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19 15:54:08瀏覽6263|回應0|推薦1 | |
蔡氏大姓 兩岸風俗各不同
台灣蔡氏宗親最多的是在雲林縣北港鎮與嘉義縣布袋鎮,都發源於石獅,堂號都叫濟陽,但起源地已經不同,而且布袋、北港都靠海,兩地皆祭拜媽祖,石獅也靠海,媽祖廟卻很少。 台灣「布袋蔡」跟「北港蔡」族譜排序不同,「布袋蔡」跟東石鄉的「東石蔡」均起源於石獅的東石,兩岸地名一模一樣;「北港蔡」則起源於靈秀鎮,但同鎮也有兩支,「容卿八鄉」是一支,隔壁的「金鵬七鄉」又是另一支。只是上述所有蔡姓均源於河南固始。 彰化縣另有一派蔡姓,也屬濟陽派下,可是這支蔡姓「不拜關公,不與關姓聯姻」。據說他們祖先是三國時期的蔡陽,被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時所殺,從此跟姓關的不共戴天。 石獅容卿老人會會長蔡維助說,他也聽過少部分蔡姓不拜關公的故事,但石獅這邊的蔡姓沒有這個規矩,這裡的關帝廟還比媽祖廟多。 去年北港媽祖廟贈送一尊媽祖神像給石獅家廟,被迎到靈秀山上金相院供奉。金相院也是蔡姓祖先所建,供奉地藏王菩薩等神祇,過去從不拜媽祖。 泉州石獅市是華人蔡氏宗親會發源地,靈秀鎮容卿蔡氏家廟在清朝道光年間、民國20年兩次重建,均有台灣蔡氏鄉親捐助,去年雲林縣北港鎮柯蔡宗親會館興建完成,資金短缺190萬元(新台幣,下同),石獅鄉親二話不說慷慨解囊,為兩岸聯誼增添佳話。 走進靈秀鎮容卿蔡氏家廟,牆上兩塊石碑記載著明朝永樂以來,家廟屢圮屢建的歷史,尤其在清朝道光年間,整座廟的重建竟然是由台灣蔡氏蔡慶宗「獨資」捐建。並沒有詳記當時花了多少銀兩,但以一人之力,可以獨資捐一座家廟,其財力之雄厚可以想見。 兩次重建 台人捐助 到了民國年間,家廟再次重修並改名為家祠,也有台灣人蔡培東捐助的紀錄,現在家廟門口兩側石窗櫺和兩組石刻詩詞,均是當時留下的歷史紀錄。在1995年重修時,蔡氏鄉親特別把蔡培東捐的石窗和石刻留著,安裝在新建築物上。 有趣的是,道光年間蔡慶宗所署的地名是「台笨」,而民國20年蔡培東署的是「台北」。「台笨」還算好找,北港古名笨港、笨港口,容易聯想,「台北」就讓石獅人想不透,多年前曾經到台北市去找過,沒有下文,後來才搞清楚,蔡培東也是北港人,此處「台北」指台灣北港,不曉得是當時的簡稱或是石匠誤刻。 福建省濟陽柯蔡宗親會副祕書長蔡清水說,依照蔡氏遷徙福建第11世以後的譜序,最近幾代的輩分是「汝本然培,維爾榮華」,石獅鄉親發現,雲林縣北港鎮的蔡姓宗親,絕大部分就是石獅容卿蔡的後裔,也難怪蔡慶宗、蔡培東在清朝與日據時代,會認祖歸宗捐建石獅祖廟。 回報台灣 慷慨解囊 根據蔡清水的考證,蔡慶宗財力雄厚,原本在北港鎮媽祖廟旁的文昌閣,也是蔡慶宗獨資捐建,被日本人毀掉之後,文昌帝君才安排進入媽祖廟旁祀。 2012年4月,容卿蔡氏前往台灣交流,在北港鎮看到興建中的柯蔡宗親會館,主事者表示,還缺大約200萬元。蔡清水記在心裡,沒有表態,回大陸後即向多位鄉親說明此事,「應該是我們回饋台灣的時候了」。 石獅是大陸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蔡姓在石獅市占總人口的3分之1弱,幾個姓蔡的大老闆一聽此事,紛紛慷慨解囊。蓉芳服飾織造董事長蔡天色,也是柯蔡宗親會監事長,一口氣就捐了20萬元,原本要再捐多一點,可是其他鄉親也要表示心意。就這樣10萬、20萬,沒幾天就把190萬元湊齊了。 蔡清水說,台灣很多蔡姓鄉親都依照族譜取名字,他到台灣多次,凡是見到招牌上姓蔡的,從培字輩到華字輩都有,尤其在雲林北港,連來採訪的記者也姓蔡,真是太有趣了,蔡姓是北港鎮最大姓氏,這一點跟石獅一樣,讓他們到了北港覺得特別親切。
|
|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