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建築起源於十七世紀的義大利,將原本羅馬人文主義的文藝復興建築,添上新的華麗、誇張及雕刻風氣,彰現出國家與教會的專制主義的豐功偉業。此新式建築著重於色彩、光影、雕塑性與強烈的巴洛克特色。
所謂「巴洛克式」是指歐洲17世紀中葉所發展出來的一種建築風格,特色在於建築外觀上驚美的雕琢和裝飾,如高聳突出的山牆和華美的柱頭裝飾等。建築風格活潑多變、常出現鳥獸花草等裝飾。
在日治期間台灣也引進了不少歐洲建築風格,在加上民間工匠的仿效,進一步促成了這股風潮。當時在西方很流行的仿巴洛克式建築在 瞬間就影響了大稻埕,於是迪化街成為了這類建築的代表。而現在在迪化街也還都留著部分建築,想一睹巴洛克式的建築就絕對不能錯過迪化街的中街和南街。
中國人歷來將紅色視為喜慶吉利的顏色,所以泉州人索性把紅磚叫做「福辦磚」。而臺灣地區閩南式民居外牆及屋面喜用紅磚赤牆,繁複豪華的牆身是活潑朝氣的寫照,同時還在裝飾上利用磚塊作圖案的變化,傳統閩南式建築常見的紅磚紅瓦即深受泉州一帶民居「紅磚文化」的影響。
傳統閩南式建築在空間擴展上採取縱橫漸進,從民居宅第的形制中可以窺知一二,民宅的基本形態是三開間的房屋,屋頂前後兩落水,入口設於中間,使用的安挑中間為廳,右間為大房,右間為二房,亦稱為「三間起」,兩端各再加一房間,則稱為「五間起」,可單獨存在,也可用於三合院或四合院的正身。如果家族成員增加或其他空間需要則在兩端接上對稱垂直方向的房屋,形成三合院,此垂直於正身的房屋稱為「護龍」,另在三合院前方開口處加上和正身平行的房屋,則形成四合院,四合院圍成的封閉中庭則稱為「天井」。一般農家多採用三合院,院前的廣場稱為「埕」可做為晒場。富裕人家或官宅則多採四合院,因有門廳與正廳的緩衝,具有私密性,傳統民居建築可視空間的需要以棋向擴展的「謢龍」,和縱向進深的「院落」來構成完整的組合,是其特色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