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不中的煩惱
2019/03/10 20:30:00瀏覽119|回應0|推薦3
過去二十年在民進黨的強勢推行和國民黨的畏縮懦弱下,台灣仇中去中進展順利。

我不愛三明治只進中餐廳,上網看中時電子報,是標準藍泡在同溫層的典型作風。心細的人會發現中時網編在改版中,他對圖標(Icon),大紅方塊鏤空一個白色的“中”,是想換又不捨換的來回掙紮,看得出這正是部分台灣人對逢中必反趨勢下的痛苦表現。

有中帶華的國營企業,像是中華航空、中華電信等都面臨被逼改嫁改名的痛苦經歷,想必這些年,公司行號取名不帶中字是明智的選擇。

台灣人,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向中國致敬,絕對是政治不正確的帶著一顆賣台的中國心。陳水扁對於當年拍國民黨馬屁的給自己的兒子取名致中,多少有些不自在的後悔吧。

隨著韓流的衝擊,南台灣的綠色大地上,處處飄揚青天白日滿地紅,中華民國、中國大陸的聲音此起彼落,從絕響中復蘇。韓國瑜用俗氣的發大財碾壓民進黨的台獨意識,北京中南海是應該在他即將去深圳、廈門之際,準備送上一份大禮才是。

中不中,是河南人的慣用語,意思是好不好。在大陸問河南人,台灣要獨立,他毫無疑問的回答,不中,那統一呢,中。在台灣討論統獨,不問“中不中”要問“美不美”。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urnaby01&aid=1251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