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打子女,等於教他們去打人
2023/07/05 19:03:14瀏覽423|回應2|推薦12

有關近日陳姓網紅醫師暴力踢打子女引起輿論譁然之事,有人提到臺灣社會根深蒂固的打罵教育,會讓人們長大後傾向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包括親子溝通、子女教育的問題,也會讓人長大後覺得打人沒什麼。

這就又讓我想到曾子、東晉宰相謝安這兩個人。

曾子的例子出自於【韓非子】,是有一回他的妻子要去市場,小兒子哭著要跟,曾妻哄著小孩說,回來殺豬給他吃,結果當曾子之妻到了家門時,看到曾子正要殺豬,曾子之妻說只是哄哄孩子罷了,但曾子卻說孩子一切都要跟父母學,父母騙孩子等於教孩子去騙人,且父母騙了孩子,孩子就不信任父母,以後就很難教導了。

至於東晉宰相謝安,明朝人劉義慶【世說新語】一書有提到,謝安的夫人經常對孩子進行言教,而謝安則是經常對孩子進行身教,以身作則教育子女。

這兩個中國大陸古代的例子,就已經揭示父母親身教的重要性,可是觀諸當今臺灣社會,每天不知有多少為人父母者,做了子女的壞榜樣、負面示範而不自知,譬如當著子女的面作奸犯科、當著子女的面不遵守交通規則、當著子女的面對別人耍流氓,又或者心情不好、情緒上來就毆打子女。

不過這當中顯著的差別是,毆打子女的行為,臺灣社會主流相對較少會說這是對子女作負面示範,但其實就跟曾子的妻子哄騙兒子等於教兒子以後去騙人一樣,毆打子女其實也是在教子女說,以後心情不好可以去打人,或是教他們以後生了子女也可以隨意毆打子女、教他們用暴力來解決人際溝通的問題。

又參照謝安的例子,父母若像最近那位網紅醫師一樣用暴力管教子女,這便是做出一個壞榜樣、會壞身教,以後子女長大成家後,也可能會學當年的父母那樣,用暴力管教他們的子女,然後對於用暴力管教子女外加上網公審子女,講說自己多麼情非得已的行為,也會以為這樣是對的然後給予支持鼓勵,而對那些年幼家暴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

美國心理學者哈利蘇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提出了一個跟【世說新語】所提之謝安、【韓非子】所提之曾子道理類似的概念,也就是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社會學討論社會化議題時也有引用這個概念,用來指涉個人在社會化及心理人格形成的過程中極具影響力的具體人物,這常常就包括父母親。

以此而論,倘若父母親如同最近惹議的那位網紅醫師一般用暴力管教子女,那麼除了造成子女內心的陰影和恐懼之外,也可能會使其形成仰賴暴力處理事情的心理人格,故傳統觀念認為的不打不成器,如今只怕有商榷的必要性了。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179549080

 回應文章

Big Foo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7/07 04:55

打罵小孩,只要不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就還好。

父母在打罵孩子之前,宜先想想。

天蠍浪子(blues1112a) 於 2023-07-07 19:09 回覆:
憤怒要想到後果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7/06 00:02

這種暴力代替教育的方式,跟時代有關。過去我們小學中學時代,教師都非常暴力,打人都打到藤條都斷了。現在教育現場沒有在打人的吧,現在父母也比較不會打小孩

而且,現在經過那一代打罵教育的父母,未必「都會」使用暴力,所以問題在於整個世代觀念的改變,現代父母會使用打罵教育還是有,但與社會大環境不同,我認為跟個人因素的相關性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