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大哲學院50年院慶
2009/01/13 14:09:24瀏覽229|回應0|推薦0
回覆
推薦 (目前有 1 推薦)刪除    留言 1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  (原始留言)傳送時間: 12/11/2006 20:32
 
人大哲學院50年院慶

校園初冬葉斑斓,人大哲學五十年。
實事求是豐碑在,時代精神薪火傳。
明德會堂喜歡聚,新老砥礪樂感言。
相約棟梁成材日,世界一流敢登攀。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12/11/2006 20:33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秋月涼風§傳送時間: 12/11/2006 20:40
人大哲學育英才
落英研讀出名門
 
 
 

回覆
推薦 (目前有 1 推薦)刪除    留言 4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香江浪人傳送時間: 15/11/2006 11:58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秋月涼風22傳送時間: 15/11/2006 15:41
圖表達了薪火相傳的意義
 
問安,大哥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6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16/11/2006 9:11
校園門口毛澤東的題詞。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16/11/2006 9:18
謝謝香江先生製圖。
---
词 目实事求是
发 音shí shì qiú shì 
释 义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出 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示 例总结经验要~,不可弄虚做假。
 

詞 目

實事求是

發 音

shí shì qiú shì 

釋 義

指從實際物件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繫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 

出 處

《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示 例

總結經驗要~,不可弄虛做假。

實事求是


   【出處】《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大意】從客觀事實中去研究,得出規律。
   【提示】河間獻王劉德,是漢武帝的弟弟。他一生好學,不愛虛誇。平生的最大嗜好是收藏古書,遇到民間送上善本書,他都找人來謄寫一遍,然後把抄好的書給人家,自己保留原本。唐朝人顔師古評論他這種行爲“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是指他所珍藏的古書都是真正的好本子,所得古書中所講內容也都符合古代事實。這就是“實事求是”的原意。後人把這句話引申爲對一切事都應當尊重事實,從實際出發,憑事實說話。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8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16/11/2006 9:20
實事求是,本意是做學問要注重事實根據,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一九一六年,在嶽麓書院辦學的一位校長,把這四個字寫成碩大的橫匾挂在講堂正門。經楊昌濟介紹,毛澤東利用假期兩次入嶽麓書院寄讀,這塊實事求是的匾額自然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二十多年後,毛澤東對實事求是做出新的解釋,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毛澤東說:“‘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繫,作爲我們行動的向導。”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9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16/11/2006 9:22
 

毛澤東在陝公作報告

 

19371023日,毛澤東參加陝北公學的開學典禮,並欣然題詞道:“要造就一大批人,這些人是革命的先鋒隊。這些人具有政治遠見,這些人充滿著斗爭精神和犧牲精神,這些人是胸懷坦白的、忠誠的、積極的、正直的。這些人不謀私利,唯一的為著民族與社會的解放,這些人不怕困難,在困難面前總是堅定的,勇敢的向前的,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風頭主義者,而是腳踏實地富於實際精神的人們,中國要有一大群這樣的先鋒分子,中國革命的任務就能夠順利的解決。”193977日,以這所學校和魯藝等為主體成立華北聯合大學,1944年又將自然科學院一部並入,而陝北公學和后來的華北聯大就是今天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在那樣的戰火年代培養了一大批干部和著名學者,其中包括李鵬(1944年進入自然科學院后並入華北聯大)、艾青、宋濤等等。延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激勵、召喚著無數的熱血青年,為了勝利,向革命的聖地聚集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0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秋月涼風22傳送時間: 16/11/2006 16:55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1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又见棕榈傳送時間: 16/11/2006 21:3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大学》

人民大学明德楼的名字出于此。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2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17/11/2006 20:34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作者:老砍 回复日期:2005-5-23 
         
  亲民即新民。古代亲、新二字经常相互借用,属于同音假借。
  四书集注:
  〔3〕程子曰:“亲,当作新。”新者,革其旧之谓
  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4〕止者,必至于是而
  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
  
  程子说得对不对?这里本人另有2个理由支持他。
  
  1新民 和 止于至善,在意思上衔接更为紧密和自然。
  新民不断刷新过去,不断进步,然后止于至善,点出了新的方向和目标。
  
  2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问强。子曰: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以上出自论语:可见孔子对那种无原则的和气很反感。认为这是小人之道。如果按照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亲民概念,对照以上两句话,恐怕离小人之道也不远了!因为一味亲,容易沦为阿比之意。
  
  而新民就不同,为了止于至善,大家可以“和而不同”统治者也可以采取“和而不同”的政策!
  具体如何做?比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周易也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了什么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就是君子的行动守则!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3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又见棕榈傳送時間: 18/11/2006 16:47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作者:老砍
         
  親民即新民。古代親、新二字經常相互借用,屬於同音假借。
  四書集注:
  〔3〕程子曰:親,當作新。”新者,革其舊之謂
  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汙也。〔4〕止者,必至於是而
  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新民,皆當止於至善之地而不遷。
  
  程子說得對不對?這裏本人另有2個理由支援他。
  
  1、新民 和 止於至善,在意思上銜接更爲緊密和自然。
  新民不斷刷新過去,不斷進步,然後止於至善,點出了新的方向和目標。
  
  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問強。子曰: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以上出自論語:可見孔子對那種無原則的和氣很反感。認爲這是小人之道。如果按照我們今天所理解的親民概念,對照以上兩句話,恐怕離小人之道也不遠了!因爲一味親,容易淪爲阿比之意。
  
  而新民就不同,爲了止於至善,大家可以“和而不同”統治者也可以採取“和而不同”的政策!
  具體如何做?比如“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周易也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爲了什麽啊?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就是君子的行動守則!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4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19/11/2006 11:54

桃李盈門,共賀哲學院五十華誕

芝蘭滿室,建設哲學院和諧家庭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5 / 15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秋月涼風§傳送時間: 19/11/2006 18:05
春風化雨
桃李爭春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j1565&aid=256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