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14 00:10:20瀏覽2078|回應4|推薦15 | |
歷史記憶與選擇性呈現 --KANO、大稻埕、艋舺只是戲
導演魏德聖自海角七號聲名大噪後,接連賽德克‧巴萊、與近來頗有批判聲浪嘉農(KANO),都與泥碰忍扯上關聯;無論電影或小說,其實就像電視廣告一樣,本就帶著編劇、導演洗腦意圖,把自我意念透過片中鏡頭軸線,捲進導演一手鋪陳情境世界,普羅觀眾們領不領情,得看劇本功力與導演本身鏡頭洗腦手法高不高明、夠不夠俐落!在3.3聯合10個問題 「KANO」沒秘密提問七「哪些情節和歷史有出入?」中,魏德聖大方承認:『1930年台灣發生震驚各界的霧社事件,但建造10年的嘉南大圳水利工程也在這一年5月完工。由於嘉農是農林學校,建校目的在培養農林人才,因此片中將八田與一督造嘉南大圳的情節加入,並讓大圳開通的時間延後,與嘉農打進甲子園的時間同樣發生在1931年。魏德聖說,這兩件事都是很美好的,一起發生,就像花園裡的花一起盛開,花開了、蝴蝶也來了,會更珍惜這段美好的時間。』,而這也是對嘉農(KANO)企圖美化日據時期殖民者批判聲浪主要根源【不自由3.14評論中把賽德克.巴萊到KANO解讀為:剛好是從仇日到友日。】!
每部電影或小說總會對原始素材有所取捨剪裁,小說家、導演與獨裁者沒有兩樣,透過筆桿、槍桿或鏡頭,營造神祇般傳教意志,導演就是要你進入他精心佈置催眠場景,把念想中主題傳遞給你,影片反映出編導心中價值觀!然而就像大稻埕與艋舺也各有鋪陳一樣,人們因為個別經驗與眼界差異,對同一電影表達看到了不同面相,把太美好或太負面印記集中展現,反而突顯出違反常識底不自然與虛偽做作,就像北朝鮮金氏政權樣板宣傳或百分百得票率一樣,只不過是自曝其短、弄巧成拙而已【當時泥碰軍部皇民化運動尚未啟動,片中大部份時間(含台籍球員間)用日語對話並不正常】!嘉農在甲子園拿到佳績,以當時傳播媒介而言,大概只對當地人具有較大意義,就算美好也有很大侷限性;而全世界各強權國家侵略殖民策略,當然會為了自我利益而有一定建設【建造10年的嘉南大圳水利工程,建造目的是為了日本利益:厚植假片郎對外侵略軍糧縱深】;很少被侵略殖民國家,會在驅逐侵略者後,還念念不忘對方的「貢獻」。比如東南亞國家都留有不少西方強權建物,他們有念念不忘、不時感念侵略者功德嗎!上海外灘號稱建築博覽會,目前更是促進觀光一大賣點,但上海人可不會對侵略者有什麼感謝吧!萬里長城再怎麼宏偉壯觀,也掩蓋不了被強迫參與苦力們血淚史,人們更不會稱因此稱讚秦王政豐功偉業【多少現代人讚賞精品盛景,都是古今中外昏君酷吏們劣跡下遺物,人們也不會去讚許或美化他們惡劣過往(西方強權博物館中收藏品有很大比率來自於燒殺掠奪,比如:大英博物館)】!
苦悶年代裡歹玩處處吃鱉,因此紅葉少棒一鳴驚人擊敗日本少棒冠軍隊伍後,開啟歹玩棒球熱潮,自卑與不確定感頓時找到宣洩出口,那時候的「美好」感受才真正是跨越黨派與族群,此一風氣也傳承延續下來,成了國人日後支持中華隊動力,諸如王建民、郭泓志、曾雅妮等傑出運動員都是宣揚國威利器,比起始終不長進藍綠政客與不學無術媒體、學者,人們相對只能依賴各界為國爭光者,一掃心中積鬱已久悶氣。嘉農(KANO)故事當然是那個時空背景下美事一樁,但還沒達到跨群族振奮人心程度!陳芳明在「KANO」及八田與一文中直說:『...如果考察嘉農球隊與嘉南大圳相遇的年代,當可發現那是殖民地時期最悲慘的時候。...對於殖民地現代化的議題,似乎需要考慮到背後的複雜文化意涵。一面倒的肯定或否定,都是太危險的論斷。...詳:註一』,無論如何評價,KANO與大稻埕、艋舺一樣只是電影只是戲;就如真煩傳或含果仁猩猩熱潮,劇情都有不少不合事實缺憾。認清戲劇跨大本質,就沒什麼好太在意嘉農到底是《KANO》還是《喀NO瞎瞇蛙哥》!?
---------------------------------------
註一:『...如果考察嘉農球隊與嘉南大圳相遇的年代,當可發現那是殖民地時期最悲慘的時候。台灣政治反抗運動都在這年遭到撲滅,無論是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農民組合、台灣民眾黨、台灣共產黨,都被強制解散。領導農民運動的領袖簡吉,便是在這年被逮捕入獄。從史料可以發現,當時農業現代化成功時,也是台灣農民遭受最不公平的待遇。那種剝削與凌虐的實況,都寫進賴和的小說〈豐作〉裡。無怪乎賴和不能不感嘆,為什麼時代那麼進步,人民的生活竟那麼痛苦?...對於殖民地現代化的議題,似乎需要考慮到背後的複雜文化意涵。一面倒的肯定或否定,都是太危險的論斷。整個海島被改造成現代社會時,台灣農民付出慘重代價的事實不能等閒視之。在肯定八田與一的地位時,我們也要照顧到抗日知識分子的的歷史位置。那個黑暗時代的記憶,不能輕易切割。...詳:「KANO」及八田與一。』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