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9/04 13:07:14瀏覽322|回應1|推薦8 | |
作者:鹿白川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7938159/answer/92326284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自豆瓣-走路的虫子 一部巨著! 看标题觉得评价过高? 你可以试着想象一下这个写作任务: 1、给八百多个人起名字; 2、给每个人设定身世、性格、命运; 3、让这八百多个人卷进同一个事件; 4、每个人在这事件中都遭遇一场重大危机抉择。 5、几十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危机最终汇聚成一场重大国家危机。 怎么样,脑袋炸了没有? 还没完。 6、这八百多人得同时聚到一张定格图上; 7、上述所有大小危机都同时发生在这一刻; 8、不但同一时刻,而且同属于一个危机原点——画中央那只船。一只船同时引爆数十场危机; 9、八百多个人在这场大危机中的命运都要交代清楚; 10、还不能架空虚构,你得把所有这些人放到北宋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八百多个人,每个人的社会阶层和生活状况都要细致描绘出来,让人觉得这些发生在北宋,千差万别,但都活生生。 11、不但生活环境要真实,更要让这场大危机无缝衔接到北宋历史中,让人觉得历史真的这么发生过…… 这部小说全都做到了,而且完成度极高。你还觉得评价过高? 凌晨看到尾声,漫天大雪的悲伤,泪水几度奔涌。上一部看哭的小说是《人皮论语》。那回是割心,这次是无边际大悲痛。 个人无责任评定:《清明上河图密码》系列是一部巨著! 1、巨大无匹的人物量 当代已经很少看到能写上百人物的汉语小说,《清明》人物近千,这是四大名著的人物量级。 当然,数量需要质量匹配。 《清明》人物不论大小,每个人几乎都有一段人生小传,哪怕记不住这些名字,但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独有的人生轨迹、性格成因、心理痛点、命运抉择。 水浒一百单八将都做不到这一点,有清晰性格的不到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只挂了个名、凑了个数。《红楼梦》到第三级人物,也基本上不清楚身世来历,比如宝玉身边很重要的茗烟、麝月、秋纹。 《清明》创造了细到草根的巨量人物描写奇迹。这近千人物心理命运的工作量,就大到不可思议。真的写出了芸芸众生的广阔、纵深和细微。 2、纯正的汉语白话文笔 《清明》语言采用的是古典白话。 作者冶文彪自述:“希望文风本身能透出些当时的时代风貌,《人皮论语》写的是西汉,世风硬朗清朴,写之前反复读了史记,尽量汲取了司马迁文气。《清明上河图密码》是北宋末期,世风风雅浮靡,写之前主要泡在宋人散文、笔记、宋词和话本,努力往当时的文风靠近。” 前几天看到李陀论金庸,说“金庸小说为现代汉语创造了一种成熟而独特的白话语言。” 《清明上河图密码》承继了金庸先生的这种语言追求,不是当下流行的浅薄造作的伪古风体,而是纯正的宋文宋词宋话本语言,朴素浑然,纯正自然。 只看文风,就能感觉到宋风扑面而来。 这种传统白话写作,很容易古板腐旧,《清明》最难得的是写出了活气,市井有市井的话风,文士有文士的雅气,官宦有官宦的贵气。更不用说文中那些原创诗词,有极高的造诣,每个人又各有每个人的风格。像“风自天涯送落花,水从云际卷飞沙”、“洗却青天怜朗月,荡起春风借水听”、“灯尽莫怨夜云深,梅开试寻当年月。”这类句子随处可见,简直是才华随手乱溢,哪怕放到宋代,也是第一流文才。 相信不是只有我感叹:作者好像是从宋代穿越来的。 有些段落描写读起来像是水浒、红楼本文,复古文字能修炼出这种自然活气,不知道要多深的文史积累和诗文涵养。 清明文字还有一个极大的优点:画面感。 不止我,很多评论都说像是亲眼看到汴河风情、亲身站到了北宋街头。 这种画面感正是从唐诗宋词里凝结出来的汉字特有的魔力,简简单单几个平常的字,凑到一起,就能展现出一幅鲜明意境。 