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預警自然災害?聯合國鼓勵用土方法"防災
2009/11/07 21:10:18瀏覽754|回應0|推薦0

如何預警自然災害?聯合國鼓勵用"土方法"防災

2009年11月07日 09:13來源:新華網張代蕾

當颶風、洪水、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突然來襲時,人們指望氣象衛星或電腦模擬等先進技術能發出可靠預警、挽救生靈。不過,全球自然災害防禦專家認為,這些高科技預警系統固然有效,但事實證明,在不少危急時刻,一些民間流傳幾百年的防災“土方法”往往更能救人于水火。

 

    為此,聯合國防災專家鼓勵各國政府深入民間,了解和借鑒當地的防災“土方法”,以提升自然災害應對能力。

 

    “經驗之談”

 

    鋻於最近幾年頻繁遭遇自然災害,一些亞洲國家吸引了聯合國自然災害防禦專家的注意。專家發現,這些國家的居民在預防和應對自然災害方面積累了不少有效經驗。

 

    在印度西北部的鄉村,村民們在建造房屋時會將磚石結構的墻面分成幾大塊,用木材為每一塊“加框”。這樣一來,當地震發生時,木材會在劇烈震動中鬆動彎曲,降低石墻整體坍塌造成傷亡的風險。

 

    在孟加拉國的低地平原上,人們通常選擇在突起的土包或小丘上搭建房屋,以保護建築免遭洪水淹沒。

 

    在越南,農民們夏季會留意蜻蜓低飛,因為這預示大雨降至,要抓緊時間播種水稻。

 

    在印度尼西亞的錫默盧島,如何通過海水變化預知海嘯,是島上居民代代相傳的“常識”。在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中,這個人口8.3萬的島嶼僅有7人遇難,而附近的蘇門答臘島卻有大約10萬人喪生。

 

    聯合國2008年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錫默盧島居民正是依靠世代相傳的海嘯預警經驗,在海嘯發生幾分鐘前逃到高地,躲過一劫。

 

    聯合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防災項目的地區協調官員傑裏·貝拉斯克斯說:“我們不必用電腦和衛星代替一切,我們還得探尋過去(的經驗)。傳統的方法由一代人傳給下一代人,成為祖祖輩輩的‘第二天性’,能在危機中節省寶貴(逃生)時間。”

鼓勵推廣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在自然災害頻發的亞洲和太平洋地區,聯合國的一些人類學家已佈下一張大“網”,網羅和記錄當地人多年傳承的防災知識和成功經驗。一些專家的足跡已踏入索羅門群島、巴基斯坦北部地區等自然災害多發區。

    除了蒐集防災經驗,聯合國官員還向各國政府推廣這些“土方法”,同時鼓勵政府多關注本土的災難預警系統。他們在日本、馬來西亞等亞太國家為政府高官舉辦專題研討會,組織不同地區的人互訪,學習對方國家的先人如何應對自然災害。

    另外,專家們還會研究哪些災難防禦方法最便於在其他地方“複製”推廣。聯合國負責這一項目的菲律賓顧問塞拉芬·塔裏薩永說,儘管聯合國在防災預警方面的努力尚處在起步階段,但“各國政府已經開始關注這一點,這至關重要”。

    他認為,菲律賓最近頻繁發生自然災害,愈發讓人們意識到,掌握一些源於生活的防災“土方法”也很重要。

    菲律賓人口9200萬,是全球自然災害最多發的國家之一,時常發生地震、火山爆發和颱風。今年9月底,颱風“凱薩娜”席捲菲律賓北部,給首都馬尼拉及周邊地區帶來40年未遇的強降雨,馬尼拉80%城區遭淹沒。洪災導致馬尼拉337人喪生,24萬人無家可歸。

    但在菲律賓巴坦群島,這場洪災卻沒有造成太多傷亡。那裏的居民不像菲律賓其他地方居民那樣用棕櫚葉搭建茅屋,而是世世代代用厚重的石灰岩修建房屋,把屋子蓋得又厚又敦實,能抵抗洪水的衝擊。

    另外,巴坦群島的居民知道,當牛群狂奔回村落,天空變成粉色,就意味著暴雨將至,他們會趕回家提前做好防洪準備。

    巴坦群島每年平均遭遇大約15次颱風,但得益於祖先傳下來的防災經驗,這裡極少有人在颱風中喪生。而在菲律賓其他地區,每年都有數百人死於颱風。

    今年10月,熱帶風暴“芭瑪”登陸菲律賓。按照衛星雲圖顯示和天氣預報,“芭瑪”將橫掃巴坦群島。電視臺提前向當地居民發出預警。不過,巴坦群島居民們更信賴祖輩傳下來、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老方法。

    “我們沒有看到牛群返回村落尋找庇護,那是一個非常可靠的預警信號,”當地政府官員特萊斯福羅·卡斯蒂列霍斯說。果然,“芭瑪”最終在登陸巴坦群島前威力減弱,只給這一地區帶來極小損失。

