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年級]小學生最後一學期
2013/02/25 14:00:18瀏覽951|回應0|推薦13

文/杰士特索瑞~~看著他跳進學校大門之後,在車上的我感念著~~時光快速而無聲無息地走過我們的周遭。




2013.2.18這一天是達達國小生涯的最後一天開學。早上意外地早起,叫醒了他,他盥洗之後穿上學校的運動服。吃完早餐,七點五分就準備好要出門了。七點的清晨天空已經可以看見藍天與白雲,看得出來今天會是一個充滿陽光的好天氣。


七點十二分不到,我們就到達了學校的門口。比平常早了點。連導護老師或愛心媽媽都還沒就定位呢。停好車,我說:「嗨!達達,今天是國小的最後一次開學喔!要好好享受你最後的小學生活喔!」只聽見他「嗯」的一聲,抓了他的餐具袋下車。


看著他跳進學校大門之後,在車上的我感念著~~時光快速而無聲無息地走過我們的周遭。


記得我們是從2005年以達達為中心開啟了「獨生子女安親班」這個部落格。那時候他大約是幼稚園中班,時間一晃而過,他都將要國小畢業了。


最近這一兩年我們比較少記錄他成長的點點滴滴。可以藉口說是「忙、茫、盲」嗎?搬出了很多理由或說法,說到底就是懶惰吧!他國小五六年級,部落格文章幾乎都是以達達的作文當作代打。儘管他的文章還是可以反應他的成長過程,但總是缺乏了一些身為父母親的觀察與看法。算是這些年來小小的缺漏。


其實還是有些懶得寫的理由,最主要是發現「達達並不特別」,慢慢感覺:「達達的很多事情並沒有特別到可以寫出來和別人分享」,尤其他升上高年級之後,他就只是非常平凡的小學生。上學放學,讀書考試,寫作文玩美勞,運動會戶外教學。多方面的成績也是好的很穩定。運動差一點,音樂差一點,在成績單裡就是這兩樣是「甲」,其他都是「優」。我想很多小朋友也都差不多這樣吧!?


現在回想起來,有一件事情算是比較特別,就是達達升上五年級之後,學會了「躲」,躲著不想當班級幹部,躲著不想代表班上參加語文類的競賽。他所持的原因居然是三四年級參加太多了。而他的老師也默認了他的「躲」。(其實也因為他們五六年級這個班人才濟濟。)讓他幾乎沒什麼表現他能力的機會,他像是藏在台下觀眾席裡的「高手」,讓著別人東奔西跑,他則悠哉悠哉地看著他想看的書,一本接一本。


閱讀課外書也很好,但是我一直以為「讀書」,還要佐以「書寫」才會比較完整。寫出來讓別人看,看你讀了哪些東西。最好的方式就是參加比賽,或者投稿文章。達達連這個也躲。只有一次意外地被老師遴選到參加校外作文比賽而獲獎。那一次的獲獎讓他體認到:「作文寫得好的比我想像中多很多。」


達達的閃躲也為他帶來了一項後遺症,就是在五六年級這兩年中,他居然都沒有一年被選為「模範生」。這讓我和費雪都感到有些意外,因為我們一直樂天的認為達達用輪得也會輪到「模範生」。六年級的模範生「選舉」早在上學期末就選定,那幾天達達顯得悶悶不樂,表示他很在意這件事。因為五年級與六年級兩次「選模範生」時,他都剛好差一點點而失之交臂。


我們後來很認真和他討論這件事情,跟他說問題出這個「選」字上。「選」這件事常常跟事件所要賦予的意義有些落差。說得白一點,「選」,有時就只是「選當時的風雲人物」罷了。只能說就當時來說,你不是「風雲人物」。也許你也應該想想你為什麼不是「風雲人物」呢?據我所知,他們班上還真有不少風雲人物呢?學業超強的資優生、運動超好的體育健將、音樂樂器表演得很好的大有人在、國語文或英語比賽獲獎的人也不少,你~~杰士特達達表現了什麼呢?沒有被選上模範生,只是五六年級的一個小小逗點。因為我和費雪都知道他在這兩年,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看看他讀了多少課外書就知道了。而且這個「幸福快樂」的日子並非「安逸」得無所得,相反地,這兩年他可以說是已經建立好了上國中所需要的「讀書習慣」,因為他們的班導就是出名的嚴格,出名的以培養國中讀書習慣在訓練學生。他早在五年級的班親會就說:「讓我帶兩年,這些孩子上國中肯定輕鬆自在......」現在看來果真如此,一點不差。


晚上,達達從學校帶了這學期的行事曆。四月初有一個「畢業宿營」,五月中有一個「畢業路跑」、來到六月初就要「畢業考」,沒有多久就是「畢業典禮」了。誠如導師在上學期預告的:「六年級會過得很快!」


看完六年級行事曆後,跟達達說:「哇!感覺你六年級都快過完了啊!」

 

相關閱讀
[六年級]短文:杏仁茶的滋味
http://blog.xuite.net/justsorry/blog/65346431
[六年級]日記:傳國玉壐
http://blog.xuite.net/justsorry/blog/64356429
[六年級]受同儕影響的閱讀
http://blog.xuite.net/justsorry/blog/63597788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kunogo&aid=733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