東西 77
冰箱裡都是錢 80
家計本不是帳本 85

第四章:節省開銷後,支出還是沒下降? 97
可控制支出和不可控制支出 99
能動用的錢比你想得少 106

第五章:儲蓄人生的終極意義 113
節約四規則 116
不用家計本也行 123
不被金錢束縛的人生 129

終章 135
一年以後 146

後記 155

專文推薦

錢明天再賺就有了? 葉小綺

  很多人知道我的故事,我大四開始使用信用卡,剛出社會就當卡奴,為了還債,我拼命兼差,省吃儉用,好不容易才在二十七歲時擺脫百萬負債,不過,償清債務後的一兩年,我的財富並沒有增加,始終處在無負債但也沒什麼存款的狀態。現在回想起來,原來我當時的心態是「只要收入增加,我就一定存得了錢」,所以我把焦點放在「增加收入」,支出卻不曾減少,結果賺越多、花越多,最後還是過著月光族的生活。

  直到我進入理財雜誌工作,發現「有錢人的想法跟做法都跟我不一樣」,才恍然大悟,原來我一直用「窮腦袋」在思考財富,不正確的觀念加上錯誤方法,自然無法產生對的結果。

  大家都知道,存錢的條件是「收入>支出」,很簡單不是?但是,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做不到呢?根據我過去的經驗,我認為存不了錢的人都有下列四點錯誤觀念:

  錯誤1:錢明天再賺就有了

  窮腦袋的人常覺得「永遠有明天」,所以很難為了明天過後的需要做充足準備,因為最在意的是當下的感受,自然是口袋裡有多少就花多少。說嚴重些,其實是心理帶有逃避現實的情結。

  錯誤2:存錢是痛苦的事情

  只要想到「儲蓄」,心裡就立刻產生「這個不能買、那個不能吃」的痛苦感受。因為不喜歡做這件事情帶給你的感覺,自然不可能變成愛做這件事情的人。

  錯誤3:過度相信自己的意志力

  「我今天出門一定不會亂買東西!」、「這個月,我一定存得了錢!」經常對自己說這樣的精神喊話,誤以為儲蓄的動作套用吸引力法則,用意志力和思想就能達成目標,結果正好相反,過度靠自己,最後發現世界上最難打敗的敵人就是自己。

  錯誤4:數字消費,非金錢消費

  我觀察到對「金錢」欠缺強烈感受,往往是數字消費型的人,所謂的數字消費,就是不使用「現金」付費的人。因為數字消費是無感消費,讓人對「花錢」沒有真實感受,加上帳單是直接轉帳扣款,連繳費都是無感消費,久而久之,便會喪失「金錢感」,超額消費、透支負債也會變的無所謂。

  你也有這些錯誤觀念嗎?如果有,真的不要過早灰心,我也是過來人,只要發現都來得及糾正,這是我母親在發現我是卡奴的那年,對我說的話,「現在改變,一切都來得及」,重點是要用對方法,我當年還債用對的方法就是「主動找銀行溝通」,果然正確的觀念引導正確的行動,最後得到美好的果實。

  存錢一定很痛苦嗎?請看看周遭有點積蓄的同事和朋友,明明比你有錢,卻還是過著不浪費的生活,你覺得他們很痛苦嗎?(應該是經常顯露滿足的微笑和自信眼神吧!)

