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醫師搞人格分裂式教育?
2023/07/03 19:06:30瀏覽586|回應1|推薦17

曾撰寫出版【健康育兒全書】的陳映庄醫師,近日在自己的臉書粉絲專頁上貼文表示自己打了自己的三個小孩,並用不算短的篇幅陳述自己單親爸爸多麼辛苦,孩子多麼頑劣令他身心俱疲,但後續便被質疑避重就輕,被踢爆打了小孩50個耳光還踹小孩。

這位陳醫師的貼文本身,使我想起了【捍衛權利大作戰】一書中,作者教小學生的一段經歷,該書作者提到,他有一次去一間小學教書,初次見到小朋友覺得他們都好可愛,所以就對他們非常好,可是後來小朋友就相當調皮搗蛋,還真實地爬到作者的頭上。

過了一些時日,這位作者實在受不了了,因此就開始嚴厲斥責這些小孩,儘管還沒有像這位陳醫師動手打小孩,但卻已經讓小朋友們感到錯愕,覺得這位老師怎麼變成這樣,而作者本人也感到相當失落,並在書中主張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是一開始先嚴格建立班級課堂教學的規矩,但後續若學生表現好,就予以獎勵。

而從這位陳映庄醫師的臉書粉絲專頁貼文,小孩一開始是交給自己的父母帶,而自己則忙於工作,並且全力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孩子要什麼說好,完全寵愛孩子,但是後來孩子年齡漸長,自己的父母不再支援,教養的擔子完全落到自己身上,後來覺得自己已受不了孩子頑皮的言行,就開始責打孩子,後來變得極端嚴厲。

如此一來,孩子對父親心生恐懼、害怕的感覺,甚至往後與父親關係漸漸疏離、反目成仇,也就都不讓人意外了,因為畢竟單是【捍衛權利大作戰】作者那樣的轉變,都已經會讓小朋友感到錯愕,何況是動手打,而這位陳醫師,我覺得他恐怕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子女這樣前幾年極盡寵愛,後幾年嚴厲打罵的方式,是有問題的,是會造成孩子內心陰影的,只會給孩子留下魔鬼老爸的印象。

換言之,即便沒有後續打小孩50個耳光、用腳踹小孩的舉報訊息,單就陳醫師那篇文章本身,我就覺得他對小孩的方式不恰當,而且打了小孩之後又上網貼文公審孩子,公審完之後又再來說自己對不起小孩,這樣有點人格分裂般的作法,說真的,我覺得並不會真的能夠把小孩教好,只會讓子女心中留下陰影。

不宜強調自己單親爸爸來凸顯自己育兒很辛苦,畢竟臺灣像他這樣的單親家庭多的是,但也不是每個單親家庭的家長都像他這樣對待孩子,有的單親家庭的家長,照樣能順利將子女教養成才、親子關係又照樣融洽和諧。

而關於陳醫師虐打小孩的指控這部分,目前看來已有社會行政單位的社工接獲通報並予以告誡,但我認為應去探尋小孩的生母及其他的家人親戚、同儕、師長及當初介入的社工,取得他們對於案情來龍去脈的觀察意見,還有蒐集小孩的就醫紀錄、驗傷單、受傷部位照片等,當作控告陳醫師家庭暴力的證據,讓他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麼罪。

總之,我認為父母先寵溺子女,爾後受不了子女的驕縱便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地嚴加責打子女的教養方式實屬不當,而若打子女耳光打到讓子女受傷然後又上網貼文公審子女,這對子女更只會帶來心靈的傷害,恐無助於教育子女。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179532921

 回應文章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7/04 16:47

這年頭用打罵的方法教育小孩,已經非常罕見了,不過,本案的問題並非先呵護後打,或者說前後要一致的問題,而是不應該使用打的手段

當然,單親家庭有很多困難,該做的事尋求協助,而不是卯起來打

天蠍浪子(blues1112a) 於 2023-07-04 18:43 回覆:

那個醫師的貼文本身,就凸顯了我提的東西,底下的留言也有不少人建議他不該先極度寬縱,後極度嚴厲,這點跟打罵加起來,會讓小孩內心的陰影面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