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5/04/01 23:29:35瀏覽102|回應0|推薦15 | |
F-16V是否能對抗殲-20
一、五代機對台灣空防的威脅 根據媒體報導,台灣已收到從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訂購的66架F-16V蝰蛇戰鬥機中的第一架。交機儀式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位於南卡羅來納州的格林維爾工廠舉行。在超視距交戰中,殲-20最大優勢是其隱身能力及其導彈射程。由於五代隱形戰機的出現,首先發現並發射第一枚導彈的一方將獲得勝利優勢。軍事觀察家經常詢問台灣買的F-16V 是否可在沒有隱形戰鬥機掩護下對抗中國的殲-20。解放軍目前擁有200多架殲20戰鬥機,所有戰區司令部都部署了這些先進的隱形戰鬥機。因此,台灣將面臨一支數量和技術更先進的解放軍空軍,殲-20 飛機可以在台灣島上空飛行,而且由於其隱身性,很難受攻擊。根據分析,為了防止解放軍空軍向入侵部隊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台灣空軍將部署綜合防空系統,負責保衛空軍基地和關鍵基礎設施。但很少有飛機能夠逃脫中國對台灣空軍基地的首次攻擊。台灣媒體稱新購的F-16V戰機發動機推力比現有F-16大,因此掛載能力較佳。 台灣媒體稱對美軍購的新型F-16V型號為F-16C/D Block70,所使用發動機為奇異公司的F110引擎,最大後燃推力推力達到約29000磅,而空軍現有F-16發動機的最大後燃推力為23000磅,F-16C/D Block70的掛載能力將會更為優秀。中央社報導,首架出廠機可看到座艙後方的機背有獨木舟航電莢艙,殲-20 配備有霹靂-15 導彈,其射程可達200多公里,有可能在臺灣飛行員意識到它的存在之前即開火交戰。 隨著高遠程空空導彈的進步,視距外交戰已成為常態。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台灣空軍對抗殲-20的巨大挑戰。殲-20 的隱身能力和先進的武器可能會使其難以被發現和交戰,從而可能使其在空戰中佔據上風。美國空軍正在加速生產下一代 AIM-260 空對空導彈,AIM-260配備一種新型雙脈衝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以確保一擊必殺。F-16V配備有源電子掃描陣列 (AESA) 和紅外導引頭,並能夠從地面雷達、其他飛機、無人機和衛星等第三方來源接收制導信號。解放軍已部署了霹靂-15 導彈,其性能超過美國的 AIM-120。霹靂-15 的 200公里射程(與 AIM-120D的 160-180 公里相比)、5 馬赫的飛行速度、機動性和對美國對手的出口潛力使其成為對美國的威脅。 二、F-16 V四代戰機與殲-20五代機對比
儘管F-16 V是臺灣最先進的飛機,但能否與中國的五代隱形戰機殲-20抗衡令人質疑。F-16V是 4++ 代戰機憑藉升級的航空電子設備套件提供了許多高級功能。該機配備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 AN/APG-83可擴展敏捷波束雷達(SABR)及有源相控雷達(AESA)。尖端雷達技術提高了電子對抗能力,提高了巡航導彈等低特徵物體的目標定位能力,並擴大了探測和交戰範圍。F-16V 升級后的中央基座顯示器使飛行員能夠接收SABR和其他感測器收集的數據,從而增強態勢感知能力。升級包括狙擊手瞄準吊艙、Link 16、安裝在頭盔上的提示系統、精確的 GPS 導航、增強的武器能力、升級的模組化任務計算機和乙太網高速數據網路,但這些升級不具關鍵戰勝五代機能力。該機的機翼、機身和起落架也進行了結構升級,提高其功能性和可持續性。此外,它有比其前身 F-16 A/B 更高的起飛重量。F-16V 具有12,000小時的使用壽命,而以前的 F-16 的使用壽命僅8,000小時。升級后的 F-16V 機隊還擁有更高的武器多功能性,為重型武器有效載荷提供了條件。這些武器包括 AGM-84 魚叉導彈、用於精確打擊的 AGM-154聯合對峙武器 (JSOW)及用於防禦壓制的AGM-88高速反輻射(HARM)導彈。