  事實上,存錢不等於就要過得很苦,也不代表過程一定是痛苦的,只有錯誤的省錢,才會製造痛苦。

  我負責編輯的女性理財雜誌是國內最早提出「存錢跟減肥一樣,過度刻苦就無法持久」觀念的媒體,我們經常提醒讀者,理財的基本功夫就是儲蓄,學會存錢,不僅能讓一個人增加財富,還能帶來更多自信,甚至改變他對人生的看法。

  很高興遠流出版社邀請我為此書寫序,我很認同書中提到不少的金言,例如:「錯誤的節省會讓家庭失去歡笑,找到節省家計的正確方法,才能維持生活品質」、「做計畫不是思考明天該做什麼,而是為了明天,今天該做什麼。」

  這本書用故事輕鬆帶入正確的存錢觀念,尤其在台灣缺乏理財教育的背景下,大多數人對管理財富一知半解,這本書值得閱讀。

  本文作者為《女人變有錢》副總編輯

後記

  有句俗話說:「肚兜付錢,有多少花多少」。「肚兜」是指以前工人掛在腰間,放大件物品的口袋。工人習慣把錢放進肚兜的口袋,隨時掏錢付帳,因而得名。就像我們現在用皮包裝錢,「有多少花多少」是一樣的。

  「有多少花多少」的壞處很明顯:第一,你不會記得花錢買了什麼;第二,錢永遠不夠用;還有第三,無法計畫性的存錢,只好過著拮据的生活。

  只要用家計本來記帳,你將會知道錢用去哪裡。不過,以往家計本的功能僅止於此,只能當做流水帳的紀錄,卻無法防堵零用錢在不知不覺中用光;也給人「只要使用家計本,就可以管理家計」的過當評價。那些在年初慎重其事的購用家計本記帳,卻在一兩個月後就放棄的人,他們放棄的原因不只是感到麻煩,而是打心底對於記錄瑣碎帳目的理由感到疑惑,於是自動回到「有多少花多少」的狀況……。

  使用家計本真正的目的何在?這便是本書要談的主題。用管理會計的專業術語來說,是為了管理現金。換句話說,就是有效的管理金錢;享受不浪費金錢、精神面充裕的人生。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單純的零錢帳本是不夠的,必須架構未來的家計本,因此本書設計出四個家計本。彼得杜拉克迷的讀者應注意到本書使用了他的理論。杜拉克對使用金錢的方法有重要啟蒙見解。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能過有價值的人生,因此需要有效管理金錢,使用家計本的目的僅只於此。

  在充滿不安和危險的年代,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最好確實掌握號稱人生羅盤的四個家計本,為未來指引方向。

  若本書能對各位讀者有所助益,實乃筆者之幸也。

平成23年11月  林總

§內文1

序章 

東京車站,上午十點十分。 

「希望號」25列車的綠色車廂比真希想像得寬敞,座椅也很舒適。她斜倚在椅背上閉目養神。像這樣獨自搭火車,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她感受到許久不曾有過的自由。 

記得還沒結婚時,真希常搭地方列車到各地旅遊──春天到奈良、夏天到北海道、秋天到京都,而冬天則前往青森和秋田。她也常來趟溫泉之旅,品嚐各地的美食。那段印證青春歲月的旅遊,銘刻在真希的回憶裡。 

真希覺得那段日子是自己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也就在這時候,她和丈夫佐伯二郎相識、戀愛了。 

二郎大學畢業以後,在東京一家中型製造業公司上班。二郎當時隻身到下關的分公司出差,與真希相遇。那時的他充滿自信,瀟灑、健談,是個人人稱羨的型男。他們交往三年後結婚,並在同一年搬回東京。 

然而,共同生活後沒多久,真希便發現:二郎其實是個普通的男人,談戀愛時表現出來的自信、圓滑只是演技而已。老實說,二郎的人並不壞;但是,真希愛上的是自己想像出來的「精明上班族」。另一個她錯估的真相是:二郎的薪水很少。到今年,他已經在這家公司服務了二十年,薪水帳面上是三十八萬五千,但扣掉稅金、保險費,真正到手的頂多三十二萬。一年領兩次紅利,加起來約一百一十五萬,一年的總收入約五百萬。 

