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5/20 00:35:29瀏覽635|回應1|推薦20 | |
邀請關注家鄉歷史的朋友,共同撰文出版 陳瑞旭
我最摯愛的文友 您好: 2006/02/21加入,聯合網路城邦部落格發表文章,謝謝你的推薦關心,回應,感恩的心。子鳴,藍貓,謝謝你的一路推薦,感恩的心。 從早期洪雅平埔族開墾,到清朝「厲樟之地,耕成為桑田」,如何從農業社會,轉變成為工商業社會,其過程都有精彩探討,而且用人性化的手法撰寫,不像一般鎮誌,那麼嚴肅。 村史是歷史的回顧及審思,從殷實百姓到社會菁英,從個人到團體,檢視過去也展望未來,讓這些珍貴經歷,化為代代子孫的精神遺產。早期先民從大陸來台,必須橫渡有黑水溝之稱的:台灣海峽,對簡陋的船隻設備來講,航程相當危險,有所謂「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意思就是說:到台灣的人十個會死六個,三人留下來,一位在半途後悔折返。先民他們來自不同的領域,不同的背景,從他們無怨無悔、努力不懈,孤獨的單身漢,在灰暗的角落,為西路里的家園,播下希望的種籽。 日據時期,由於物資缺乏,一開始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台灣人開展各項波瀾壯闊的行動,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蹟。從朱一貴到霧社事件,日本人鎮壓台灣人民,採取殘忍的高壓手段,造就台灣人民,忍耐求平安的特性,同時使台灣人民,追求自由、民主的路更坎坷,所以在台灣特殊的歷史背景下,許多政治社會運動都萌芽於海外,從日治時代的留學生到戰後留美、滯外的台灣人士,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日據後期,日本政府改採懷柔政策,實施「南糖北米」,濁水溪以南種稻米,濁水溪以北種甘庶;實施「農業台灣,工業日本」,大量興建水庫,電力設施,火車設施,進行國民保健,以前台灣人不喜歡刷牙,漸漸的將台灣帶入開發中國家。 臺灣光復以後,努力建設臺灣為復興基地,百業振興,鋼筋水泥建築,如雨後春筍般萌芽,「白手起家」,例如王永慶,王永慶發現養鵝理論,大量買進瘦鵝,以高麗菜與空心菜餵養。這些瘦鵝沒什麼東西吃,但野外求生與覓食,讓它們的生命力很強,經過一番苦心栽培,會迅速長成十斤重的肥鵝,賣得好價錢。王永慶的故事,田中鎮也有。民國四十年代,西路里曾經是蘆筍王國,蘆筍罐頭大宗外銷,早年副議長陳火旺的台山發食品工廠,因為經營不善,而賣給泰山企業,就是泰山食品廠前身。 在「滿山遍野的樟樹林」(1992/ 02/ 01)一書中,天下雜誌談到,三百年前,台灣已經開始了轉口貿易,全中國第一條,由國人主導修建的鐵路,第一家電力公司,第一套電報系統,都發生在台灣。一百五十年前,滿山遍野的樟樹林,為台灣贏得了,樟木、樟腦出口「世界第一」王冠。台灣成為全中國,最進步的一省,一百年前,就已做到。六十年前,日軍據台,徹底翻轉數千年來,中日間「華夷秩序」,今天台灣人,還有記憶?日本的強盛,難道只是武力嗎?從農業到高科技、從外交到貿易,環境,沒有值得我們重新思考的地方嗎?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