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面對惡劣生存處境實現夢想的機會與可能...三部國片
2009/10/25 10:15:20瀏覽332|回應1|推薦6
你的夢想是什麼?

面對惡劣的生存處境,你會怎麼做?要如何實現你的夢想?

對實現夢想的可能有何預期?

這一年來的國片提出了三種態度:

1. 冏男孩...提出了一種投身於幻想...消極的、迷幻藥式的解決之道

2. 情非得已的生存之道...悲觀地提出一種人不可能稱心如意,總是被現實脅迫、而不得不妥協的論點(放棄自己的願望,或者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做一些違背個人意願的事)

3. 海角七號...積極地提出了一種努力用生命中的各種可能(即使有時不合乎社會規範)朝目標前進就可能成功的論點

有意思的是三部片子的主角分別佔據社會中的不同位置:

冏男孩是弱勢家庭的小孩,他們只能靠資源回收、幫長輩按摩(還會不時被剝削)來賺取十塊五十塊的小錢,而她們的夢想是獲得一個玩偶、進一個遊樂園...這都是用金錢去「買」一個「別人提供的物品與經驗」

情非得已中的紐導是中產階級出身的青壯年知識份子,能夠接觸一些有錢人爭取支援,去「買」一個「表現個人創意的機會」

海角七號中促成整個音樂會得以發生的父親是可以運用權力的中年民代,能夠「威脅、強制」旅館老闆採用他的建議,讓他的兒子獲得「表現個人的機會」。

這些身分、權力與可動用之資源的差異與其生命機會的關係,及其對生命態度的影響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當阿嘉在台北時,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但是回到家鄉,他是鄉代的小孩,因此可以在父親運用關係後找到送信的工作、也可以逃避不負責任(不送信、遲到、偷拆他人信件)的懲罰,音樂會的舉辦也是在父親運用權力介入下得以發生。

換個身份,如果阿嘉是冏男孩,那麼這場音樂會還會成真嗎?他能成功嗎?他要用什麼方式讓夢想實現?

我個人更喜歡「美麗人生」這部片子裡主角用創意突破悲慘處境的方式,但這在現實生活中能成真的例子畢竟少見。

如果整個社會結構只讓有權有勢者擁有動用資源實現夢想的機會,

那麼又怎麼能怪人不去攀關係、結幫拉派、不談公平正義、不講道理地「拼」?

又怎能怪人消極地麻醉自己不願面對現實?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erupcalvin&aid=3416053

 回應文章

星際微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同意妳的看法 ...
2009/10/25 22:36

佩服 ! 佩服 !

邏輯明確 , 思路清晰 , 分析入理 , 而且隱含正義公理的道統 !

我完全同意 !

這也是我從來不認為 , 海角七號有那麼好 , 國片這樣就可起飛了嗎 ?

我實在不以為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