還沒生小孩的前兩年,真希仍然上班,雙薪家庭的經濟比較充裕。可是等到真希生產、把工作辭掉以後,家中的經濟變得拮据起來。孩子長大以後,教育費隨之增加,如何安排用錢成為一大困擾。為了填補家用,真希開始到附近的超市打工。一天工作三小時,可以賺四萬元。不過,這筆錢幾乎全部花在孩子的教育上。而且丈夫早出晚歸,從不跟她討論家計。 

接近發車的時間,乘客多了起來,過不久,綠色車廂就坐滿了人。只剩真希旁邊的位子還空著。 

這時,她的手機震動起來。是丈夫二郎的電話。 

「等一下。」真希推開像超市般擁擠的人群,來到車門邊。 

「怎麼了?」她擔心的問。 

「綠色車廂還舒服吧?」 

「你只想問這件事……?」真希知道二郎想說什麼。 

「是頭期款啦,拜託妳囉。」 

果然如她預料。 

「可是要一千萬啊……」她說著。 

當二郎告訴真希「我想買房子」時,真希還以為他在開玩笑。 

「這樣便宜的價錢千載難逢,不過到月底還不付頭期款的話,臨時契約就會被取消。」 

那是一間位於江東區的新建大樓,以他們現在的收入來說,簡直高不可攀。 

「我們哪來的錢買房子?」真希以少見的粗暴口氣詢問。 

但是二郎顯然完全不擔心錢的來源。 

「我是日富電器的課長,要跟銀行貸款多少都沒問題。只要先籌到頭期款,其餘的用貸款,每月攤還本利,金額跟付現在公寓的租金差不多。」 

「可是我們沒有頭期款啊。」真希心想:「每個月的房租高達十三萬,如果拿來還貸款,買房子倒也不失為一個好主意。唯一的煩惱的是沒有頭期款。」 

沒想到,二郎出人意外的說:「妳可不可以去跟娘家借?只要一千萬就好。」 

二郎過去從來沒有叫她跟娘家借錢。 

「剩下的貸款,我會用薪水還,只有要麻煩妳去想辦法弄出頭期款。」 

聽到二郎這麼說,真希有些抗拒。但是,如果真的買下這間公寓,不但可以縮短丈夫通勤的時間,也可以讓女兒受到較好的教育。如果下關的雙親可以幫忙出頭期款,他們的生活應該可以過得更舒服。 

「我去試試。」真希小聲回答,然後掛斷了電話。 

謎樣的紳士和一本書 

回到座位時,真希發現身旁的空位已坐著一位身材略胖、穿著筆挺西裝的紳士,一本厚厚的書和筆記本疊放在拉出的小桌上。 

「你是坐窗邊嗎?」 

紳士說著,把腳踏墊回復原狀,站起身讓路。 

「能跟年輕漂亮的女士一起搭新幹線,真是奇蹟。」紳士坐下來說。「妳要去哪裡?」 

「小倉。」 

「真好。我要去博多。我們要相處五個小時,不說話怪怪的而且也無聊。如果有機會搭當地的火車,我會跟旁邊的乘客聊天。我喜歡不期而遇的旅行,不過不知道乘坐新幹線的人會是冷淡、害羞,還是一句話也不說……對不起。」 

紳士脫下外套,放在頭頂的網架。 

「對了,我應該先自我介紹。我姓石丸。請問你貴姓……」 

「我叫佐伯真希。」真希誠實的回答。 

她想,若是搭乘普通車,就算想聊天,恐怕也找不到對象吧。不可思議的是,她對石丸並沒有什麼警戒心,可能是因為石丸說話和態度很自然吧。真希瞥了一眼石丸放在桌上那本厚厚的書和有著黑色封面的筆記本。 

「彼得杜拉克嗎?」真希問。 

「妳知道啊?」這一瞬間,石丸的聲調改變了。 

「我只聽說過名字。一年前老公剛升上課長時,買了幾本回來。直到現在還擺在那兒,動都沒動。」真希苦笑著說。 

Copyrightc 2011 book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詳細介紹網址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vip--af000015806/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87231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lizon&aid=7739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