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分享:從「心視界」,發現「新世界」
2007/07/27 23:02:19瀏覽375|回應0|推薦7

從「心視界」,發現「新世界」

撰文/石世明(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臨床心理師)

患病的人不只有生「病」,也生「智慧」。

老天為每個人安排了不同的功課,能認真面對、向自我內心察照

,將能體會慧命成長的喜悅,甚至活得比健康人更真實、更幸福。


有一位患者,在三年之內罹患三種不同的癌症;在第三個癌症發生後,她
領悟到原來癌細胞是和她心中的怨恨糾結在一起的。

「『悟』這個字,是心和吾的結合;『醒悟』就是要去了解自己的心。」
因此,她的心境逐漸由「怨恨」轉化為「感恩」。

外在身體的受苦,反而帶來內在心靈的開闊;重病讓她卸下了「社會自我
」,也讓她赫然發現另一個真摯的「我」存在著,不因社會角色被剝奪而
失去,反而因為內心的察照與徹念,活得很真實、很幸福。

生病前,她汲汲營營要多賺一些錢給孩子當作教育經費,但現在決意只留
給孩子兩「ㄧˋ」——回憶和記憶。

當現代醫藥無法有效治癒疾病時,癌細胞恣意擴散到全身各處,病人氣息
微弱、逐漸步入臨終……從身體的角度來看,這是受苦的過程。因此許多
人面對生病的人,常會心生可憐。

但事實上,生病的人並不可憐。癌症患者的經驗告訴我們,病患不只有生
「病」,也生「智慧」。不可避免的病,卻是讓「轉識為智」的動力。

美國安寧療護的大師Kubler Ross,把罹患重病到臨終看作是「生命成長的
最後階段」。老天為每個人安排了不同的功課,能夠認真面對自己功課的
人,總會體驗到慧命成長的喜悅。

記得剛進醫院工作時,我很不能理解為何病人往生後,病歷會被蓋上「
Expired(過期的)」。人的生命應該是很尊貴的,怎麼過世之後就只得
到這一個字?

陪伴病患一段時間後,才發現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就好像帶著一個「空
瓶子」而來,隨著人慢慢長大,各種能力和成就也裝入瓶子裏。

因為社會自我是有「使用期限」的,隨著人身使用權的到期,所有外在有
形的物質也都將過期。臨終生命成長的功課,就是把瓶子裏的東西一樣樣
取出來。

有的人從瓶子裏拿出東西還蠻容易的;有的人卻是轟轟烈烈,萬般不能接
受。許多病人和家屬都說,有形的物質容易捨,無形的親情卻是很難捨。

人生在世有愛也有怨,有親情也有心結。結怨的夫妻,臨終的功課是如何
「說抱歉」;恩愛夫妻的功課是如何「說再見」。如何割捨和完滿這個有
限存在的人間情愛,也是生命成長的重要功課。

這是每個人   在這個世間上  遲早要面對的課題...

生命是有限.無常的  而天下亦無不散的筵席 ...

該來的會來  該走的會走...   時時做好最壞的打算與最好的準備

遺憾也許可以減到最少...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bluecat&aid=1119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