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詹氏宗親饒平祭祖(3)【宗親交流、族譜對接】
2012/11/30 07:48:28瀏覽2523|回應0|推薦0

 

早餐後前往『饒洋鎮』拜訪當地詹氏宗親,受到八角樓附近的詹氏宗親熱情的歡迎接待,帶領我們仔細的參觀土樓,講述過去祖先的故事,回憶起小時候在這裡玩泥巴的情景,並且與家人討論族譜的事,台灣田園書法家詹燕壕,特地專程來此尋根問祖,也帶了許多他的墨寶,送給大家結緣,確定跟八角樓是同一個祖先淵源,大家報以熱烈掌聲、同聲慶賀,準備回到台灣之後再舉辦一次慶功宴,詹玉湘常務副會長的舊居也在八角樓裡面,原來就是同一個祖先,大家爭相照相留念,經過仔細的參觀,每個廂房幾乎都是十坪大小,生活起居作息難以想像,只能讚嘆先人的智慧,更要感謝祖先留給我們安身立命的環境,這裡頭還住了一位93歲及103歲的人瑞,我們除了特別贈送他們禮物外,也特地合影留念,所有人員在八角樓廣場泡茶,小憩片刻,由深圳總會秘書詹志明主持,也分別由當地詹氏領導做了簡短的歡迎詞,今天的陳坑村的土樓群~包括聽捷樓、上坑樓、仁新樓、四角樓、揚慈樓、溪背樓。最出名的是聽捷樓,聽捷樓呈八角形,所以又稱八角樓,是因為地處蜘蛛穴上,所以仿蜘蛛網,建成一座八角形樓。八角樓曾經出了九位進士,故有“八角九進士”之稱,可見得這裡是地靈人傑,人文薈萃的好地方。

八角樓,始建於明代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年),系閩粵詹氏開基始祖學傳公派下第十五世孫丶開饒祖肇熙公十世孫,志潘公創建,於西元1644年即在明末清初,中國出了三個皇帝之年,即公在68歲時建的樓。樓名曰“聽捷樓”。

 

陳坑八角樓村,從雍正至道光的100餘年中,一共出了9名進士和20名舉人(不包括考上進士),故傳有八角九進士之佳話。更因進士、舉人考中的捷報未斷,是以八角樓改名為聽捷樓,且刻碑以記敍該樓的科舉文事。

從整個饒平詹氏百一郎公、百二郎公、百三郎公系統來看,陳坑「八角九進士」佳話,對整個詹氏後代影響最大,也對饒平其他各姓起了鼓舞作用。詹氏耕讀傳家,歷百數十年,今詹氏子孫繁衍眾多,遍及饒平之新豐、三饒、九村、饒洋、上饒、上善等客屬山區各鎮,有些鎮甚至詹姓佔有約近半數人口。

陳坑「詹氏祠堂」外觀保護的相當完好,需要的是內部祖先的祭祀牌位再整理,整體來講~陳坑有相當豐富的人文資源,只要經過整體規劃後,不久的將來,相信饒洋陳坑詹氏祠堂將成為世界詹氏朝聖的重要地點,以文化創意產業來規劃,配合觀光旅遊饒平一定能夠繁榮發展,提升生活品質。

彰化竹塘第一大姓詹姓:
清康熙末葉(西元1702—1722年),詹瓊瑤由廣東饒平入墾今彰化永靖

桃園詹姓:
中壢興南庄來台祖從源公支派,原籍是廣東省饒平縣蓮塘社石坑里)。

苗栗卓蘭繼述堂源流:朔自我詹氏先祖於前清康熙末葉《1702-1722》自廣東饒平遠渡重洋入墾彰化、永靖、竹塘地區,墾荒立業,乃不忘擴展基業,號集族親,續往南北拓墾,1784年入墾卓蘭發跡;

 

