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22 23:31:54瀏覽76|回應0|推薦0 | |
薛中鼎《對於MBA 的正確認識》2005/1/26 MBA 的 意義是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顧名思義,MBA 的涵義是企業管理的專才(Master)。就像是醫生的專業訓練是幫人看病的,當醫生就應該有能力診斷病人的病因,並且對診下藥。MBA 的專業訓練,應該是培養企業管理專才。 而既然是企管專才,就應該有能力診斷企業的問題,並且尋求出解決之道。因此,MBA 的訓練應該是全面的,包括 Management Functions 方面的認知,領導統馭方面的體會,隨機應變的能力等等。 理想中的MBA,應該是具備了企業管理的完整的基本訓練 。譬如是武俠小說中的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因此,理想中的MBA對於企業來說,應該是很好用的人才。 類似籃球隊的第六人,隨時可以派上用場 ,而且隨時可以放在不同的球員位置 。不論是傳球,還是上籃,還是外線,都可以幫忙撐一下場面,維持基本的攻守隊形。理想的MBA應該是能攻能守,有勇有謀的企業中堅幹部。就算是一開始無法擔當大任,談笑用兵;也該是具體而微,對於企業的問題能夠有精準的看法及適時的切入。初試啼聲,即能令人耳目一新。 但是我們也必須擔心“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問題。MBA 的訓練如果處理不好,反而是造成了一批既不能攻、也不能守,既無勇也無謀的半吊子。文沒有能力出謀劃策(沒有獨立思考的智謀),武沒有辦法開疆闢土 (沒有足夠的機變能力及膽識),放在什麼位置都無法讓主管放心。譬如是武俠小說中的十八般武藝,樣樣都學,樣樣不靈。上了戰場,才發現其實是一無是處。刀槍棒棍,樣樣都只會一招 。一招用完了,當場就只有發呆漏氣的份,等於是樣樣都派不上用場。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問題是,做幕僚,沒有想法出不了主意;作業務,沒有分析力也沒有說服力,必需瞎掰的時候,也缺乏瞎掰的機智;做行銷,寫不出好文案,出不了好創意;做財務,又沒什足夠的專業知識,一問還好,再問就倒;作生產管理,又缺乏守時守分,兢兢業業的自我要求。說真的,與其如此,倒不如不讀MBA。當時如果不讀MBA,好好學會一樣武藝,至少還算是有一技在身,不至於找不到定位。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從公司的立場來看問題。對於公司來說,花錢請了一個只會虛招的MBA,能怎麼用呢?等於是請了個Baby, 不但幫不了忙,還需要花時間重新教育。不論是精明的企業老闆、還是老謀深算的資深經理人,都不會傻傻的犯這樣的錯誤,請個Baby來幫忙、搬個石頭來砸自己的腳的。 因此,我認為MBA 教育的目的是很清楚而簡單的。它的目的就是在培養專業經理人。我認為MBA 必須強調它的實用性。不論是理論的探討還是個案的研究,都是在培養MBA 學生成為專業的經理人。同學們在學校裏研讀理論模型,一方面是在學習有用的分析工具;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訓練思考的能力。 如果學生讀了一些模型,食而不化,只會胡亂套招,最後的後果只是騙了自己,騙不了任何人。也就是所謂的“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而用之則必敗也。 歷史上有名的故事, 如戰國時趙國的趙括,三國時的馬謖,都提供了非常有趣 、也非常發人深省的歷史經驗。 趙括的歷史評價是“紙上談兵”,它的後果是葬送了趙國四十萬的精銳部隊,直接導致了趙國的覆滅。馬謖的歷史評價是“言過其實”,它的後果是埋葬了諸葛亮的北伐夢想,多多少少也導致了蜀漢的沒落與覆亡。 最後,趙括自己死在亂軍之中,馬謖被諸葛亮依軍法處斬。這兩位名人,其實都是飽讀兵書的讀書人、也都是舌燦蘭花的雄辯家。很不幸的是,這兩位讀書人與雄辯家,一旦披掛戎裝上了戰場,都陷入了誤國誤己的悲劇下場。成了典型的讀死書,死讀書,終至於因讀書而死,落人笑柄的代表人物。 很多企業管理的理論專家,一旦直接經營企業,也是讓人看的啼笑皆非。好像是看著演員穿著戲裝上戰場。對於這種讀了幾個模型,就充滿信心,一路胡亂套招的書生,聽聽意見參考參考即可,千萬不要委以重任。所謂的 MBA,也要小心不要走入了這種讀死書,死讀書,一命嗚呼的死胡同。公司如果不幸請了如此這般的MBA , 寧願發發乾薪,損失點小錢。千萬不要賦予重任。一旦賦予重任,必然是稀裏糊塗,以一片混亂收場。 因此,不論大家進行了多少理論模型的研究,我在意的是,大家是否提升了思考與分析的能力? 大家是否能有效的掌握分析的工具?遇到問題是否能夠合情合理的說明問題的成因,演變,以及提出解決問題的各項方案 ?能不能對各項方案的風險、利弊、與得失、作出客觀評比與最後的建議? 其實胡亂的套招,還不如好好的做好理性分析,再有條不紊的穩穩出手。遠的不說,朱鎔基能夠當上國家總理,胡錦濤能夠當上中央總書記,都是因為作報告條理分明,面面俱到,而得到了鄧小平的賞識。 對於個案的探討,必須要用身歷其境的心態去揣摩。也就是說,面對個案的時候,要把自己想像成當事人,儘量從實際面去思考。現實是現實,地圖是地圖。現實之中有太多太多人性面的因素,地圖之中沒有。因此,要設身處地的去想問題。不能看看地圖就說我已經完成旅途了。 現實是有生命力的,地圖沒有。如果能從有生命力的角度來看個案,我們會發現個案裏永遠具備了多重的性格、存在了各種各樣詭異的必然性與偶然性。 企業要的人才,是能幫企業解決問題的人,不是只會轉述問題的人。企業要的人才,是能幫企業出點子賺錢的人,而不是老在網路上剪剪貼貼,以做拼圖為樂的人。企業願意付員工多少薪資,要看這個員工能為公司帶來多少附加價值。人才是不會被埋沒的;披著人才外衣的混混也很快會被人們所識破的。我不認為MBA 的外衣能有多大的價值。大家應該問一問自己,在過去這兩年的學習過程中,你是否具備了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論述問題、然後組織資源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相信你遲早總找到任你揮灑的空間。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亡羊補牢,未為晚也。面對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 對於MBA 要有一個的正確的認識。 薛中鼎 教授 2004-6-7 註: 本文在經濟日報“管理大師專欄”發表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