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銀跟土銀如果要IPO全民釋股,背後目的是什麼 ? (二)
2014/09/06 19:24:12瀏覽1114|回應0|推薦28

    財政部的說法是,台銀和土銀釋股的目的是為了擴張業務,也就是說,釋股的目的是為了打所謂的"亞洲盃",把業務範圍拓展到全亞洲。

    不過這個理由很牽強,因為就算要打"亞洲盃",也不需要釋股。

    有許多的方法可以做到不用釋股,也可以打"亞洲盃" :

    1.財政部透過發公債的方式籌措資金。  

    要增資,發公債是絕對可行的方法,台銀&土銀是賺錢的,賺到的錢拿一部份還公債,其他部份拿去增資不是一舉數得 ? 既可以達到增資的目的,又可以避免財團介入。

    其實發公債也不需要多,只要發一次或少數幾次,就可以賺很久。

    總比增資讓財團介入要好,財團雖然只出一次錢,可是卻可以賺很久。

    然而,與其給財團賺,為何不給政府還有人民自己賺 ? 還能夠排除財團的影響,減少財團的影響力。

    真要發公債其實並不難,只要真想做一定做的到,問題是國民黨心裡只有財團,國民黨當然只想到讓財團介入。   

    2.由台銀和土銀把賺到的錢轉增資,每年逐漸增資,就不需要釋股,並且可以排除財團的影響。

    既然用自己賺的錢就可以增資了,那又何必釋股給財團呢?

    3.由台銀和土銀合資成立子公司,再把子公司公開上市,吸收民間資金,就可以發展業務打"亞洲盃"了。

    如果擔心純官方的股份不容易在其他國家發展業務的話,這個方法能夠解決問題。

 

   

    台銀&土銀可以同時應用這三種方法,比如他們可以先用盈餘轉增資,再發行適當額度的公司債。

    因為台銀&土銀是賺錢的,所以可以把盈餘撥一部份還公債,大部份的盈餘轉成增資。這一樣可以達到效果。

    另外台銀&土銀合資成立子公司,再公開發行上市,如此銀行的出資不必多,又可以協助各銀行打"亞洲盃"。

    如果其他國家的法令有排斥百分之百的國家銀行,那麼設立子公司是可以考慮的建議。如果不排斥,那麼靠著盈餘轉增資,還有發行適當額度的公債,也能夠解決問題。 

    而且以上這三種方法都可以完成以下目的 :

    (1)增資 (2)排除財團的介入 (3)發展業務,打"亞洲盃"。

    以上三種方法,真想做的話都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是,政府是不是真的有捍衛人民還有政府財產的決心 ? 還是只想讓利給財團,替財團找理由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iglove020478&aid=1700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