經過饒洋烏石山詹屋與饒平第四中學,輾轉來到饒洋赤棠村新彩樓(裡面居民也是全部都姓詹),呈圓形,面積2769.8平方米,直徑59.4米,周長186.59米,樓高13.6米,四層半,二進一天井,全樓皆以黃泥土夯成,內抹貝灰,樓內共有房屋32屋,公廳一間,中心有廣場,水井二口。該樓是饒平境內樓層最多、最高的土樓,現在保存最完好的一座,近年港臺兩地媒體無論電影、或電視劇,都會到這裡取景。

 

土樓是客家民居的一種獨特形式,其中福建土樓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土樓除了福建永定,以及漳州華安以外,廣東地區這裡算是主要代表。饒平縣分佈最廣,這裡是潮州人和客家人的混合居住區,現在還有非常多的土樓群存留著。土樓可以說是饒平客家的生活智慧結晶,是饒平客家人的驕傲,它不但保護了此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保存了此地的文化,饒平這個潮客分立的邊緣區域,通常稱之為半山客的居民區,他們往往使用雙語,既講潮州話又講客家話,語言是這一地區特別的文化特質,在這個地區呈現出混合狀態。

  土樓又名土寨樓、圍樓,是中華民族建築史上的一朵奇葩。主要分佈在閩、粵、贛毗鄰的山區各縣。土樓的源起,主要是歷史上閩、粵、贛山區民族成分特殊,如饒平浮濱墓葬出土的一件青銅戈,有關專家巳初步鑑定其年代為晚商至周初,是迄今最早的青銅器,且具有地方特徵,這些先民後代是古越民族古越後裔後來在朝廷的教化下逐漸漢化,到了明代中期,在朝廷的貪污腐化加稅下,閩、粵、贛山區各縣農民的起義也就相當頻繁,它所造成的結果是朝廷的強力鎮壓,就在朝廷長期鎮壓恐懼的社會環境下,各縣人民為求生存繁衍,便順著山勢,集民族的人力,物力,建起了樓寨,這些樓寨的建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體現了客家人的聰明才智,它就是今天的---土樓

  目前饒平縣境內土樓總數達655幢,其中道韻樓、潤豐樓(詹家)、南陽樓、振福樓、新彩樓(詹家)是饒平代表性土樓,在這裡可以看到許多祖先過去生活的點點滴滴,也讓我們一起思考饒平客家的未來,透過文化創意做為創新產業,結合觀光,與當地現有資源,集思廣議商討如何謀求發展、開發饒平土樓的觀光價值,使其作為獨具特色的古建築物中,在日漸沒落的環境中脫穎而出,進而改善生活水平及環境,讓客家土樓文化與現代建築平衡的完整傳承下來。

  希望透過制度化、規範化、使其良性且多元永續發展,隨著旅遊觀光業的發展,昔日鮮少聞問又封閉的客家山寨,吸引一批又一批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只要流連在那壯觀無比的土樓面前,每個人們禁不住要提出同樣的問題:土樓是如何產生的?這是相當寶貴的文化財,天很榮幸的有這次尋根祭祖的機會,能夠做的就是希望能將這些祖先的文化遺產,用圖片及文字經過網路媒體來分享,並且將每一個土樓的故事寫下來,讓饒平客家祖先的文化精髓,流傳給更多人知道~且永遠永遠.流傳下去......

  中午在茂芝用餐,這是詹大縣安排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客家料理~在這裡可以感受到特別的溫暖與窩心,道地又新鮮的客家菜餚,以及饒平特有的蒸飯,熱情的接待,內心感到無比的幸福,未來詹氏子孫的交流聯誼形式,將進一步實現創新和突破。海峽兩岸詹氏宗族同根同源,血濃於水透過互訪交流,如同親人一般,我們除了可以更廣泛收集到各地及兩岸的族譜、圖片和影像資料,建立更多兩岸詹氏的聯宗對譜、及尋根謁祖的交流模式外,兩岸敞開大門,組織各類專業領域、積極來進行研究、整理、摘要和對接,在經濟上謀求合作商機,通過這個機會共同來整理我們台灣詹氏宗族源流史,傳承河間脈絡,維繫著饒平客家文化香火,進而發揚光大。

