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聽打 公視專訪高美館謝佩霓介紹莫迪里亞尼主題展 3-2
2012/01/05 14:57:28瀏覽1534|回應0|推薦3

【三國相爭莫迪里亞尼歸屬】莫迪里亞尼的出生三個地方

首先我要講的是說 莫迪里亞尼這樣子一位藝術家,因為活得短所以沒有辦法享受在世名,可是他身後、就是因為他可以超越時空超越族群,這種動人的力量,就讓他無遠弗屆、而且永垂不朽。

所以事實上真的發生在我們開幕的當天, 義大利 、 法國以及以色列的代表 , 不約而同的來參與這個盛會 , 那每個人都在談 How Italian is Modigliani 、 How French is Modigliani , 到最後他的這個猶太裔的背景是最晚被談論的 。 但是其實一再的證明他是一個 University 全世界性的 , 是人類共享的一個資產 , 因為他創作出來的這個作品 【作品觸動人心 全世界的資產】 深深的打動人心 , 而且觸動的是這個 、 沒有時空地域限制的這個部分 。

當然我們承認 , 他今天他這個作品的特質 , 包括他肖像畫的 、 或是雕塑的這個傳統走的還是古典 、 非常古典的西歐正統 、 或是希臘羅馬文化傳承下的義大利經典 , 可是相對來講 , 如果不是巴黎這種跟各色各樣的人才互動的結果 , 他其實很難這樣子發光發熱 。 再加上如果義大利人早年不擅於經營啦 , 如果不是法國人在用國勢最強的這個方式來一直在推動在他們土地上活動的藝術家 , 其實我們看不到他這樣子被宣揚 。 但是猶太的這個背景 , 反而在他過去很少被提起 , 要一直到 2004 年在紐約的猶太美術館第一次推出他的展覽 , 大家才開始普遍上接受他是一個 Sephardic , 而且他是猶太裔裡面的少數民族 。

不過大家為什麼很難去做這樣子的聯想是 :

第一個是因為他長得一點都不像猶太人 , 非常標準的拉丁情人 。 再來是他熱情洋溢跟猶太裔這種可能比較內斂 、 精明幹練這種形象不太一樣 。

第二點是因為他在創作裡面 , 完全 、 幾乎完全沒有帶著猶太的象徵 、 或是符號裡面的指涉 。【熱情洋溢 標準情人】 這個譬如說 、 現在在台北故宮展的 Marc Chagall 夏卡爾就完全不一樣的狀況 。

第三個部分就是說他 、 因為他的家學淵源是融合了可以說西歐所有的國家背景 , 所以他的語言能力 、 也是二十世紀藝術家裡面 、 大概第一名 。 【語言能力最好的藝術家】因為除了他,希臘文、拉丁文的古典訓練,那父母親的母語本來就是三種 - 就是法語、義大利文、跟意第緒語 Yiddish ,加上他跟他的外祖最好,所以他英文也很強、甚至阿拉伯文都有涉獵的。所以我常常開玩笑、也難怪他的女朋友什麼樣的國籍都有,因為這樣溝通的這個過程中、是沒有困難的。但是相對來講、除了這樣子玩笑話來看待,也可以因為這樣子讓我們明白、為什麼在他的創作裡面,可以把美洲、非洲、大洋洲、亞洲、歐洲的融合得這麼好,所以掌握一個語言本身,其實就是一個工具,除了交朋友、男女朋友之外,其實很重要的是跟異文化做跨時空的溝通。

【戲劇化的莫迪里亞尼一生】

其實 莫迪里亞尼真的符合我們對所有藝術家的想像,這個風流倜儻、才華洋溢,然後感情豐富、然後病痛、然後酗酒、然後最後還死得非常早,英年早逝。但是這個過程當中,其實真的是從 35 歲又 6 個月的生命當中,真的充滿了戲劇化。

