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1/20 09:27:42瀏覽2080|回應1|推薦37 | |
《請問侯文詠──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臺北:皇冠,2015年1月初版﹞主要是侯文詠與讀者、聽眾對話之後,言而未盡的文字補充。此書談人生觀、興趣、工作、閱讀……等,內容顯得蕪雜,不過,作者學醫,轉行當作家,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侯文詠藉由〈你覺得讀文學書比較Low嗎?〉的問答,表達「說故事」的重要性,間接說明自己何以走上小說寫作之路。畢竟,透過文學,我們可以更敏銳、更深刻地感受到別人的內在情感,基於那樣的感受,乃更能影響別人。而文學的感染力往往來自於故事,如果跳過故事,直接說結論,則過於直接,變成了「教訓」,缺乏說服力。作者謂,因為故事才讓人有Fu,願意接受這個Fu後面的道理和邏輯。所以說,故事是把觀點和想法傳達給別人,最強而有力的橋樑。侯文詠鼓勵讀者,讀文學書時也能學習作者說故事的方法,並且從述說自己的故事開始,試著把自己的情感、觀點透過故事傳達給別人。 顯而易見,醫生轉行當作家的侯文詠本身有故事,也擅長說故事,使得這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避免淪為嚴肅、枯燥,增添了可讀性。換言之,隨時隨地可以閱讀,就像歐陽脩的「馬上、枕上、廁上」,經由文字和故事,了解其內在意涵,幫助自己找到人生的解答和未來的方向;是以文學書看似缺乏實用性,其實讀文學書一點也不Low,如同莊子所言,「無用之用,是為大用」也。 由於作者具有醫學背景,是以書中與醫療有關的內容和故事,最為令人印象深刻。諸如〈有問題的,請舉手〉,作者於醫院擔任實習醫師,在急診室值班,被分派護送心肌梗塞的病人至加護病房,他從旁安慰著擔心會死去的病人,可是病人送到加護病房不久之後還是過世了,侯文詠為此感嘆:「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病人緊緊抓住我的手漸漸變得冰冷,並且慢慢鬆開了的感覺。那種震撼不全然只是死亡,而是你清楚地記得,曾有過一個對你充滿信任、充滿期待,絕望而迫切的人,對你提出了一個問題,對你提出了一個請求,你卻無法回答,無能回應。」這虛弱地握著作者的那隻冰冷的手,讓侯文詠內心彷彿有些說不出的什麼,往黑洞裏面不斷地墜落。不過,另有一位粉絲的母親憂慮女兒在校成績一落千丈,情緒越來越不穩定,乃向作者求助,侯文詠同意和這位感到迷惘的孩子見面懇談,後來孩子經開導得到正面能量,尋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夜裏,侯文詠夢見那位急切的母親,她遞上熱騰騰咖啡後那隻手的很特別的溫度,使得他有了如釋重負的感覺。侯文詠透過以上冷熱強烈對比的手的描寫,讓讀者也感受到生命之苦澀與甜美,頗為耐人尋味。 當然,作者交代由「醫人」的醫學轉變為「醫心」的專業寫作之心路歷程,亦十分引人。在家人、師長注目與期待之下成長,侯文詠接受教育,考上醫學院,理所當然地當了醫師,穿上白袍,幾年後升任主治醫師,因為負責疼痛控制,走進了癌症病房。他經常看到,明明沒幾天前還活生生在面前談著人生苦樂的病人,突然就消失不見了。如此持續五年左右的時間,他活在這種「無常感」極為強烈的工作環境中,就這樣送走了四、五百名癌末病人。看多了生老病死,侯文詠深深感受到醫療的有限,開始質疑人生,轉而藉由寫作,向內在尋找答案與價值。 侯文詠起先是寫散文,進而從事小說創作,〈回到事物的本質〉透露了探討教育體制的話題小說《危險心靈》之創作動機,以及改編為電視連續劇造成轟動的秘辛。有感於現實世界以個人利益和自我為核心,以競爭為遊戲規則,咸信權力、學歷、名氣、財富是通往快樂人生的唯一手段。這樣的核心價值,普遍地滲入醫療、教育、傳媒、商業……的領域,結果人人追求快樂,反而變得越來越不快樂,但是大家只能繼續去競爭、繼續去追求個人的領先,既無可奈何又充滿無力感。於是侯文詠虛構了謝政傑此一角色,讓大家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到底誰是受教育的主體?是孩子,還是體制?教育是在傳遞知識給孩子,還是用考試在篩選及分類孩子?《危險心靈》問世之後,引起社會重視與廣泛討論,更因進一步改編為電視連續劇而產生更大的影響力,乃至於有著與謝政傑一樣因為上課說話,被老師處罰,連同課桌椅搬到教室外面上課的國中生,卻被豁免了小說中謝政傑的遭遇,這令侯文詠百感交集,深切感受到如同醫生之「救了一個人」,激動地打電話告訴先前不諒解兒子棄醫為文的母親。 回顧侯文詠早期散文如《頑皮故事集》、《親愛的老婆》、《淘氣故事集》……等,幽默風趣,充滿歡樂的笑聲,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請問侯文詠──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則另闢蹊徑,讓讀者看到侯文詠不一樣的另一面,以及內在心靈挖掘的深度,於是乎有了更進一層的人生體會,同時顯示侯文詠寫作境界的突破與提升。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