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好文分享】肯定句的教養力量
2011/07/14 13:01:59瀏覽201|回應0|推薦0
【採訪撰文/陳姵樺;編輯整理/江睿毓;諮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輔幼中心主任涂妙如;圖片/育兒生活圖庫】

 


從真實故事來省思


嚴格的老鷹爸爸

 

這裡要先說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暱稱為老鷹爸爸,是位成功大學航太所的教授,他對孩子的期望很高,所以從小對孩子
的教育方式非常嚴格,經常用非常負向的語句對孩子說話,像是考這種成績你去賣口香糖好了,或是我一輩子的名次加起來都沒你一次多。從這些話可以想見一個父
親對兒子有多高的期望,但孩子的心靈受傷了父親並沒有感受到,當孩子長大了在數年前出國留學後,突然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父親,表示他決定等十年有成後再回
家,這段期間要與家裡斷絕音訊,從此音訊全無,這時候老鷹爸爸才驚覺自己對兒子過度嚴格,也說了太多負面的語言,現在處於深感後悔的狀態,表示若時間再重
來一次,他不會再用這種方式對待兒子了,並出了一本書《孩子謝謝你─ 一個父親的懺悔》向兒子道歉。

 


負向語句傷害大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輔幼中心主任涂妙如表示,上述老鷹爸爸的故事就是一個負向語句教養方式的真實案例,父親說的負向語句,句句都像是一把刀插
在孩子的心坎上,依照幼教的觀點來看,當家長說了一句負向的語句,大約需要說十句以上的正向語句才能稍微彌補孩子受傷的心靈,所以不要忽略負向語句對孩子
心靈的影響,尤其個性較敏感的孩子,負向語句的傷害性是很強的。


洪蘭教授也曾經在文章中提到,心靈上不自由的感覺可以影響神經元的發育,很多大人每天跟孩子說話,開口閉口都是「不准…」時,恐怕也會有同樣的後果;大人多認為自己是為了孩子好,才要花力氣去管教他,但是不當的管教,如威脅孩子「不聽我的話,我就不愛你」,反效果更大。


觀念引導行為,行為改變大腦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寫過一篇名為《管教多點愛,大腦不受傷》的文章,文中提到:如果從小遭受不當的對待,大腦神經元的發育會受到影響,造成人
格和心智的損傷。「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改變大腦」,任何一個孩子都需要多一些正面的經驗,他的未來相對就美好一些。

 


爸媽老是這樣說?


常見負面語句舉例


涂妙如主任表示,現在家庭因為子女生得少,過去那種打罵教養的方式漸漸比較少了,但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很高,所以較常出現不自覺的嘮叨唸個不停或是常
說威脅性的句子希望孩子能做到家長的要求,最常聽見的一句話是「你再不怎麼樣我就要怎麼樣」,這種帶有威脅性、條件式的句子其實並無法讓孩子確實完成家長
想要孩子做的事,反而容易引起親子間的衝突。其次就是「你怎麼這麼大了還不會…」,這句指責意味濃厚的語句會讓孩子變得畏畏縮縮,經常被唸這個不會、那個
做不好,久了孩子當然會認為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當家長叫孩子做事時孩子會害怕被責罵而不敢做甚至不想做;涂妙如主任認為,現在的父母都太急躁了,沒耐性
等待孩子慢慢學、慢慢做,也不給孩子錯誤的學習時間,像是自己吃飯這件事,家長可能需要容忍孩子弄髒桌椅與自己的衣服一陣子,才能慢慢學會自己吃飯且吃得
乾乾淨淨的,如果一開始就怕孩子弄髒衣服,乾脆餵孩子吃飯算了,這樣怎麼能期待孩子年齡到了就會自己吃飯吃得很好呢?

 


比較心態最傷自尊


再者,家長也常喜歡將自己的孩子與他人比較,會說「誰比你做得好」,這句話對孩子自尊心的殺傷力很強,會覺得老是比不上某某人,自信心也會跟著低落,其實
每個孩子的特質都不同,各種能力的發展時程也都不同,家長應該減少拿孩子與其他人做比較,倒是可以跟孩子的過去做比較,像是孩子某件事漸漸做得比以前好
了,表示孩子在進步,應該適時給予鼓勵與讚美。另外,有些家長在盛怒之下會說出一些惡意的語句,像是「你是從垃圾桶撿回來的」、「你這個笨蛋」、「你給我
出去不要再回來」等,對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來說,這些語句會令他們產生困惑,他們不知道這些話的真實性,也會因此認為自己是不可愛不被喜愛的,因此造成自我
概念不佳,經常用負向的方式思考自己的一切事情。

 


孩子複製你的情緒、語法


孩子會模仿家長處理情緒的方法,當家長經常使用負向語句對待孩子,孩子會學習家長的語氣、語句、身體動作以及情緒表達方法,日後孩子在面對家長以及在與同
儕相處時會不經意就流露出與父母相同粗暴的語言或肢體動作,不但會增加親子衝突,也會影響孩子日後的情緒控制能力和人際關係。

 


