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04 17:05:43瀏覽3621|回應1|推薦16 | |
95年11月11日參加「千里步道全台騎步走」宜蘭串連的活動,原本前一晚還在考慮宜蘭冬天多雨的天氣,最後還是參加了。不過一早晴朗的天氣維持不到兩小時,之後便飄起小雨,後段路程就在小雨之中度過。 石空舊名「石硿」,為於宜蘭線頭城鎮外澳梗枋溪上游,因為山壁被溪水侵蝕成為山洞狀而得名,最早這個小村落聚集於清道光年間,當時居民在此種植染料大青,製藍泥後再運送至景美販售,而這條運送古道屬於淡蘭古道的一條分支。如今古道上村落因居民遷居而消失,僅留下一些老建築。 「石空古道入口」 在外澳車站鐵道旁就這樣豎立一根指示牌,不用走出車站直接通往登山口了。不過因為要參加活動之故,還是沿著台二線濱海公路往南步行,來到活動場地「接天宮」,不過沿著濱海公路步行滿危險的,往來的砂石車呼嘯而過,讓人好不安全。 在接天宮廟庭前準備後,跟著隊伍一起出發了,沿著鐵道旁的小徑直走,路到盡頭後往左側小徑上山,當然這條路徑跟從外澳車站路徑會會合在一起,順著陡坡步行而上,登高之後,下頭外澳的景觀一覽無遺,就連外海的龜山島也從雲霧中顯露出來。走沒幾分鐘就來到「榕嶺」了。不過這裡卻找不到榕樹,因為先前因林務局造林之故將老榕樹砍除了,只能保有舊地名作為紀念。
從這裡開始山徑轉為平緩,往前行會遇到榕嶺土地公廟,原本的小廟是由三塊石頭所組成,後經外澳車站站長邀集居民興建。這附近會發現一些平坦的小平原,這是之前居民耕種的農地。
沿著古道上行,會碰到一處石階,這是為便利行走所修築的,利用當地的石材「頁岩」或「砂岩」為材料,算是先人所留下的禮物。往前行會來到五叉路,這裡顧名思義就是有五條分岔,直走的路徑前行,往前就是「黃金嶺土地公廟」了。這座土地公廟比榕嶺土地公廟還小,僅用簡單石材所修築,不過看起來迷你小巧,在小廟外頭還有信徒搭建一處遮雨棚,算是大廟裡頭蓋小廟。 來到這裡,古道與產業道路就交匯了,後段就開始走在寬闊的產業道路上,與之前在林間小徑相比,個人喜歡有林蔭的古道,因為走起來最舒服,也最有古道的感覺。 順著產業道路行走約20分鐘,終於來到本日活動終點「金頂接天廟」,這裡是石空舊聚落的入口,在廟的後方就是舊聚落了,甚至廟旁的平地就是之前的房屋地基。根據廟前「可愛」贔屭(ㄅㄧˋ ㄒㄧˋ)所駄負的石碑所述,這作金頂接天廟是「接天宮」的原廟,創立於道光二年,目前的廟是後來所整建的。原本要再繼續前往舊聚落一探究竟,不過這時天空不作美,陰霾的天氣看起來要下雨了,只好快快循著產業道路下山,這條產業道路,前段是泥土石頭路,後段則為水泥路,不過沒多久真的天空飄起細雨了,雨勢還時大時小,一陣又一陣,所幸雨勢不大又時間不長,讓沒帶雨衣或雨傘的我免於全身被淋濕。這段下山產業道路還挺長的,大概有四公里,大概走了一個小時才回到山下接天宮。這段古道之旅就此結束,回到接天宮後,主辦單位還特別準備好炒米粉、炒麵、雞湯、貢丸湯等料理讓所有人享用,這天感覺還滿幸福的。 參考地圖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