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曹興誠呀!請別讓我又愛又恨
2005/12/30 09:08:22瀏覽1472|回應5|推薦19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不知道為什麼腦中竟自然而然的閃過杜甫的這首『春望』,想到自己在前些日子曾經於經濟與股市轉貼一篇文章企業家治國( https://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p?aid=1465418&tpno=0&no=51070&cate_no=0 ) 也不過才幾天的光景,何以今時非昨???

文中提及: 『令人景仰的企業家集合了深謀遠慮、傳賢不傳子、白手起家、刻苦奮勵的特質,雖然沒有政治權力在握,仍然建立了繁榮安定的基礎,也成了台灣社會希望之所在。』曾經涼涼和朋友們笑談說:『台積電是我的長期投資,聯電是我的短期投資。』而今,我想說的是『不管他是否下市,他已經變成我的拒絕往來戶了!』

是的!拒絕往來戶了!一直以來,很喜歡進出聯電的股票,正瘋狂時還單攻聯電手握數百張!很單純的只為了其董事長善於謀略而便於獲利。往往如果出現利空點時,正是大進股市之期。然,此次利空,我卻步了。國不在,家何以為!試問曹董:您眼中還有這塊土地嗎?

古人說亂世出英雄,今之英雄何在?英雄棄國?難道企業家真的須要為了賺錢而做到這樣的地步嗎!

藍綠陣營的朋友們,有誰敢棄台灣而不顧!有誰說台灣獨立後就不要台灣這塊土地;有誰敢說回歸大陸後就不要台灣這塊土地!

台灣是亂邦? 不如下市!
台灣是亂邦? 不如下市!
台灣是亂邦? 不如下市!

好沉痛的一句話!生於台灣、長於台灣,我愛這塊泥土的芳香!我愛人民的純樸!我深愛我成長的地方!

身為股市的龍頭老大的您,何以論台灣如斯………?

住台灣,愛台灣,傾吐心聲牌局攤,問君心可安?
冬風寒,曹風寒,國破家園誰最殘,涼涼問集團!
(調寄詞牌 / 長相思)

涼涼記於 94/12/30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ack66522&aid=137753

 回應文章

涼涼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從聯電減資看台灣企業投資環境
2007/10/25 09:40
從聯電減資看台灣企業投資環境
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 林祖嘉
關鍵字: 聯電 減資
日前,聯電宣布要現金減資三成,每股退回三元給股東,共減資五七四億元。此一宣布立即在台灣的產業界掀起軒然大波,因為這不但是台灣企業史上最大的現金減資計畫,而且由於聯電幾次的企業大動作,都帶給台灣產業很大的衝擊,及其他企業的跟進,所以聯電這次的減資計畫,值得朝野深入探究。
  
其實,早年以來,由於國內投資環境不差,企業在有盈餘時,都會持有較多的保留盈餘,以供未來投資之用,所以平常很少聽到企業有減資的計畫。當企業有減資計畫時,大都是企業營運出了狀況,必須減資來因應。比方說,幾年前,宏碁與世界先進都曾經因為虧損,而採取減資舉動。但近年來,卻有不少高科技公司,營運狀況不錯,但是一方面由於現金很多,一方面又不希望股本膨脹太快,於是提出減資計畫,包括晶華、凌陽、與光寶科等去年以來,都進行過減資計畫。
  
從聯電的角度來看,由於目前其公司的營運狀況不錯,所以其減資應有幾個原因:第一,由於企業擁有太多現金,短期之內並不需要用到,所以將這些資金退回給股東,以便讓股東可以更加活化、利用資金。第二,企業減資以後,在營運狀況不變的情形下,由於股本變少,所以未來每股盈餘會增加,股票的價值會上升,對所有的股東有利。第三,瘦身以後,企業可以更專注的集中精神在企業的經營上,不用再分心跨足投資到其他產業,對企業的經營有很大幫助。理論上,這些原因都正確而合理,所以當聯電宣布減資計畫後,市場上立即有了正面回應,聯電股價也大幅上揚。
  