清明的文字也是这样,非常平白,但处处像电影镜头,不用拍剧,它已经自动在脑海里演。 看到作者写这部小说的自我要求之一是:能对得起清明上河图。 最早看到《清明》这小说,自然觉得是在贴名画上位。但看着清明上河图上一个个人物活生生走到文字里,越汇越多,直到所有人卷进国难大命运。读完第六部卷尾那首清明上河词,掩卷长叹,作者不但没有辜负这幅千古名画,更是极大的立体激活了它,让静态定格画面变成了系列大电影。 3、宏大精妙的布局 作者自云:“写这部小说,有一个期望,或者说野心,是想用推理这种小说类型,尝试描述一整个王朝的社会生活全景图和时代大命运。” 读完大结局,不得不叹服,作者,你做到了! 大致数了数,清明六部各种大大小小案子加起来恐怕要过百。更可怕的是,所有这些案子都互相关联,共同组成了一个大案! 前五部留下密密麻麻无数的坑,包括我在内,大半人都在担心烂尾。但到这第六部,且看作者从容不迫、不慌不忙,居然轻轻松松就把前面留的无数线头一一收拢,归结到梅船。 这布局掌控力,简直超出了人类脑边际。 推理作家一生写几十个案子不稀奇,但能把几十上百个案子有机关联成同一个案子的,目前只有冶文彪。 不论欧美还是日本,迄今从来没有一个推理作家创造过如此庞大惊人的推理格局。这种宏大架构力,只有权游马丁大叔、肯·福莱特等几位国际大师才具备。 看到有人赞冶文彪以一人之力,把国产推理推上世界水平。这句评价绝不是过誉。 清明系列已经被日本引进,今年年底就会上市。国产推理在诡计设计、行文精深、思路创新上,离日本推理还有相当的距离,但论文化的深厚博大、格局的宏伟广阔,《清明上河图密码》对日本作家,绝对是碾压式的推理航母。极其期待清明系列在日本市场的表现。 4、大悲悯的家国情怀 人物多,情节多,未必算得上大作品。 作品的大,主要来自作者的胸怀。 从《人皮论语》到清明系列,作者冶文彪始终有一种守护民族精神的大情怀。 前者还只是对《论语》及儒家精神的真相探寻,清明则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全面探究。 五绝里,赵不尤是典型的儒家救世胸怀,梁兴有墨家侠义精神,张用是老庄一派,陆青兼具佛家空冷和慈悲。 冯赛最特别,是中国古代一直被压抑的商业精神一脉,刚好是从工商业大繁荣的宋代勃兴。 除了文化精神,清明系列更对北宋社会文化进行了巨细靡遗的考证和呈现,像张择端作画一样,用文字展现出一幅北宋社会文化全景图,应该是至今最鲜活、最详备的集大成之作。 清明系列最值得赞叹的,是对人的尊重和悲悯。 在角色轻重上,除了五绝作为引线人物,没有主次高低之分,每个人都是自己那段情节中的主角。 不过,清明这种平等写法,只适合于有独立人格和平等心的人。很多人习惯了不平等,在小说里也习惯性划分主次轻重,并在主角身上寻找高高在上的自我投射。 只有独立平等的人,才能体会到作者抛开各种社会评价体系,对人本身的尊重。 近千个人物,作者也没有主观去评判是非善恶,而是本着众生平等的心,一视同仁,深入每个人的内心和成长经历,去真实呈现。 文字间到处透出一种对生而为人之艰难痛楚的感同身受和深深悲悯。 读清明的时候,很难简单去恨哪个人物,经常生出一种感叹:都是人,都不易。 这种同理心和共情力,不但是写作者最宝贵的精神品质,也是让读者心灵最受益的地方。让人从偏狭的情绪走出来,更宽容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所以,整个小说虽然是一个巨大的悲剧,但这小说的设定本身就是一场向死而生的大考验。 人都要死,时代总会衰亡。问题只有一个:结局之前,该怎么面对? 在清明里,上演了近千种选择。 它像厚厚六大本命运菜单,喜欢哪种,任人自选。 引用清明六里陆青一段话做结语: “这人间,无数心事无数人,一桩心事便是一个结,这些结并非绳结,解开便能了。每个结都如野草藤蔓,能生能长、能扩能延,只会愈演愈繁,无有底止。即便世上只剩两个人,也休想宁歇。这便是人世之结,解无可解。差别只在,或苦中翻苦,或乐在其中……” 编辑于 2019-12-05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7938159 |
|
( 興趣嗜好|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