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末日預言若未應驗 常致極端事件
2011/05/22 06:41:32瀏覽262|回應0|推薦2
( 本報訊)

  「5·21世界末日」就在今天,一些主流教會聲稱,一旦預言失敗,他們將在發出這一預言的坎平「家庭電台」總部門外安營紮寨,安慰失望的信徒,以防發生不測。

  紐約時報20日報道,回顧歷史,不少人篤信邊緣教派,但他們的信仰最終釀成了大規模的自殺事件。1997年3月26日,39名「天堂之門」教派信衆,死於加州聖地牙哥的一場集體自殺。根據該教派的信念,這次行動並非結束生命之舉,只是「離開人類形體軀殼」、讓靈魂登上太空船,展開跟隨海爾·博普彗星的旅途。

  為此,加州Calvary Bible教會的牧師丹尼斯,計劃率領約20名志願者,21日全天駐扎在坎平的家庭電台位於屋崙的總部外,讓失望的人「知道上帝仍然愛他們」。

  面對末日臨近,一些人辭掉了工作,四處奔走敦促旁人抓緊所剩無幾的時間懺悔禱告。比如來自首府華盛頓的雷考普斯數周前就辭去醫藥公司的工作,帶領妻子和5個年幼的孩子上路,沿途派發傳單警告民衆救贖升天(rapture,又稱被提)真的要來了。

  紐約州的卡森夫婦則早在數年前就停止儲蓄孩子們的大學學費,開始為世界末日做準備。而孩子們不僅為學費的着落擔心,還為父母的行為大感丟臉。「家庭電台」忠實聽衆、史丹頓島退休人士費茨帕特裡克,也自掏腰包數萬元宣傳被提學說。

  基督教改革教會的神父內德胡德表示,他見過坎平幾次,也密切關注他的末世電台講話,但他特別擔心那些已經聽信這些謊言,賣掉個人財産,辭掉工作,離開教會和家人,坐在家?聆聽「家庭電台」廣播,靜候末日來臨的人。

  北卡大學宗教研究教授厄爾曼回憶說,這種末日前的消費潮以前曾經發生過,他80年代教聖經課時,就有學生的父母賣掉了農場,以為世界末日之後他們不再需要。厄爾曼說,許多人為此放棄了畢生儲蓄,可如果預言沒有應驗,誰來照管他們呢?

  坎平的「家庭電台」也斥重金宣傳被提,令他的預言成功獲得世人矚目。財務記錄顯示,這家非牟利機構2007年凈資産1.22億元,2008年的總開支為4100萬,凈資産降至8600萬。算上近月在全球鋪開的電子佈告牌、巴士和直接郵件廣告,開支預計更加龐大。不過畢竟「被提」之後,這些錢都用不上了。

  截至20日,「家庭電台」的兩層小樓和倉庫大門緊鎖,無人辦公。雖然人去樓空,但電台的KEAR610AM頻道仍如常播放宗教音樂和佈道宣傳。這或許是坎平自己末日來臨計劃的一部分。

  末日預言一再放空

  篤信者總能自圓其說

  根據福音派家庭電台(Family Radio)主持人坎平的預言,21日傍晚6點,整個世界將經歷一場「救贖升天」(rapture)的盛況。屆時所有真正的基督教信徒將「被提」上天堂,而剩下的人,比如其他宗教信仰的追隨者,將經受隨之而來的苦難,直到10月21日地球毀滅。這意味着,全球大約有2億人將在周日上午消失不見!

  雖無理由相信,坎平的預言比歷史上數百個最終沒有兌現的末日預言來得準確,但如果一下子少了2億人,預計將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失。

  末日預言從古至今屢屢出現,但兩個問題始終令人不解。一是為何有人篤信末日理論?二是當救贖和災難的預言失敗後,信徒將如何自處?種種解釋衆說紛紜,但最有說服力的要數:人們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

  最早試圖解釋這些問題的是列昂·費斯汀格和他的同事,他們在《當預言失敗時》(When Prophecy Fails)一書中描述說,作者1954年接觸到一批篤信12月21日爆發大洪災,除真正信徒外,其他人都面臨毀滅的密执安信徒。費斯汀格在「世界末日」前後分別採訪了他們,結果發現,當洪水和救贖飛碟最終沒有發生時,他們非但沒有放棄信仰,多數人反而更堅定自己的信念,進一步與組織靠攏。費斯汀格等人用「認知不一致」(cognitive dissonance),即人們的經歷與信仰相矛盾時産生的心理不適,來解釋這個奇怪的現象。

  一般認為,預言失敗後,預言發起者更可能會信譽掃地,被信徒拋棄,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追隨者們反而會為減輕心理不適而鞏固信仰,加倍努力向他人證明自己正確。組織領袖會否認說過某個預言,或是堅稱自己說了別的預言。有些情況下,這些否認是預先計劃好的,有時則是來自扭曲的記憶,也就是心理學上的「事後聰明偏見」(hindsight bias)。有些信徒甚至堅稱,預言已經顯靈,只是未發生在這個世界而已。

  此外,預言顯靈的日期還能輕易推遲,比如北美農夫米勒曾預言耶穌在1833年降臨,失敗後又將日子推遲到1844年。坎平也把耶穌將在1994年9月返回人間的預言,再推遲到今年。儘管如此,為謹慎起見,這些預言家最好還是在發表預測時,盡量避免提及具體日期。(From  星島日報)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yuen&aid=523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