與此同時,中國已生產了200多架殲-20五代隱形戰機,2024 年 11 月還推出了其第二種五代機殲-35A。解放軍的殲-20 和殲-35 的隱身能力可能會使臺灣的 F-16V 難以探測和交戰,從而可能使中國戰鬥機在空戰中佔據上風。例如,配備“隱藏式”PL-15 導彈的殲-20 可以在臺灣飛行員發現之前與 F-16 交戰。為了應對隱形威脅,美國於 2023 年 8 月批准向臺灣出售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 (IRST),這將使臺灣的 F-16 能夠相對較早地檢測到殲-20。IRST 使用從目標輻射的熱信號來檢測目標,而雷達則使用無線電波反射來檢測目標。隱形飛機的雷達觀測能力很低,但隱形飛機的紅外輻射只能減少,不能完全消除。與此同時,中國專家認為,儘管臺灣的 F-16 進行了升級,但解放軍空軍的殲-20 將在空戰中取得勝利,在F-16V 飛上天空前將其消滅。專家認為,解放軍的空警-500預警機、殲-20戰鬥機和該機的超視距導彈將使臺灣的F-16V戰鬥機及其IRST技術失效。 中國專家認為,殲-20 在超視距戰鬥中可以勝過 F-16。殲-20 將隱身、雷達能力和遠端導彈相結合,可以提供顯著的優勢。早些時候,一名殲-20 戰鬥機飛行員告訴官方媒體,他飛越台灣島沒有被島上的防空系統發現,也沒有被 F-16 戰鬥機攔截。
三、台灣買的空對空導彈能抗衡解放軍嗎
空空導彈是空戰的關鍵武器,飛行員需要的是一架快速戰機、一個良好雷達和遠程制導導彈,在敵人未看到自己前就將其擊落,所以空對空導彈的射程相當重要。根據中央社報導,國防部採購100枚AIM-9XBlock II響尾蛇空對空導彈,一枚要價新台幣2400萬但射程僅約26公里,與解放軍長射程的霹靂15導彈交戰很難取勝。目前美國的空空導彈有雷達制導的AIM-120及紅外線制導的AIM- 9響尾蛇二種。當今最先進的響尾蛇導彈AIM-9X被吹捧為最先進的空空導彈,從技術上講是一種红外線制導武器,由存儲目標的紅外成像傳感器制導的機載計算機中的模型在運行中辨別目標。Block II AIM-9X進一步將推力矢量噴嘴和高離軸瞄準能力與新的發射後鎖定係統相結合,該系統允許飛行員在導引頭發現導彈前發射。所有美國飛機都很重視超視距作戰,這意味需要射程更遠的導彈,俄羅斯及中國也研發了一些優良空對空導彈。最近,外媒認為中國的空對空導彈不僅與歐美同步,而且在某些情況下性能還超越他們。霹靂-10導彈結合了成像紅外 (IIR) 導引頭、推力矢量排氣噴管、激光近炸引信,據報導具有 90 度偏離視軸的能力。總體而言,IIR 導引頭具有一系列顯著優勢,包括改進的目標探測範圍和更好的抗干擾能力。英國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 (RUSI) 國防智囊團認為霹靂-10運動學性能優於美國的AIM-9X 響尾蛇導彈。 AIM-9X Block II,是美軍現役最新型的響尾蛇飛彈,最大的特色就是導引系統與機動性能的躍進式拔升!AIM-9X使用雷神公司聖塔芭芭拉研究中心所研發的128x128元素銻化銦(InSb)焦平陣列(FPA/Focal Plane Array)尋標器,以熱成像方式辨識目標,取代了原先光網掃描的搜索追蹤模式。不僅擴大尋標器的瞬間視野,也顯著增加了對低紅外特徵目標的偵測距離,亦大幅强化了對抗傳統火焰彈等紅外綫反制手段的能力。拜其焦平陣列掃視能力之賜,AIM-9X對目標的搜索範圍,在結合頭盔瞄準系統時可偏離瞄準軸(boresight)的左右各高達90度! 此即所謂的「高離軸」(攻擊)能力。AIM-9X採用了縮小控制翼面並結合向量推力控制噴嘴的設計,可在高速運動狀態下急劇改變方向。與之前的AIM-9X型號相比,Block II因裝有資料鏈,故具有「發射後再鎖定」及「無頭盔瞄準器大離軸」等新銳接戰能力。霹靂10E是中國製造的第四代近距離格鬥空對空導彈,最大射程20-60公里,飛行速度4馬赫,機動過載60G ,霹靂10E搭載多元紅外成像導引頭,可以說全球現役戰機的紅外干擾方式都很難對霹靂10E的命中精度產生影響,此外霹靂10E配備重量為33公斤的高爆戰鬥部,彈體長度3.69米,直徑0.203米,據悉大多數戰機的最大飛行速度都很難超過2馬赫,機動過載也不超過9G,所以只要被霹靂10E鎖定,逃脫的概率非常渺茫。 四、台灣購AIM-120C-8導彈無法對抗解放軍霹靂-15導彈 依自由時報報導,美國國務院批准總金額6.19億美元對台軍售案,內含200枚「AIM-120C-8」中程空對空飛彈及100枚。媒體吹噓「AIM-120C-8」為美軍現役最先進的中程空對空飛彈,但事實上,AIM-260才是最先進導彈。而日本早在2020年就已獲得AIM-120C-8導彈,AIM-120C-8又稱AIM-120D是美國雷神公司研製的導彈。AIM-120C-8的160公里射程超過台灣同型舊彈種及國造「天劍二型」飛彈。但依據騰訊網站報導,按照美軍方人士說法,AIM-120C-8將能幫助日本有效對抗來自中國殲20的威脅。