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4/12/11 11:46:57瀏覽341|回應0|推薦8 | |
最近意外發現:「桌遊」很好玩,很有意思,很可以增進人與人的互動聯繫。 「桌遊」,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覺得有些好奇。什麼是「桌遊」呢?顧名思義,桌遊就是桌上的遊戲。桌上的遊戲,第一個聯想到的......是「麻將」。(當然不是啦!)過年常玩的撲克牌遊戲,也是?(是,也不是吧?)我們家常常玩的圍棋、象棋也是?(應該不算是吧?) 記得有一次,我們去逛「拼圖」店,問老闆說:「你們有賣桌遊嗎?」老板的回答居然是:「拼圖也算桌遊的一種,因為他必須在桌上完成,而且可以全家一起玩的遊戲。」這樣也算吧? 先看看維基百科怎麼解釋... 桌上游戲,通常被簡稱為桌遊,又被稱為不插電遊戲,是針對如卡片遊戲、圖版遊戲、骰牌遊戲以及其他在桌子或任何平面上玩的遊戲的泛稱。桌遊亦泛指不依賴電子產品的、通常不需要大幅度動作的遊戲,如殺手游戲。而這個用詞最主要便是用來區別必需插電並且使用電子儀器產品才能遊玩使用的電腦遊戲、電視遊戲機等、完全不需任何道具或類型差異甚大的肢體活動如運動、舞蹈、武術,以及其他可能被人類或動物視做“遊戲”的娛樂活動。 很大部分愛好者誤將圖版遊戲直接稱做為桌上游戲,造成了混淆,但事實上圖版遊戲就只是桌遊的其中一種類型,就跟益智遊戲、角色扮演遊戲,或甚至是街機遊戲一樣都只是有所交集但又不完全包含的分類系統而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1%8C%E4%B8%8A%E9%81%8A%E6%88%B2
對於現在流行的「桌遊」,我選擇這個解釋...... 桌遊起源於歐美國家,因為歐美國家的冬天又冷又漫長, 大多時間全家人都聚在火爐邊聊天談心,因此桌上遊戲的原始設計動機, 就是為了讓這樣的家人團聚時間,除了聊天之外還多了可以一起玩遊戲的活動。 而家中長輩也可以藉由遊戲的過程中,傳承一些人生的觀念知識給下一代。 但說到外國人認知的 [ 桌遊-Boardgame ],其實是指 [ 德式桌遊 ] ; 因為它有多變的主題,精美的配件,不完全靠運氣而充滿智慧的機制規則, 而且獲勝的方式大多為玩家一起得分成長,看誰先到達獲勝目標。 與大富翁獲勝方式非要把全部玩家都弄到破產相比, 德式桌遊比較適合全家朋友一起同樂,這也是它吸引全世界玩家的特色。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1388512 對開青少年書店的我們,如果能夠讓孩子離開3C,可以和人互動(不管是家人、朋友、同學、或只是一面之緣的陌生人),我們都很樂意嘗試。尤其我們發現有一款「妙語讀書人」,具有畫面想像力、邏輯思考、文字運用能力的遊戲。 凡是能夠吸引孩子對於「文字」、「故事」、「閱讀」產生興趣的方式,我們都很樂意去嘗試。例如我們最近發現某些「桌遊」是一種很棒的媒介。我們希望透過類如「妙語說書人」、「tell tale」、「說故事」這類比較具有文字、故事性的桌遊,可以吸引孩子對於閱讀的興趣。 其實我們發現「桌遊」的某些特色和我們書店標榜的「關掉電視」、「關掉電腦/手機」,「打開書本」、「分享閱讀」有一定程度的相關。因此我們正嘗試著引進桌遊,和孩子一起在遊戲中,認識閱讀,認識文字,進行喜歡閱讀,並養成閱讀的習慣。 比方說,我們最近想要做一個「聽故事,說故事」的計畫。一方面,嚴選優質的故事,說給孩子聽,希望他們從聽故事的過程中,喜歡書本。另一方面,我們希望利用桌遊的「tell tale」,「抽出六張牌說一個故事」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對故事的喜歡。 「遊戲」、「聽故事」、「說故事」應該都是孩子天生具備的能力吧!至少我們最近在推廣這類桌遊,所觀察到的初步感想。 ................. 記得週日12/14下午, 戀風草有場【戀風草青少年書房..會員回饋祭.......桌遊同樂會】 歡迎一起來感受桌遊的魅力 |
|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