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兒童6歲前接受正規教育易遭挫折有害無益
2009年10月18日 10:07:42 來源:中國經濟網
在很多父母心目中,子女越早入學,競爭力便越高。有些父母在孩子幾個月大,便教他們學認英文字母,巴不得他們兩三歲便懂得“chimpanzee”(黑猩猩)等復雜單詞,但由劍橋大學進行、英國40年來最大型的獨立小學教育研究指出,未滿6歲就開始接受語文和數學等正規學習的兒童,長大後學習表現反而不及較遲讀書的同齡兒童,“早讀書有優勢”的理論有害無益。
長達608頁的《劍橋初等教育調查》由劍橋大學花6年時間進行,研究基于28項問卷調查、訪問了1052人及250個團體,合作學者多達80人。主要是針對入學年齡與兒童學習能力的關係進行研究。
過早接受正規教育容易遭受挫折
報告指出,未滿6歲的幼童應該接受以遊戲為基礎的非正式教育,透過自然吸收進行學習。報告認為,無證據顯示幼童過早接受正規教育課程會有任何益處,相反可能產生拔苗助長的反效果。
研究顧問委員會主席皮尤警告稱,過早要求兒童接受正規教育課程,是無視他們的學習、個人發展能力。她指出,4歲半至5歲是兒童開始學習的關鍵階段,“若在這階段遭遇到學習挫折,將難以令他們重返教育係統。”
學前教育時間延長有助長遠發展
在歐洲,有28個國家的兒童入學年齡為6歲或7歲,但這些國家中的兒童長大後學習表現往往較5歲便入學的英國兒童為高。報告指出,若把學前基本教育時間延長,將有助兒童建立對學習的正面態度,並培養良好的語言及學習能力,有助日後長遠發展。皮尤說:“這是在兒童自主學習以及成人主導學習之間取得平衡。”
皮尤指出,推遲入學年齡將有助學習困難、家境較差的兒童發展,但強調此舉不會對較聰明的兒童帶來不良影響。
英國目前的入學年齡是5歲,報告指出,這項規定並非出于對教育或兒童發展的考慮,而是源于維多利亞時代工廠老板的需要:“入學越早,畢業越早”,也就越早向工廠輸送勞工。1870年的《小學教育法》遂規定5歲入學,並沿襲至今。 (來源:北京青年報 中和)
相關新聞
「禁」幼童補習 教部號令掀波
2009/10/18
【人間福報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下午四點鐘,剛從幼稚園下課的小傑(化名)正坐在媽媽的車上,準備轉往美語補習班學英文。
就讀全美語幼教機構的小傑,其實對英語並不陌生,但媽媽為了讓他「好上加好」,決定讓他繼續進行課後補習。小傑的媽媽認為,語言要愈早扎根才會學得好,讓孩子早一點接觸外語,對未來的升學與就業也會有所助益。在媽媽堅持下,讓才五歲的小傑忙碌程度不亞於大人,常常一下課就得往補習班衝,跟著外籍老師練習ABC。
類似小傑這樣的孩子不計其數,為了不讓孩子輸在人生起跑點上,很多父母寧願孩子學得早一些,也不要比別人起步晚。不過,這樣的幼童補習風潮未來可能將有所改觀。
96年提案 修法未過
為讓學齡前幼童的身心可以正常發展,教育部最近正在研議修改法規,計畫將「補習及進修教育法」改名為「補習教育法」,以白紙黑字的明文條例禁止坊間補習班招收不滿六歲的學齡前幼童。不過,有助於兒童身體律動與藝術涵養的類別,如音樂、舞蹈等,則不在修改法規的規範範圍內。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教育部第一次提出禁止六歲以下幼童補習的法規,早在民國九十六年時,教育部就曾提過這項修正草案,並送交立法院審議,但也立刻引來補教界者許多反彈與外界批評聲浪,當時立法院並未通過修正案。最近,教育部決定重提修正案,並經由部務會報通過。
但是,究竟那些類別的補習班屬於肢體律動與藝術涵養的範圍?不少民眾摸不著頭緒,搞不清標準。對此,教育部社教司司長朱楠賢指出,詳細標準與類別規範,將由教育部邀集專家學者進行討論後再做出規定,而修正法案也必須送交行政院及立法院審議,等到三讀通過後才能施行。