但是,如果我們再仔細想想,聯電的減資除了這些表面上看得到的理由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更重要的理由?而且,對於聯電的長期發展是否仍然是如此正面?對於台灣產業發展而言,是否真的也如此正面?其中存在頗大討論空間。
  
首先,在聯電減資的可能背景中,我們認為很可能還有下列的一些原因。其一,在聯電減資的五七四億當中,每個小股東都可以拿到一些錢,但是同樣的,大股東也可以分到最大的部分。所以,當聯電聲稱股東可以更靈活的運用資金時,是否代表這些企業與個人大股東需要資金,所以要減資大量發放資金?而且這些資金可能是用在國外或大陸地區。其次,聯電減資的另外一個可能重要原因是未來不再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從長期的角度來看,這是否代表聯電,甚至整個相關產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已經相當有限,所以企業才不再需要資金?再者,市場上傳言,聯電藉由減資,先達到瘦身的目地,然後再把企業分割,最後再出售給國際私募基金,甚至如同日月光先聲請下市,再在未來重新上市,或到海外上市,甚至進軍大陸。無論如何,聯電未來的路子海闊天空,政府部門再也無法約束。
  
最後,我們認為聯電減資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與台灣的政府政策與企業的投資環境有關。在行政院蘇院長上台以後,提出了一個「大溫暖、大投資」的大方向,就是希望能擴大政府與民間投資,以帶動台灣的經濟發展。現在聯電身為台灣高科技廠的龍頭之一,不但不配合政府政策,反而採取減資的反其道而行,背後的意含耐人尋味。基本上,聯電是一家民間企業,追求自身與股東利益最大化,原本是其存立目標,外人無從置喙。但朝野想知道:為什麼國內高科技廠商會紛紛採取減資措施?難道台灣真的沒有投資機會,沒有賺錢機會了嗎?或是我們的政策出了什麼問題,讓企業不願意在台灣投資?
  
尤其令人擔心的是,早年聯電採取的一些重大措施,譬如五合一的企業合併,最後都成為其他企業效法的對象。現在聯電採取減資大動作,如果台積電或其他廠商、產業也跟進,對台灣的產業及經濟發展勢必會產生很大影響。我們認為,聯電一家減資事小,但若原因出在投資環境上,是以具體行動表達對台灣投資環境的不信任,後續的可能影響更大。政府部門有必要審慎查證、深入探討,甚至對高科技產業進行全面性的檢討,如此才有可能吸引高科技企業在台灣繼續投資,台灣的經濟才有持續發展的機會。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偷跑被抓包還.....
2005/12/30 21:45

事實是曹先生太過衝動了

大老闆們賺錢了

就可以說話沒分寸嗎?

去了大陸的大佬們哪一個不是吃台灣奶水和債留台灣的

對台灣的失業率倒是貢獻不少

鼓勵西進的都是有錢人

哪管小老百姓死活.......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qoo
2005/12/30 12:58

 我只知道聯電為台灣開創了多少就業機會,幫台灣掙了多少外匯,那些台上批評聯電的立法委員,我只是在想,不然你也來創業看看,把聯電幹掉了,再來大小聲會好一點

當然聯電靠國家扶持才起來沒錯,但我不曉得跟現在跟聯電抬槓那些官員跟立法委員有沒有關係,這些跟聯電抬槓的官跟委員,有辦法再弄出一個聯電給我們更多工作機會嗎?

另外,治國帶兵之道,如果手下有能力的人民有意見,應該盡量溝通,化解心結,不然萬

一曹先生甘脆移民去幫大陸再開一間?我們有能力阻止他嗎?三國志有這樣的故事,

拜拖大家真為台灣好,就請想遠一點,不要老鬥一時之氣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認同
2005/12/30 10:59

核心價值混淆的世界 如司 國與企業的合縱連橫 如司 台上和台下的抄作 如司 該反省的是我們 云云大眾 何時開始縱容 何時開始原諒 何時開始...........

