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綠色有兩種《王惠珀感懷隨筆》
2021/11/26 20:27:36瀏覽1187|回應0|推薦6

網路文摘綠色有兩種《王惠珀感懷隨筆》

                   作者/王惠珀

驕驕女從藍色走到綠色,再走入黑色憂鬱的隧道,是這一世代台灣人一生的軌跡。

 《前言》

空拍台灣,高雄的美景如雲,令人刮目相看。怎麼幾次公安大災難都在高雄(天坑、淹水、氣爆、城中城),遭殃的都是黎民百姓,我的直覺是風華其外,敗絮其中。

風華有風華的本錢。綠色執政二十年,憑著中央的關愛,高雄是天之驕子,美景當然如雲。目眩於風華的同時,卻藏著「朱門酒肉,暗巷悲歌」的貧富不均,其嚴重性讓「勿通嫌台灣」淪為笑話。 

相對的,台北市1998年以後就不是綠色執政,歷任市長做的許多基礎建設包括:拆中華商場、建垃圾掩埋場及焚化廠、蓋捷運…(黃大洲);掃黃掃黑、拆違建、公務革新(陳水扁);污水下水道完成80%、垃圾不落地、河濱公園及腳踏車道、親山步道、快速道路…(馬英九);一年一條捷運、下水道完成99%、YouBike、路平專案、公營住宅、花博、聽障奧運…(郝龍斌)

台北有了國際都市的水準,台北人卻吝於自豪,低調到不行,一如阿扁說的:「對政治人物無情,是偉大城市的象徵」。 

謙遜(be humble)、自省,不可自我感覺良好,是教養。北一女校友群在傳一篇有人評論我的文章,校友用疑惑的口吻在問:「惠珀文章多諍言,有警世意味,怎會是深綠的?」意思是深綠的人不應該嫌台灣。既然點名到我,就來談談我對「綠色」的看法吧!

 《綠色有兩種》

綠色基因是家族給的,我在娘胎的時候,家父正在坐二二八的牢籠。我那藏山遁海及被關在綠島的長輩並沒有給我們太多的桎梏,因為族人選擇拋棄過去,安居樂業。其他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每年二二八要被政客綁架,去面對族群撕裂的傷口,仇恨就在綠與非綠之間讓人煎熬幾十年,真是殘酷。 

我認同社會主義之庶民及利他思維,自然對列強的霸凌反感。這兩點上,中國掙回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我其實只在阿扁當總統時才進公門,因為他的崛起符合我的庶民思維。入公門後,與我的業務有關的事,讓我體驗了一堆狗皮倒灶的事,尤其是政府對美、日卑躬屈膝的買辦心態,以及用人民身體拚經濟的「臨床試驗產業化」,讓我無法忍受,終至跳船(2005年),2006年就上街加入百萬紅衫軍的抗貪腐行列了。

我也曾寫下《上帝開了我一個大玩笑》,敘述一個帶著理想與熱情的學人從遠方回來,卻回到再也不認識的遙遠的故鄉。綠營朋友說:「那妳走啊,台灣不需要妳。」可見綠色像池塘,容不下百川。

一個文明社會該在乎的,是人性/價值而不是顏色,因為人性的價值是恆常不會變的。誰規定我不能認同社會主義以及庶民思維的人性價值?以顏色分族群既不合邏輯,也沒有道理,因為父與子都不一定在同一個藍/綠光譜上,而且綠的基因突變得太快,快到民進黨前主席們一個一個的出走。

從深綠到非綠的過程是痛苦的,精神上我需要有出路,思考甚麼是「綠」。觀察綠色執政二十年後,我終於釐清頭緒,綠色有兩種,一種是孔雀石綠,一種是真綠。這對我很重要,因為合理的解釋才能讓我釋懷,得到救贖,不至於精神分裂。

北一女的教育讓我讀懂宏觀、入世,思想解放才會有真正的自由。自我感覺良好說勿通嫌台灣,正是台灣的致命傷。

 《孔雀石綠》

孔雀石綠是一種有機合成物,有著耀眼的綠,做為染料,但有毒可致癌。

耀眼的孔雀石綠是一種染料(維基百科)

當今的執政者做了很多違背倫常的事,卻用「愛台灣」將綠色(意識形態)突變成光彩亮麗的孔雀綠(認知作戰)。例如立法「促轉條例」來區分敵我、滅異黨以及搞東廠;修課綱來滅史坑儒;用納稅人的錢來洗腦人民;用人民的身體來投效美國(萊豬);讓人民當國產疫苗的白老鼠,自己人則製造階級矛盾,優先施打進口疫苗…;還拿台灣當殖民地,以買辦(武器)外交讓美國玩弄台灣,把無辜人民推向戰爭邊緣。

 《真綠緣起北一女》

十五歲的我穿上綠制服,在博愛特區受教。能博愛才是真綠,對吧?北一女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公、誠、勤、毅、溫、良、恭、儉、讓、禮、樂、射、御、書、數、真」24個字分班,我在「恭」班。這24個字,每一個都蘊含著很多博愛的故事、道理、歷史、哲理,成為綠衣少女血液裡流動的教養。

 這世代傳承的校園文化是文明的烙印。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低調的回饋給我們養分的地方,相信綠色少女一生都以有教養的綠為傲,這是真綠。

思想的形成靠教育,北一女是筆者人生旅途中重要的一站。

 《結語》

蔡政府給台灣最大的禮物,是以「術」治國,顛覆了「士,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教化。由於人民的不認同,社會被帶向了服從與不服從兩大族群的對立。我這綠衣少女走過教育、男女平權的藍色年華,也有反省能力投入綠色憧憬的民主運動,到晚年卻步入了黑色憂鬱的台灣隧道。

看透當下的台灣價值,徒有難以回天之嘆。但我個人則忠於教化,沒有虛度人生。為了不讓白駒過隙,得為這塊鍾愛的土地及良善的人性留下一些想法及經歷,告訴後代,我是個有教養的正港的台灣人,對吧?

 

作者簡介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



本文於 2021/11/26 20:25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257&aid=7148385 


出處: 綠色有兩種 - 中華振興同心會 - udn城市 https://city.udn.com/50257/7148385#ixzz7DKHwPmUy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tokei&aid=17064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