雖然新法規尚未正式上路,但此次修正案一提出,同樣招來不同討論聲音,有學者拍手叫好,認為教育當局早該這樣做了;也有家長私下抱怨教育部未免管太多,沒有必要以法令來限制孩子的學習自由。也有老師認為新規範有助於幼童學習正常化,確保孩子不必為了課後補習而每天課表滿滿滿。
幾歲學習 並無標準
孩子幾歲開始學習,才不會淪於「揠苗助長」?對此,台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吳武典表示,這個問題並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有些國家是採取五歲入小學的模式,讓孩子可以早一點接觸學習,而台灣也已在多年前就訂出特殊教育法,只要孩子資質夠,理解能力足,就可提早進入小學就讀。
吳武典指出,從教育角度來看,國外並不反對提早學習,重點在於要先評估孩子的學習與吸收能力是否已經足夠,衡量是否會因為提早學英文而導致吸收不良、壞了學習胃口。吳武典認為,學習應「因材施教」,要從孩子個別差異與學習能力來考量,教育當局應避免訂出統一規範,才不會抹滅了特殊孩子提早學習的機會。
台北市福德國小校長楊美伶則表示,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如果不提早學英語,進小學後會落後他人,但其實無須過度擔憂,她就看過沒有補英語的孩子一樣自學有成、英語說得呱呱叫的例子。楊美伶認為,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只要找到適合孩子的方法學習,就能激發興趣,父母不必非得早早就送孩子上補習班不可。
強調英文 害了中文
對此,亞洲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張湘君也深有同感。張湘君一開始的想法,認為要讓孩子在完整的英語環境裡成長,才能將英語學得好,因此她不只送孩子上全美語幼稚園,家中更是刻意打造英語環境,讓孩子看迪士尼卡通、唱英文歌。
但日積月累下來,張湘君卻發現情況超乎她的想像,雖然孩子的英文說得溜,但中文卻是講得七零八落,還會套用英語句型,把「我晚上想吃蛋糕」說成「我想吃蛋糕,晚上」。原本讓張湘君引以為傲的英語能力,卻成了孩子中文教育的絆腳石,讓她趕緊踩煞車,改請國文老師來為孩子搶救中文。之前她還特別出版《我的孩子不會講中文?》一書,以自身經驗呼籲家長,讓孩子學英語,不須操之過急。
延伸閱讀
父母教育責任 不能丟給補習班
【人間福報記者高堂堯專題報導】教育部準備修法禁止六歲以下的幼兒補習,相關補習業者首當其衝,正反意見不斷湧現:由於新政策將危及生計,從事幼兒才藝或語文教學的業者自是強烈反對,但也有外語教學業者表示贊成,認為父母不能將學齡前孩子的教育責任全部丟給補習班,否則對孩子的成長將有負面影響。
教育部政策若通過,估計將有四千英美語班將受到波及。不願具名的幼兒美語業者質疑,教育部限制幼童參與英美語、珠心算和速讀等班別,卻允許參加書法、樂器或跳舞等有助於「身體律動、藝術涵養」的補習班,但事實上許多幼童語言課程都揉和了音樂和舞蹈的元素,業者不知教部標準如何判定。
業者呼籲政府應尊重市場機制和供需原則,把選擇權保留給家長定奪;此外,若六歲以下幼童無法參加補習班或才藝班,有錢人還有能力請家教到府教課,但一般中階家庭的孩子就失去了課外學習的管道,反而會使社會階級差距更加擴大。
不過也有業者堅持不收六歲以下幼兒學童。中華語文研習所所長張謝挹芳回顧起自己養育孩子的經驗,認為六歲以下的孩子最需要父母親的悉心照顧,即使現在是工商業社會、父母都忙於工作,夾雜安親班色彩的補教產業因此產生,但也不能將孩子的教育責任完全丟給業者。
「小小朋友英文講得溜不溜,或會不會心算,到底有甚麼關係
?」張謝挹芳表示,以兒童教育的本質而言,學習特殊技能只是附帶價值,更重要的是人格養成
;可是業者基於事業目的導向,容易只著重在教學層面,無法顧及孩子心性的啟發,對六歲以下的幼兒而言,若無法奠下人格發展的基礎,對未來的影響相當巨大。