或許我們有共同的憤怒共同的不滿 但我們還要接受如此的汙辱嗎 還要接受政客企業家們的 謊言 欺騙 貪婪 無恥 還要接受公僕們的 操弄 戲耍 擺怖  

用我們的文字告訴大眾 該清醒了 該小心了 不要讓我們沒有明天未來 只能珍惜現在 不要讓我們的下一代 沒有一點資本的活下來 

國家是人民的依歸 但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只有好的人民沒有好的國家 不要忘了 不要忘了      


涼涼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今年,台灣人茫然的一年
2005/12/30 10:49
今年,台灣人茫然的一年


彭懷真/東海大學學務長、幸福家庭促進協會秘書長

如果陳水扁總統與王金平院長都茫然,從事政治的大概都茫然;如果曹興誠與張汝京都為兩岸關係抓狂,企業家當然可能進退失據;如果大學的主任秘書絕食、教授為了校長遴選大打出手,從事教育的會不知所措也可以理解;如果連軍公教甚至檢察總長都爭辦退休,國家體系的運作當然搖擺……。

我們共同度過搖擺的一年。「台灣人,你在想什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今年,是台灣人茫然的一年。聯合報的年度生活調查,數字的背後清楚顯示「茫然」與「對立」。

去年,政治是主題,選舉是大戲,阿扁是主角,藍綠差異可以解釋無數現象。今年,政治的重要性退位,經濟挑戰政治,貧富與城鄉差距的重要性超過藍綠的差距。

去年總統大選乃至立委選舉,充分顯示藍綠分裂。今年藍綠分裂依然,更加上日益惡化的貧富差距。台灣分裂為有錢人與沒錢人兩個世界,後者人數快速增加。有錢人越來越奢侈,沒錢人的生活越來越艱困,從有錢淪為沒錢的,很多很多,許多地位不高的中年人提早退出就業市場,面對茫然與入不敷出的未來。

台北市的富裕隨著一○一大樓的使用與馬英九的勝利而更加明顯,高雄市的艱困就像是一再出狀況的捷運與謝長廷,有填不完的洞。「台北旺、台灣衰」的趨勢明顯,宜蘭人寄望的北宜高速公路卻還是失望,桃園人靠近台北卻常得忍受缺水之苦,水果雖能「登陸」,但中南部農民的喜悅並不持久,花東離島縣政府都經費拮据。

教育界,台大、成大等校因為「五年五百億」有了新希望。錢何時能挹注還沒有答案,卻已經傷害了其他一百五十所資源原本就不足的大學。企業界,賺錢的以豐厚的年終獎金犒賞員工,關門的、倒閉的、苦撐待變的企業員工,感嘆時運不濟。政壇,風光者天天露臉,失意者或躲在總統府或無人聞問。

這一年,無數人茫然。政治差,人人罵;政府無能,人人恨。因為藍綠對立,所有重大政策均無解,兩岸、軍購、監委提名、行政院組織改造等,都寸步難行。新聞局不斷製造新聞,總統府不斷鬧笑話,行政院不斷跳票與道歉,人們看傻了眼,嘆氣又痛心。公務員不知道上面的意思,又擔憂自己的未來,當然無法提供民眾滿意的服務,國家機器的運作,讓人民大失所望。

還好失業率在下降,股票有點漲,工作不難找,但薪水卻小幅下滑,物價也居高不下。老闆茫然要不要去大陸,員工茫然要選擇哪一種勞退制度,五十歲上下的茫然要不要提早退休,四十歲左右的為子女茫然,三十歲上下的茫然要不要繼續領低薪,大學生茫然要不要讀碩士以延遲進入就業市場,高中生知道要升學,但對於琳瑯滿目的大學科系,也茫然!

阿扁與呂秀蓮,茫然。國家被自己帶領成這個樣子。謝長廷茫然,處境比高雄捷運的泰勞還慘。王金平與宋楚瑜都茫然,總是在不甘心中掙扎。馬英九茫然,到底要以台北市政為重或努力改造國民黨?親民黨與李登輝更茫然,舞台因權力式微而縮小,連製造對立的實力都沒有。

其實,我們是不茫然的。在即將來臨的二○○六年,「台灣人,你在想什麼?」這問題早有清楚的答案,就是聯合報民意調查的五個主題:生活能滿意、經濟很安全、政府好表現、生活高品質、社會有公義。

【2005/12/30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