不過AIM-120C-8中距空空導彈據分析並非像美國說的那樣先進,AIM-120C-8的主要改進內容包括使用GPS輔助慣導、增加雙向數據鏈、增大離軸發射角、改進制導軟件以改善運動學性能、擴大不可逃逸區,以及提高抗電子乾擾能力等,導彈的精度、射程、殺傷力和生存能力相比之前型號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AIM-120C-8再怎麼改仍然是一款標準的第三代中距空空導彈。依然使用的是PD主動雷達導引頭,並不足以探測和鎖定殲20這樣的五代機。此外,AIM-120C-8也沒有使用傳說中強悍的“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因此動力射程依然偏短(最大射程的三分之一左右)、無動力射程階段依然能量不足,機動性能只能用來打打偵察氣球。這樣的AIM-120C-8是無法威脅殲20。AIM-120C-8雖然沒使用“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但是在美國吹噓誤導下,中國的霹靂-15導彈為求性能超越,在研製初期便定下了使用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目標。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作為最先進的導彈動力系統,主要通過脈衝的點火和關機來管理控制導彈的飛行能量,主要工作方式就是第一個點火脈衝首先工作,將空空導彈加速到預定速度後關機,等到空空導彈在飛行末端或者即將耗盡能量時,再次點燃第二個脈衝,以此大幅度提高導彈的射程和末段能量。雖然研製過程中困難不斷,但還是被研製成功了。據悉,霹靂-15的最大射程可達150公里,而且動力射程達到了最大射程的二分之一,加上使用有源相控陣導引頭可有效對付像F22和F35這樣的五代機。霹靂-15作為世界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第四代中距空空導彈,技術水準遠超過AIM-120C-8。裝備小型化固體衝壓發動機能將霹靂-15加速到5-6馬赫。霹靂-15導彈搭配30公斤重的桿狀高爆預置破片彈頭,通過主動激光近炸引信起爆,一發足以擊毀大型飛機、直升機甚至巡航導彈等目標。霹靂-15的射程比AIM-120D更遠能先發制人。 霹靂-12則是對應美國AIM-120導彈的中國版,霹靂-12具有主動雷達尋的功能,提供“發射後不管”的能力,以及用於中途更新的數據鏈,使用可變推力火箭發動機來確保飛行包線內的速度和機動性。霹靂-15從2014年開始服役,是中國首批使用 AESA 雷達進行制導的空空導彈,估計射程為200-300公里,該導彈被幾乎所有中國戰鬥機部隊廣泛使用。霹靂-12導彈則被視為與美國的AIM-120C同等級別,而PL-15的優勢迫使美國開發新一代導彈AIM-260。霹靂-15利用雙脈衝固體燃料火箭推進的遠程空對空導彈,通過雙向數據鏈被引導至遠距離目標,然後轉換到其內部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中國聲稱該雷達具有很強的反制能力。RUSI 的分析認為霹靂-15性能超過美國先進的 AIM-120D 導彈,中航工業空空導彈研究所副所長王徵說,中國PL-15E和PL-10E導彈的主要性能參數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部分關鍵參數超過國外同類產品,中國在這五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步。解放軍的一些頂級戰機如殲20及殲16都配備了PL-15和PL-10 導彈。PL-10E是一種非常敏捷和具有侵略性的短程作戰導彈,PL-15E 是一種結合慣性、衛星導航、數據鍊和主動雷達製導的超視距導彈,能夠擊中 145 公里的目標。2015年左右與短程PL-10和遠程PL-15一起服役的PL-XX是中國新一代空空導彈中最神秘的,也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導彈。據報導,PL-XX 的射程為 500 公里,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射程,它同時使用大型 AESA 雷達和紅外傳感器,這使得通過照明彈或電子對抗措施躲避或欺騙變得更加困難。這種導彈太大而無法大量部署,J-11BG 和 J-16 等重量級戰鬥機被認為只能攜帶兩架,而不會過度影響其飛行性能。PL-XX 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空對空導彈,並且在其利基角色中仍然非常強大,在世界其他地方沒有同類產品。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