張謝挹芳說,現在年輕的父母,尤其是婦女朋友平均收入都不高,與其花錢讓業者教育孩子,不如自己多花些心思陪伴孩子度過幼童年,「如此既省錢又安心,何樂而不為呢?」
延伸閱讀
學東學西 不如學好生活教育
2009/10/18
【人間福報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六歲前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照顧自己與融入團體生活。」長年從事幼童教育的南海幼稚園園長張衛族表示,人的一生歷經嬰兒、幼童、兒童、青少年、成年、老年等許多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人生功課」,等著我們去學習。
以六歲前的學齡前兒童來說,張衛族認為,這階段最重要的「功課」,就是良好品格的形塑與生活教育的養成,父母與老師有責任教導這個階段的幼童如何融入團體與同儕生活,教孩子了解「分享」與「關懷」的真諦,學習如何自己吃飯、上廁所等生活能力,即使父母沒有陪伴在身邊,孩子也會懂得照顧自己、逐步養成為自己負責任的態度。
對此,台北市老松國小校長簡邑容語重心長表示,人一生中要學習的「功課」已經很多,幼兒階段可以說是我們這輩子最無憂無慮、自由發展的時期,父母實在沒有必要讓一連串補習壓垮了孩子的快樂童年。
台北市國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監事長許永佳說,他能體會父母的憂慮,擔心孩子若不提早補習就會輸在起跑點上,但他也強調,父母要懂得「適可而止」,不要一直逼孩子非學出成績來不可,例如學鋼琴是為了讓孩子體會音樂的美好與節奏的豐富,而不是為了讓孩子參加鋼琴比賽拿冠軍。他強調,無論是那種才藝,父母都要尊重孩子興趣,而不是拚命趕鴨子上架。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則建議,教育當局應盡快邀集專家學者討論,一方面釐清補習教育政策的方向,一方面也明白告訴家長,究竟六歲前的孩子適合學習那些才藝,讓父母有所依歸,不會因為過度焦慮而送孩子學東學西,如此一來,不只孩子累、家長自己也很累!
延伸閱讀
學者:與其禁止 不如品質把關
【人間福報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儘管有過來人的深刻體驗,但亞洲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張湘君也不諱言表示,在台灣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切期望下,補習風潮歷久不衰;補習教育更不是政府想禁止就能禁止得了。政府的強力禁補法規,她擔心只會讓補教業從「明著教」轉為「暗著來」,反而讓補習班教學品質更加參差不齊。
有家長私下表示,教育部與其強力取締幼童補習,不如先把師資素質、教材品質把關做好來得實際。以最熱門的英語補習來說,在枋間補習班素質不一的情況下,部分補習班外籍英語的授課水準也是良莠不齊,只要是金頭髮、白皮膚、會開口說英語,不用師資證明也可上台授課。加上補習班外籍教師流動率高,很容易出現這個月是英國籍老師,下個月是美國籍老師,讓孩子適應不良,學習成效適得其反。
台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吳武典也擔心教育部若態度過於強硬,將引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效應,讓補教業者想方設法鑽法律漏洞,轉型因應,反而喪失新法規的立意。
吳武典建議,與其思考如何「全面禁補」,教育部不如先將心力放在如何提升坊間補習教育的品質,教育當局應嚴謹考查坊間大小不一的補習班是否通過合格立案、消防安全與上課環境是否通過檢驗、教學課程是否適合孩子年齡所需等面向上,才是現階段的可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