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Fed後續升息路怎麼走?克魯曼:通膨迷霧下應小心慢行
2023/03/04 22:29:27瀏覽524|回應0|推薦12

編譯湯淑君/世界新聞網

y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 (路透)

美國通膨議題已讓經濟學家激辯兩年,就在展望逐漸好轉之際,近來經濟數據又出現戲劇性轉折,比預期「熱」的就業和通膨數據是否會迫使聯準會(Fed)恢復去年大幅升息的腳步?

通膨軌跡曲折離奇

—2021年初,一些經濟學家警告,擴張性財政政策加上寬鬆貨幣政策,可能大幅推升通膨。在通膨開始攀升時,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與其他學者則主張,通膨應是「暫時」現象,反映疫情造成的扭曲。

—2022年初情勢明朗化,通膨升得比預期更高、持續更久。「暫時隊」認錯,起初料中通膨的人士看法更加悲觀,警告多年的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將至。

—不料,2022年尾,通膨數據開始好轉,讓極端悲觀的論調開始顯得愚蠢。

—近幾個月來,通膨前景似乎又再度惡化,極端通膨悲觀派聲量又放大了,堅稱自始至終看法正確。

克魯曼3日在紐約時報專欄表示,他不認為極端悲觀人士看法正確,但那不是重點;重點是,現在的情況「模糊不清」,以致看不清楚此刻通膨究竟發生何事。

傳統通膨指標在疫後失準

部分原因出在美國經濟遭遇異常的震撼,使往常可靠的指標也失靈。

以剔除食物和能源價格的「核心」指標測量「基礎」通膨,向來是穩定可靠的傳統。但在美國疫後經濟,不光是食物和能源,其他眾多價格也波動劇烈。

例如二手車價格,只占整體支出一小部分,卻因飆升得太瘋狂,而對通膨率產生重大影響。

又如官方物價指數中的「居住成本」—包括實際的租金以及「屋主約當租金」—也出問題,因為比市場租金率落後一年以上。偏偏「居住成本」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中的占比又很高。

許多經濟學家於是另立「超核心」指標,把這些遭扭曲的項目也剔除掉。但剔除的項目愈多,愈可能演變成整個通膨指標「被獨特怪異或度量馬虎的項目牽著鼻子走」,另外也可能引來「為呈現想要的結果而挑三揀四」之譏。

數據頻頻大幅修正

更糟的是,預測未來已經夠難的了,此時連「預測過去」也變棘手—統計機構一再大幅修正過去的數據。

舉例來說,今年初公布的CPI數據顯示,2022全年通膨率顯著降了下來;後來,勞工部勞動統計局(BLS)修正季節性調整因子,儘管修正後的全年整體通膨不受影響,但年初的通膨變低了,年尾的通膨變高了。

再舉衡量勞工成本的另一項調查為例,2日公布的修正數據顯示,2022年第3季非農業勞工時薪年增8.2%,比原先公布的3.4%大幅上修。這讓一些通膨悲觀人士宣稱自己的判斷終究證明是對的;克魯曼則認為,數據如此變化莫測,用處已不大。

更何況,不回覆政府調查的美企家數日增,也削弱上述調查的可信度。現在,官方衡量職缺數的指標顯示勞動市場「極為火熱」,但民間指標卻顯示「大幅降溫」。往常,官方指標被奉為黃金標準,現在卻備受質疑。

通膨與經濟概況

那麼,美國現在的通膨和經濟概況究竟是如何?克魯曼認為可大致掌握以下四點:

—自2022年初以來,基礎通膨或許已降了下來;現在要提出反駁,得非常刻意去挑指標自圓其說。至於降幅有多大,還不清楚。

—通膨仍比Fed的2%目標高出一大截。

—Fed雖已大幅升息,經濟擴張依然火熱,以致通膨盤旋在高檔。

—尚無證據證明通膨已根深柢固、需要一段漫長的高失業期才能把通膨壓下來。不是說絕對無此可能,只是目前為止毫無證據能支持「1970年代式的停滯性通膨將重現」的疑慮。

結論

綜合以上,克魯曼說,Fed持續提高利率勢不可免,必須升到多少能確定把通膨控制下來為止。但也沒有理由驚慌。Fed升息之路籠罩著濃霧,不論是朝哪個方向移動,都應避免過度激烈。而既然現在看通膨有如霧裡看花,經濟學家就算辯得臉紅脖子粗,迷霧也不會因此消散。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yuen&aid=178534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