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山道猴的執念與真心換絕情
2023/09/04 12:29:41瀏覽266|回應0|推薦16

【寧願背債也要裝闊改車玩重機…從存在主義、NLP心理學 看你我心中的那隻山道猴子】一文中,諮商心理師許庭韶以法國思想家卡謬的存在主義、NLP心理學的觀點來談論她對網路短片【山道猴子的一生】的看法。

以她的論點來對照【山道猴子的一生】男主角的言行舉止,我倒覺得兩者所揭示的情境,還是比較接近美國社會學者霍曼斯提出的行為主義交換論,霍曼斯的行為主義交換論,是他吸收了德國社會學者馬克思的經濟思想、古典政治經濟學、文化人類學家的交換思想,並以美國心理學者斯金納的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為參照,建構了行為主義交換理論。

在這當中,與霍曼斯同時期的美國心理學者斯金納,其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也是臺灣坊間一些社會學教科書討論「社會化」時會引用的,其中有一觀點,即人就跟其他動物一樣,當接受某種報酬或獎勵以後,就會願意繼續從事某種動作,當報酬或獎勵取消以後該動作也會消退,人的行為首先是對外部環境刺激的反應,人也會尋求酬賞而避免或減小懲罰,「刺激反應」是人類行動的基礎方式。

霍曼斯行為主義交換理論「成功命題」的觀點,也主張人的行動是遵循著報酬原則,當一個人的某項行動越常受到報酬和獎勵,那麼該人就越會常採取該項行動以追求報酬和獎勵。

以此而論,【山道猴子的一生】中的男主角會不惜任何代價也要保有他的重機,並把他的人生全梭(All in)給了重機,主因也就是他騎重機為他帶來了女友,並持續使他獲得社群網站流量和讚數等報酬,若沒重機就失去了這些報酬,這就是霍曼斯行為主義交換理論「成功命題」的觀點所說的情境。

而此情此景最接近的心理學觀點,我認為應該還是啟發了霍曼斯,由心理學者斯金納創建的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至於卡謬的存在主義、偏心理治療屬性的神經語言規劃(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NLP), 其觀點對於【山道猴子的一生】男主角的處境,貼切性就不那麼高了。

至於【山道猴子的一生】男主角與女友的交往互動,以霍曼斯行為主義交換理論的觀點看,當男主角為第一任女友花大錢幫人家改車,也耗費大把的時間與其交往互動,結果女方變心愛上劇中的A哥,男主角當下展現的心情是很像吳宗憲臺語歌【真心換絕情】當中的這段歌詞:「不願相信我的真心,最後換來一場絕情。」

後續上網抨擊第一任女友水性楊花的行動,情境則近似於霍曼斯行為主義交換理論當中「攻擊-贊同命題」的第一層含義,也就是當個人的行動沒有得到預期中的報酬或獎賞,卻得到意料之外的懲罰,則該人就會感到憤怒並做出攻擊行為,對【山道猴子的一生】男主角而言,第一任女友最後變心愛上別人還對他說謊,絕對是他為其花了大把的時間與金錢之後,出乎其意料之外的懲罰。

爾後當結交第二任女友時,【山道猴子的一生】男主角見到女方與一名山道追焦手交流互動,還有知曉女方要跟包含男同學在內的一些大學同學出遊時,其猜忌、質疑的動作近似於霍曼斯的「價值命題」所述之避害面向的觀點,因為當他看到第一任女友與另一名重機車友互動,人家說只是在交朋友而男主角信任人家,結果面臨劈腿的結果,所以第二任女友有類似的舉動,他便去盤問女方,似乎覺得這可以防堵女方劈腿,儘管最後反使女方受不了而提分手。

而霍曼斯行為主義交換理論中的「價值命題」,其趨利面向的觀點則接近【山道猴子的一生】男主角不惜任何代價也要買重機和騎重機的情境,也就是說,對該短片的男主角而言,超商工作或其他社會領域之行動所得到的成就感,其價值不及他以其擅長的重機跑山之社群網站訊息分享所得到的網友掌聲,基於趨利的原則,男主角自然不顧一切保衛其重機跑山的專長與嗜好。

總之,【山道猴子的一生】男主角對重機跑山、對愛情的執念,還有現實中人們對特定事情的執念,箇中的情境多少都可以從斯金納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或者霍曼斯行為主義交換理論的觀點或命題中,覓得可對照之處。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179827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