換個方式說出口


這樣說變得有力量


當我們了解負向語句可怕的烙印後,就要學學怎麼說出有力量的正向語句,當個肯定句爸媽。先舉一個例子,有個小男孩成績優異卻不擅長運動,某日上體育課時卻
因同學們一句「好強的腳力」,從此成為熱愛運動的足球少年。亞洲知名教育心理學家多湖輝在《讚美力量大》書中指出,在斥責中長大的孩子,總是畏畏縮縮的在
意旁人的眼光,相對的,在讚美中成長的孩子,會相信自己的力量,帶著自信走出屬於自己的路。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進入肯定句教養的世界:

 


1、具體的讚美


SONY創辦人井深大少年時沉迷於組合玩具,其母親從未禁止或是斥責他的行為,母親的包容與讚美再加上自己組裝完成時的喜悅,是促使他走上製造電器這條路
的原動力,由這個例子可知肯定句對孩子是有正向影響的,但是抽象籠統的句子較難讓孩子產生共鳴,孩子需要具體清楚的肯定句。例如許多家長常掛在嘴邊的「你
很棒!」是一句抽象的句子,每次都說這一句孩子是無法具體感受到家長的稱讚,若要讓孩子能打從心理接受,像是「你這次有認真完成」、「你的圖畫用了比上次
更豐富的色彩」等,依據家長對孩子長期的觀察與了解,知道孩子的進步點在哪裡明確的指明稱讚,孩子才能從中得到鼓勵的力量。涂妙如主任舉自己的兒子為例,
兒子以往寫作文要寫到老師規定的300字都覺得很痛苦,有一次竟被老師推薦去參加作文比賽,那時涂妙如主任立即告訴兒子,這次的作文跟他自己以前的相比進
步很多,讓媽媽刮目相看!兒子聽了很受用,願意更進一步再加強作文。

 


2、體貼的語句


當孩子主動出現好的行為時,家長適時給予體貼的話語,親子互動會愈來愈愉快,像是孩子主動倒杯水給你喝,家長可以說「你真是個體貼的孩子」,孩子幫你搥
背,這時來一句「你搥背搥得很好,媽咪很舒服」,孩子主動整理房間,雖然尚未整理得很好,但要鼓勵孩子主動做事的心,這時可說「房間整理過乾淨多了也舒服
多了」,受到稱讚的孩子會很開心,日後就會更自動自發自己整理房間。一般亞洲的父母都比較不擅長立即給予孩子讚美,甚至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幫忙做事是理所
當然的,不需要特別讚賞,但孩子是需要適時被鼓勵的,父母會發現,當你針對孩子的好行為說出讚美,孩子的好行為就會繼續不斷地出現。

 


3、愛的語言


《愛的語言—非暴力溝通》一書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曾提到,「是什麼,讓有些人即使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也能心存愛意?」他發現了一種愛的語言,依此來
談話和傾聽,能使人們心意相通、和諧共處。涂妙如主任指出,父母不是只有在管教孩子時才去思考要用肯定句的方式來溝通,而是在每一天日常生活中就要時常用
愛的語言來增加親子間的情感存款,像是「你是我最愛的寶貝」、「我好愛你」等等,也可以一邊和孩子看著孩子嬰兒時期的照片,一邊訴說爸爸媽媽是如何照顧
他,帶他去哪裡玩,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覺得自己是受到喜愛的,這種童年時期愛的感受會深烙在孩子腦中,也許有時候家長因自己情緒因素不經意說出
負向的語言,有這些長久累積的情感存款做後盾,可以減少孩子的心靈受到嚴重損傷。

 


生氣時該怎麼說


生氣中的家長比較容易情緒失控也比較容易出現負向語言,涂妙如主任建議家長當孩子惹你生氣時,不要馬上飆出責罵或惡意的話語,先讓自己喝杯水、深呼吸幾次
或換個空間休息一下,等情緒過了再跟孩子說:「你剛才什麼舉動讓媽咪很擔心」或「媽咪剛剛不開心是因為…」,嚴肅清楚的指出哪些行為舉止是不妥的,讓孩子
清楚知道哪裡做不對了,不只指出錯誤還要說明好的做法讓孩子明瞭。如果生氣的是孩子,家長也不要因此就責罵小孩,可以說:「我知道你很生氣,等一下再
說」、「要不要先暫停一下」,等孩子情緒緩和了再問「剛剛為什麼生氣?」、「你是生氣、害怕還是難過呢?」

 


NG!爸媽別再說…


˙「不聽我的話,我就不愛你」


˙「你再不…我就要…」


˙「你怎麼這麼大了還不會…」


˙「×××比你做得好」


˙「你這個笨蛋」


˙「你給我出去不要再回來」

 


OK!爸媽請多說…


˙「你這次有認真完成」


˙「你的畫用了比上次更豐富的色彩」


˙「你自己把房間整理好了,你真棒!」


˙「你真是個體貼的孩子」


˙「你是我最愛的寶貝」


˙「我好愛你」

 


洪蘭教授曾說過,情緒是個強烈的記憶提取線索,童年的不幸經驗會深烙在孩子腦中,時間過去後,這個烙印上面蓋滿了灰塵,乍看之下,好像不存在了,但是把灰
塵一吹掉,烙痕立刻出現。家長們不要忽略了負向語言的殺傷力,多說愛的語言增加親子間的情感存款,讓孩子帶著愛的記憶迎向未來的人生吧!

 


涂妙如
現職: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輔幼中心主任
學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博士
經歷:弘光科技大學幼保系系主任、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2011年7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atv282h&aid=542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