  廣東饒平是一個具有原始風貌的客家社會。近幾百年來,時間似乎刻意選擇停留在這個純樸的客家農村。對許多人而言,中國大陸內陸地區往往落後貧窮,而地處偏遠的廣東饒平,更是有待開發,廣東省饒平縣是移民台灣最多的縣份。饒平先祖長久以來一直往外大量遷徙,走過多少艱難險阻歷程,顛沛流離,在全世界各地也造就無數的優秀詹氏子孫,人才輩出,其中一定有其歷史、地理、人文環境因素所造成,一直無法理解,今天有機會來到饒平~除了對客家社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外。我們用照片記錄了饒平許許多多的風俗民情,當然也要詳細記載了今天的所見所聞,期望與大家分享。

下午一行來到茂芝,首先進入一所當地的私塾,(全學堂),他們特地準備了非常豐富的水果及各種名產,讓大家享用,尤其是喝到道地茶葉,香濃甘甜,在當地台辦的解說下,這裡曾經是國共鬥爭時期,紅軍的主要根據地,看到牆上掛著當年許許多多照片(會師井岡山),述說著這個建築物裡在當時是具有歷史性的意義,在短暫介紹後,轉往茂芝的永思堂進行拜會,當一行人抵達時,受到當地詹氏宗親熱烈歡迎,也隨即進行了祭祖儀式,典禮依照當地習俗~行三跪九拜禮,主祭者由詹翹擔任(任職於中國時報記者),陪祭者所有與會人員,在恭讀祭文後,結束莊嚴隆重的過程,在短暫停留後,再轉往附近的關聖帝君廟參訪,這是改革開放後,慢慢形成的民間信仰,當地目前還是無神論,我們在一系列的參訪程中,透過不斷的去思考,如何讓兩岸詹氏宗親,在歷史的悲劇中走出陰霾,共同為傳承祖先文化,打造另一番作為,提升生活水平,在有生之年看到大同世界。

這一趟下來,成果豐碩,真是過癮極了,可以說是夠經典、夠深度的文化尋根探訪之旅。

這是詹邦幾教授(廣春樓主1949遷台老兵)的故鄉,他為了思念故鄉饒平,特地寫了一本著作~八十自述,鉅細靡遺的把饒平的一點一滴,詳細記載在這本書中,所以他特地請他的大兒子詹翹(服務於中國時報),回故鄉看一看,今天來到了父親的故居,心情顯得特別不一樣,我們感同身受,提及族譜對接,所有團員發現自己祖先幾乎跟這裡有關,而且無論風土民情,語言及各種典故大多與台灣詹氏饒平客家移民有密切關係,這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特別好奇的詢問起來,因為時間關係無法仔細去了解族譜的事,非常可惜,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小時,無法深入了解饒平客家的生活、語言、風俗、觀念、宗教信仰等,詹翹為此特地留下來繼續研究,預定31日在廈門會合一起回台灣,所有人員繼續下個行程,轉往大埔縣城。

 

 詹車路特別表示:對於饒平地區普遍種植荔枝,龍眼,芒果,一旦到了採收期,由於供貨失調,產量太多,幾乎沒人要,礙於運費成本關係,始終無法打開僵局,希望能夠謀求解決改善之道,我們也為此討論對策,因應現況做出合作契機,希望用台灣經驗打造出饒平新希望。

詹車路宗長,性格開朗,幽默風趣,偶爾還會喝上一杯。熱心公益事業,低調做實事,跟他聊上幾句,真是學到不少豁達大度的人生哲理。

 

來到饒平,心中便有一種親切感、一種牽掛、一種寄託、一種千絲萬縷的情思。過去老是聽到老人家說,我們台灣客家詹氏的祖先來自於廣東饒北地區的元歌都西瓜園下,從那時起,饒平在我的心眼中,就變得非常的親切和重要了;二是饒平象徵著詹姓家族的傑出區域之一,饒平是全國詹姓人口聚居最多的地方,是全國唯一的詹姓為第一大姓的縣,曾創下“饒平半縣詹”、“八角九進士”的輝煌歷史,此外,從饒平繁衍到海內外各地的後裔也是枝葉繁茂、代有聞人。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n5092&aid=708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