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5/16 11:24:36瀏覽130|回應0|推薦0 | |
04:092019/05/16 工商時報 簡威瑟 鴻海深陷外資降評「賣出」、財報失色、MSCI大降權重、貿易戰受害股「四大皆空」逆風,股價明顯修正。瑞銀證券點出,電子專業製造服務(EMS)、ODM廠大者恆大優勢不再,下游品牌客戶市占愈趨集中,不代表代工廠也能受惠,降評鴻海至「賣出」,推測合理股價估值是外資圈最低的71.5元。 鴻海股價自4月17日觸及波段高點97.2元迄今,回檔約兩成,國際資金原本按兵不動,但自14日起已轉為賣超近1.4萬張,15日再賣超17,569張。 鴻海股價15日跌2.38%、收77.8元,幾乎回測4月1日跳空的起漲點,就算外資近兩個交易日開始出脫,波段加碼張數仍逾15萬張;另以外資4月波段大量買超鴻海時的價格估算,目前套牢價差約一成。 反觀投信已早一步出脫鴻海,目前融資餘額亦較4月下旬時減少,形成這次在鴻海套牢的全是外資機構法人的弔詭現象。 瑞銀繼美林之後對鴻海開槍降評,保守氛圍趨濃後必須留意,如鴻海股價再修正7%,市值恐就要破兆元。就基本面來看,德意志與本土投顧龍頭也雙雙下修對鴻海財務預期。 瑞銀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董成康分析指出,全球三大PC品牌合計市占已從2011年的40.6%,提高到2018年的60.4%;同期間智慧機領域中的大陸品牌廠市占率加總更從3.4%,狂飆至35.1%。 儘管這些大型企業委外訂單增加,然PC、智慧機產業成長持續趨緩,2011~2018年間,台灣EMS、ODM廠營收年複合成長率只有5.5%,顯示下游品牌大客戶市占就算愈來愈集中,對台系代工廠的營收也未必有顯著幫助。 摩根士丹利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施曉娟指出,鴻海無法免疫於蘋果iPhone出貨下滑,以及總體經濟不確定風險,第一季的失色財報,並不讓人意外,但第二季受制於iPhone新舊款轉換,研判鴻海營運表現仍無法有所起色。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