從第一刻開始,他父親其實原來是從事金融業,但是人有點太好 ( 太 nice) ,然後幫別人做連保,所以就變得身家都破產。所以在法院執法官要查封財產的那一天 ,剛好他媽媽、就是肚子已經開始陣痛,但是義大利作為一個天主教國家,有個非常人性的法規:「就是說在懷孕婦女,臨盆婦女的床上所有的資產是不能動的,懷孕的產婦床是不准動!」所以他們就一直按捺媽媽不准生。

第二個就是同時把還可以移動的貴重物品都往媽媽的床上堆、把床墊裡塞、床單底下藏,那這個執法官來看也笑一笑,但是法律不外乎人情,【出生第一刻就充滿傳奇】所以最後還是很順利的盤點完,可以查封的財產就帶走,他們前腳一走 他們就把媽媽拖到廚房的 island( 中島 ) ,因為南歐的廚房 一定有一個中島,那最後 … 所謂的 island 就是一個大桌子的檯子,都在那裡工作嘛!所以他最後就是這樣子誕生了。

所以從第一刻開始就是一個很傳奇的小孩,但是他從兩歲開始,其實就開始生病 ,媽媽其實後來就是辦私塾,照顧其他人的小孩,也教育自己的小孩。偏偏這個小孩長得最好,但是因為疾病受到寵愛,所以也最不喜歡讀書、叛逆,所以他媽媽也嘆口氣在日記裡寫說:『這個小孩聰明絕頂、長得也好,可是他可能變成任何一種人物,不過既然他那麼愛畫畫,可能變成藝術家吧!』【媽媽最瞭解預言藝術家 】那所以、不曉得我們要說不幸言中,或是說媽媽真的是最理解他的人,所以後來他的母親在投資他的未來方面, 等於把繼承他外祖父的遺產還有自己的私房錢,最後都是無條件的供養他,甚至在他的身後、在他太太跟他前後過世之後,他們的女兒也是還是靠姑姑還有外婆撫養長大。

一直到了中學,主要還是因為他肺病的關係。【幼年肺病纏身 大師早逝】他很早肺不太好,那也是因為這樣子的關係,經不起操勞。

但是很多時候,就像很多的藝術家都 36 、 7 歲就過世了,所以這個是一個魔幻的數字。那有一種說法是他們前世已經累積了相當的能量,所以這一世不用活那麼長。我某個程度來講我願意相信,譬如說這個、文藝復興大將拉斐爾、奧地利的大師 Gustav Klimt 克林姆、或者說像這個梵谷,他們都 36 、 7 歲就掛掉了。所以在這個狀況之下,其實我真的我就開玩笑說:「我滿 38 歲那一天晚上非常的鬱卒,因為我知道我絕對不會是一個天才 。」

但是這個過程當中,其實他很早就說;:『 what I want is a life short but full 』,就是它他希望說:「他的生命是短暫的,但是要完整。」

【短暫又璀璨 一生精彩】那這個部分就真的很像日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在講:「人生如花火」。就像放煙火一樣它可以短暫但是要璀璨,但是對莫迪里亞尼來講的話,並沒有到那麼璨爛,他的這個璨爛的發想過程,其實是在他身後,不過也是因為這樣子的某一種東方哲學也是對這樣子的嚮往,讓他在東方的世界裡面也特別受到愛戴。

「『我要的短暫但完整的生命。』這是莫迪里亞尼對自己的人生立下的期望。如此的灰色又無比熱烈,在莫迪不到 36 年的短暫人生中,他堅持自己的獨特風格而創作著,終於得到他想要擁有的完整生命。」

【莫迪肖像畫 風格獨具 】當然我們特別是他的女性肖像畫,從這個聖像 icon 、所以我們看到聖母、女神,【女性肖像的超凡脫俗】希臘羅馬這個女神,一路到像哥德式建築的,這些瘦長的女性的身體等等。所以這個部分是有一種神聖性、超凡脫俗的表現,另外一方面來講的、有關她的這個表情,其實她是蠻莊嚴或者說是淡淡的哀愁,這樣子的表情,這個跟他的師承是有關係的。