市難題

 

    防災專家認為,一些“土方法”看似簡單,卻能在關鍵時刻起到防災救命的奇效。不過,這些方法通常源自鄉村,由古人從各地農、林、漁業的作息經驗中總結而來,因此難以適用於如今高樓林立的大城市。

 

    據聯合國人口基金統計,全球目前有大約33億人居住在城市。而20世紀初,全球城市居民只有2.2億。

 

    越來越多人口流向城市,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城市,給這些城市的防災救災帶來困難。在亞洲一些自然災害多發的發展中國家,一些城市流動人口居住環境惡劣,房屋建得單薄而簡陋,附近沒有應急避難場所,缺乏災害預警系統。因此,一旦自然災害發生,這些城市將付出慘重死傷代價。

 

    一些國際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城市發展和人口集中程度,與自然災害的傷亡率成正比上升。

 

    慕尼黑再保險集團的一份報告顯示,20世紀50年代,全球發生大約20次傷亡人數數以千計的嚴重自然災害;到20世紀70年代,這一數字上升至47次;到20世紀90年代,這一數字再升至86次。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的數據則顯示,隨著時間推移,自然災害導致的死亡人數也在增加。1987年到1996年,全球60多萬人死於自然災害;1997年至2006年,這一死亡人數增加到121萬。

相關鏈結一:印度洋大海嘯凸現應急機制困境

    2004年12月,海底強震引發印度洋海嘯,影響印度尼西亞、泰國、印度、斯里蘭卡等國,致使23萬多人喪生。

    海嘯後,遭受地震和海嘯襲擊的印度洋沿岸各國官員承認,他們沒能在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9級地震後及時向國民發出海嘯預警,若非如此,定將挽救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但他們也指出,本地區各國既缺乏預防海嘯這種自然災害的意識,更缺乏相關硬體設備和組織體系。

    泰國氣象廳首席天氣預報員卡塔武滴·馬萊羅迦納西裏說,氣象廳在2004年12月26日上午9點鐘通過電視和廣播發出了泰國南部海域可能發生大浪的預報。但是這一警報來得太晚了,此時第一波海嘯已經席捲了泰國南部安達曼海沿岸地區。而當天最早出現在網路上的海嘯預報竟然是事發3個小時之後。

    而印尼氣象和地質局官員說:“非常不幸,我們沒有設備能夠預測海嘯……這類設備非常昂貴,我們沒有錢購買。”

    “如果他們擁有潮汐測量和海嘯預警體系,他們就能監測海浪,”美國地質調查局資訊中心的專家韋弗利·帕森說,“它們不會告訴你浪到底有多大,但它們會告訴你,這些巨浪什麼時候抵達安邊。當地政府部門就能警告人們遠離海灘。”

    在日本,一個光纖-視覺監測體系幾乎可以紀錄海浪出現的任何細微變化,並能迅速將資訊傳遞到氣象部門的巨型電腦中,從而很快就海嘯高度、速度和抵岸時間作出預測,並預測哪些地區比較危險。一般在海底地震發生2分鐘之後,氣象部門就能發出相當準確的警報。

    然而,所有這些都建立在鉅額資金投入基礎上。作為南亞和東南亞國家,恐怕很難在短期內達到這種水準。媒體普遍注意到,2004年海嘯中人員損失最慘重的恰恰是3個最貧困的地區——斯里蘭卡東部海岸、印度西南部和印尼蘇門答臘島北部尖角處的亞齊。

    相關鏈結二:紐西蘭女童“預警”海嘯獲嘉獎

    一名紐西蘭10歲女孩10月14日受政府嘉獎,原因是她發現薩摩亞海嘯前兆後向海灘遊客和附近居民發出警報。

    紐西蘭民防事務部14日授予惠靈頓女學生阿比·武茨勒榮譽證書,嘉獎她在9月29日薩摩亞海嘯發生前向人們示警的舉動。

    薩摩亞海嘯前,武茨勒和家人在薩摩亞拉洛馬努村度假。武茨勒注意到海水倒退,海浪在海灣中不斷起伏。她狂奔向海灘,大聲向人們呼喊“海嘯要來了”。

    武茨勒成功從巨浪中逃生。她的父親和兄弟也一度受困海浪,但最終生還,毫發無損。

    武茨勒告訴法新社記者:“我從我的雙臂向下看,看見樹在棕色的海水中擠壓在一起,周圍都是可怕的漩渦,一切都已毀滅。”

    曾是武茨勒老師的凱·馬奇說,自己教過學生如何應對災難。

    “這是我教學20年來第一次如此肯定,我說的話在最需要的時刻派上用場,”馬奇說。

    薩摩亞和美屬薩摩亞群島附近海域于9月29日發生芮氏8.0級地震並引發海嘯,致使薩摩亞、美屬薩摩亞群島和周邊島國東加超過180人遇難。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iss02&aid=3476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