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02 20:24:11瀏覽395|回應1|推薦13 | |
4.國民黨還有馬團隊會落到現在的困境,也算是咎由自取
先說應對策略,馬團隊慣用的策略就是先觀察,再評估當時的狀況,最後再決定具體的做法(比如說要不要讓步、要讓步多少等)。
這種擠牙膏式(或者美國所說的切香腸式)的策略也不能說不對,可是並不適合國民黨。美國人敢用擠牙膏的方式,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實力應付對方不合理的要求,假如對手無理,最多也只是以牙還牙而已,美國人可以跟對手玩的方式很多。
可是國民黨完全不是這塊料,台灣二十多年的民主發展,民進黨還有中間選民早就認清國民黨的抗壓性不足。抗壓性不足的原因是因為國民黨長期以來就只跟有權勢的人對話,決策大都是以財團的利益為考量中心,群眾基礎不夠的結果,當然禁不起基層人民的檢驗,抗壓性當然不足。
這倒不是說國民黨強硬就代表正確,而是說如果國民黨連自己要的是什麼都不知道、也說不出來的時候,要如何跟民進黨還有中間選民對話呢?
再說論述能力,國民黨從創黨到現在為止,一直都不是一個有論述能力的政黨,自從蔣中正退守到台灣以後情況就更加惡化了。最後國民黨可以依靠的,也只剩下傳統觀念、以及有權有勢的既得利益者。
傳統觀念很僵化,而且只從傳統上有權勢的人的立場考慮事情,完全不能適應改革的需要(傳統觀念對年輕人、女性、中低收入者是極不友善的)。地方派系和財團撐起國民黨的半邊天,可是他們的眼中只有利益、沒有是非,遇到事情就只會跟國民黨討價還價,藉機獲取更多利益。國民黨這兩大基礎其實都靠不住,要如何說服群眾?
國民黨常自誇是一個做實事的政黨,反面來講就是一個沒有中心思想和論述能力的政黨。
當一個政黨沒有中心思想和論述能力的時候,努力就沒有方向,與其批評別人有三民自、蘋果、壹電視,可以互相支援的時候,何不思考為何國民黨只剩下鹿茸、香蕉、太陽餅呢?
5.抗議學生跟民進黨處於既聯合又鬥爭的關係,並不是單純的隸屬於某人或者民進黨
有不少人會認為,抗議學生當中的領導者大部份都曾經在蔡英文的後援會幫忙過,而且抗議學生的訴求跟民進黨的訴求很多是相同的,據此認定抗議學生跟民進黨是一夥的,甚至認為抗議學生是受到民進黨利用。這種說法不能說完全不對,但是有不足的地方,硬要說學生是受到民進黨的操弄其實也有點武斷。 我個人認為互相利用是有的,學生需要蔡英文的後援會當作學習訓練的平台,也需要民進黨當作後勤、組織上的協助。而民進黨則需要學生幫助他們開出一條路,幫助學生做一些他們原本做不到的(或不敢做、不願做的)。互相利用的確是存在的,不過並不存在單方面被利用的狀況。
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抗議的學生領袖還有教授目前都沒有民進黨籍(只有一位曾經有),所以他們的理念和利益跟民進黨多少都有差距,他們跟民進黨的關係應該是既聯合又鬥爭的狀態。
從幾件事情可以看出來: (1)學生第一天佔領立法院時,許多的民進黨立委都還在中南部,臨時被動員北上來支援學生。如果事先講好的話就不會出現這種狀況了。
(2)許多民進黨立委主要是扮演物資提供以及組織動員的角色,還排班幫忙顧大門,以至於有立委自嘲自己變成學生的看門狗。
(3)昨天白狼率眾表達挺服貿的立場,立院淨空,連民進黨立委也進不去。
(4)最重要的一點,雖然抗議學生的訴求有很多跟民進黨雷同,可是卻有一個根本差異,那就是抗議學生從根本上質疑自由放任經濟、質疑資本主義,比較傾向左派的立場,可是民進黨並不反資本主義,這就決定了兩者的立場是有差別的。(民進黨有許多立委跟財團的關係密切。蘇貞昌自己也在忙著爭奪體制內的資源,哪裡會反對資本主義呢?)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