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4/07 00:28:14瀏覽2749|回應0|推薦7 | ||||||||||||||||||||||||||||||
2007年04月06日【蘋果日報家居王】 台北市圖北投分館 木材搭鋼構 會呼吸的圖書館 【胡芝寧╱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坐落在擁有茂密綠樹、百年歷史的北投公園內,以環保綠建築之姿,與三級古蹟北投溫泉博物館比鄰而立。北投分館因被檢測出為海砂屋而拆除,重建後成為利用空氣、陽光、水的綠建築圖書館,木結構、大面窗與環境合為一體,室內開闊、動線清楚,兼顧建築物的美與使用者需求,開放後吸引大批人潮,成為這久遠歷史的觀光勝地裡的新景點。
家的延伸 沿石階而上,空氣充滿著硫磺味,溫泉是北投的自然資源,卻也因此成就北投深厚的人文素養。重建的北投圖書館為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結合館藏特色、鄰地環境,以木結構搭配鋼材,並符合利用太陽能發電、雨水回收系統等9項綠建築指標。 木構造配合地形地貌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郭英釗說,北投一直都有其獨特的人文情調,這棟建築物在百年公園內,競圖之前,許多專家學者已從「綠建築」方向去思考。「這個環境大樹很多、很漂亮,木構造是最符合地貌和綠建築方向的結果。」 建築物樓地板總面積約602坪,規劃地下1樓、地上2樓,結構為鋼構,外牆、窗戶、屋頂為木構造。郭英釗說,圖書館都是書,這些重量平均攤在樓板上,載重是一般建築物的2倍以上,原本有意整棟皆用木構造,但經過結構技師計算,柱子大概是現在的2倍,才決定以鋼構為主、搭配木構造。
該處本是硫磺地,地質屬安山岩,樹和石頭是最原始地景。郭英釗說,會覺得建築物和環境很融合,其實,就是用了石頭和木頭的關係,「我們不過就是順著原本環境去構築建築物。」北投圖書館基地偏狹長三角形,西邊是尖的、基本上不算有面,北邊有溪流,東面剛好有幾棵大樹。 北側光線柔和適閱讀 郭英釗說:「南面的陽光比較強,也是直接日照比較多的地方,所以廁所、機房、辦公室主要都在南面。北面的陽光,本來就不多,加上溪流、大樹的幫忙,搭配設計很多挑簷,所以將閱讀區規劃在北邊,符合舒適使用的需求。」 大面落地窗是該建築物最重要的特色,白天帶進公園綠樹和光線,晚上則因室內燈光成為公園內最耀眼景觀。 綠屋頂是最好隔熱層
建築線條跟著溪流走 2樓室外閱讀區是北投圖書館最熱門的區位,直接貼近自然環境,也有別於其他圖書館的封閉。郭英釗說,館長要做戶外閱覽區,於是改圖把空間切出來,反而得到意外的好結果。 這環境沒什麼直線,建築物線條也跟著溪流彎曲著,站在戶外閱讀區往東看,在視覺上利用動線將溫泉博物館借景拉進來,是郭英釗最得意的創意。「那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建築物之一,我非常榮幸可以在自己最崇拜的建築物旁,蓋這棟現代建築。」
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小檔案 設計監造: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座落地點:台北市光明路251號(北投公園內) 基地面積:1.05萬坪 樓地板總面積:602坪 規劃: ˙地上2樓、地下1樓 ˙地上1樓:服務台、閱報區、電腦區、閱覽區 ˙地上2樓:閱覽區、書庫 ˙地下1樓:兒童閱覽室 造價:9963.6萬元 結構:鋼構、鋼筋混凝土、木構造 開放時間:每周二~周六,上午8:30~晚上21:00 聯絡電話:(02)2897-7682 費用:免費 資料來源: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蘋果》資料室
建築師說法 用美麗吸引人再講理念 當初北投圖書館要朝綠建築這個方向走,我覺得是滿先知先覺的。環境這個議題,是全球化趨勢,10幾年前大家可能還會半信半疑,但現在幾乎都能正視到環境的問題,就是說,談建築物,應該先從環境去談。弄清楚建築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規劃設計就會更完善。 解構環境再談建築 在北投圖書館這個案子上,結構用1種木頭,地坪、天花、窗戶、室內、室外大概用了6、7種木頭。 在建房子和環境保護上,我們必須取得平衡,木材有幾百、幾千種,只有不停吸取新知,我們才能對環境做出最好的選擇。例如使用木頭,就要注意材料取得製作的過程,從木料被砍伐到我們手上的過程,是不是還是很「綠」?所以我們大多使用北美人工造林的木料,盡量把對環境的傷害降到最低。 原本規劃給200人使用的社區圖書館,會吸引這麼多人前來,不是因為這是棟綠建築,而是因為這是1棟漂亮的房子,因為房子漂亮所以吸引人潮,進而發現這是1棟綠建築,也就達到本身帶有環保意識的教育意義。這和綠建築無關,這是基本空間規劃,這些元素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建築物就能創造出自己的意義。 建築師郭英釗小檔案
年齡:1959年生 學歷: ˙美國UCLA建築碩士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 現職: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係兼任講師 電話:(02)2831-3377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綠建築的9大指標 1 生物多樣化指標 2 綠化指標 3 基地保水指標 4 日常節能指標 5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 6 廢棄物減量指標 7 水資源指標 8 污水與垃圾改善指標 9 室內健康與環境指標 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 郭英釗╱口述 胡芝寧╱整理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