【莫迪里亞尼的獨特畫風】因為托斯卡納畫派裡的斑痕畫派,事實上他們在對古典技法,這個講究之外,其實他們就像托斯卡納的天空大地,它非常在乎地方色彩,所以它用色或是用線條筆觸,其實是一種寧靜致遠、其實坦白講是不容太多的情緒出現的,當然在後來有一些他的這個裸體畫,大家會覺得是蠻激情的,這個部分是有點落差,但是最主要是有關眼睛的這個部分,【杏眼柳眉削肩標準東方臉】有幾個可能,其實他就畫了三種類型的眼睛:

第一個要注意到的是他都 … 他不喜歡人家雙眼皮,他喜歡是杏眼圓瞪的這個女性,那所以標準的東方美,在他的畫裡的確可以看到柳眉、長臉;然後這個杏眼、然後非常靈巧的鼻子、櫻桃小嘴、而且要削肩。

那眼睛的部分大概分三種類型:

【莫迪創造的三種眼睛】一種我叫做有眼無珠啦!第二種就兩隻眼睛,都是有眼有珠。第三種是一隻眼睛有、一隻眼睛是沒有,那其實他自己本身有過詮釋,他自己提到說:『如果只是為了看見,那我們只要一隻眼睛就夠了』。但是為什麼需要兩隻眼睛呢?因為一隻眼睛要看外在;另外一隻要反自觀照要看內在。而且這在猶太教或是基督教、甚至像其他的密教裡的傳統,其實談都還有第三隻眼睛就是上帝的眼睛在照顧大家,所以某個程度,他的宗教性也是很強的,所以在這裡一定要跟觀眾分享、或是跟大家分享。

因為過去他有酗酒,因為他也嗑藥、抽大麻的關係,所以硬要把這個、雙眼空洞迷濛的這個部分【雙眼空洞迷濛 並非嗑藥所致】套在這個濫用藥物、或是酒精的這個部分。

但是越來越多的史料證明:恐怕不是如此。那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在於說:斑痕畫派並沒有拒絕,在室內還是用自然採光來作畫,它跟法國的印象派不一樣。法國印象派是主張直接到室外去作畫,他們喜歡中午的光線。那但是義大利的這個印象派,斑痕畫派講要自然採光、所以在打頂光的時候就像我現在遮起來,其實我 cast 在眼部的陰影會特別的重、當陰影重的時候其實眼珠子會消失。【頂光影響眼睛 表情微妙細膩】你的眼珠子不可能黑白分明,然後光線愈暗,愈暗就會讓它淡淡反射。或是眼珠的顏色會做改變,所以這也是我們為什麼主張:如果有機會看到真跡,特別是莫迪里亞尼的作品、肯定一定要到現場看的原因,因為沒有任何的出版品畫冊,有辦法印出這麼微妙的這個眼部的表情。

坦白講他百分之 90 的作品都是有畫眼珠的,而且甚至呈現得非常的細膩,非常的精緻,所以畫冊印不出來,因為那種淡淡的灰、淡淡的藍、淡淡的咖啡色很容易在印刷的過程中消失,那種很微妙的眼神或表情也被粗淺化,甚至說我們在網路上他這個圖檔,【親眼目睹真蹟始見精隨 】因為他技巧很高所以疊了可能 1 、 20 層的顏色,最後看起來好像是一層的結果;會讓細膩層次失真,所以網路上的圖片,其實未必是可以盡信的啦!

所以其實真的我們今天想盡各種辦法讓大家心儀中,只能在畫冊、只能在網路搜尋的圖片裡面看到大師的真跡,來到台灣讓大家可以親眼目睹其實就是可以提供一個機會,讓大家親自去證實:書裡這麼寫是不是如此?或是看起來如此的東西是不是真的如此?當然我們都不能期待每一個觀眾都像我們稍微比較幸運,因為在國外工作或念書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這麼多的真跡,可是不論如何,我覺得作為一個台灣人、我們只要有機會、如果有這樣子的可能性,當然希望原原本本把這些第一手的資料、第一手的物證提供給大家。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arey2109&aid=6005057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4 22:48 【udn】 我還找到這個網站!淡淡 文學 古典 DVD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