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下林氏膜拜祖地--比幹廟
2008/08/20 19:21:58瀏覽2470|回應0|推薦1
 比幹爲爲中國曆史以死谏君的忠臣,稱爲“天下第一仁”。周武王爲其封墓,北魏孝文帝因感念其中心而建廟。現存留的建築群爲明代弘治7年重建。比幹廟是重要的廟墓合一的建築群,是中國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廟,稱爲“天下第一廟”。比幹廟廟宇宏敞,古樸壯觀。整個廟宇的主體建築由神道、照壁、山門、二門、碑廊、木坊、配殿、大殿等組成,總建築面積達4。7萬平方米。比幹廟内保存着很多有着重要價值的文物古迹,其書法、雕刻、建築風格都有很高的品位和曆史價值。

比幹廟



比幹廟是1996年公布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構成集墓葬、廟宇、珍貴曆史文物爲一體的旅遊風景區。比幹墓爲中國第一座有記載的墳丘式墓葬,墓葬以其曆史悠久、布局完整、規模宏大、文化積澱豐富等特點,占有舉足輕重的曆史地位,稱爲“天下第一墓”。比幹廟内碑碣林立,從春秋時期的孔子劍刻碑到清朝乾隆親書禦碑,共64通,幾乎含蓋了我國曆史上所有朝代。孔子劍刻“殷比幹墓”碑,是迄今發現的唯一的孔子真迹,被譽爲“天下第一碑”,北孝文帝的《皇帝吊殷比幹墓文》相傳爲南北朝著名書法家崔浩書,爲魏碑精品之上。清乾隆禦書的《過殷太師墓有作》爲端正的楷書,筆韻嚴整雍容,華麗端莊,有帝王之風。碑廊左側第四通石碑,爲清朝劉希龍所寫的行書“三代孤忠”四個大字,氣勢磅礴,端莊得體。碑中精品還有唐太宗的《封殷太師比幹诏》、《祭殷太師比幹文》,元朝劉敏中的《赦修比幹墓碑》等。這些都是舉世名碑,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豐富寶庫。廟内的特色植物開心柏、闆柏、沒心菜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觀。

   比幹廟創建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廟宇遭到戰火和自然的破壞,幾經修葺,已非原來面目。從比幹廟的曆史沿革看,自周武王封墓,魏孝文帝建廟,唐太宗下诏封谥,元仁宗爲比幹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題詩,清宣宗修複比幹廟正殿等。曆代帝王尊崇忠烈,畢恭畢敬,把比幹稱爲“三代孤忠”、“亘古忠臣”。郭沫若同志兩次來比幹廟瞻谒,曆史學家稽文甫早年在汲縣德北街高等學堂講學,多次率師生到比幹廟給師生講比幹事迹。1918—1921年範文瀾同志在汲縣中學執教期間,曾多次到比幹廟瞻谒和研究曆史文物。1947年4月劉鄧大軍第一次解放汲縣時,劉伯承将軍親臨比幹廟視察。現存比幹廟建築,爲明代弘治七年(1494年)明壽宗皇帝重建。比幹廟坐北向南,主要建築在中軸線上,有大殿、拜殿、影殿、山門、二門、三門、石坊、碑廊等。廟宇宏敞,建築巍峨,古樸壯觀。廟有護牆環衛,周圍柏林茂密。走近比幹廟,登上山門石階,即看到殿堂樓閣,鱗次栉比。靜穆的紅牆,蒼翠的松柏,氣勢磅礴。仰觀山門對面,巍然矗立的琉璃影壁,影壁正中由二十四塊方磚燒制而成的綠色琉璃花卉,構圖精巧,色彩絢爛。繞過影壁,兩尊威嚴高大的石獅,立于廟前。過了頭門,跨入二門,隻見兩旁石碑林立。細心浏覽,大都出于曆代帝王将相官吏和著名詩人學士的手筆。最著名的是北魏孝文帝的《吊比幹文》碑,爲魏碑中的佳品,素與洛陽龍門二十品齊名,世傳爲南北朝著名書法家崔浩所書。另一通是唐太宗的《貞觀碑》,又高又大,氣勢軒昂,銘載唐太宗追封比幹爲“太師”,谥“忠烈公”的诏文及“祭比幹文”。二門過庭,有一通草書“題壁詩”刻石,蒼勁深厚,勢若遊龍。 順廟中心甬道前進,穿過三門,便是比幹廟大殿,是一座古老的九脊殿,掩映在松柏交柯的濃蔭叢中,紅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金光燦燦,異彩奪目。殿内原有佛閣一間,内置高達4米的比幹塑像,神态莊重,氣勢昂然。佛閣兩側是“四大金剛”的塑像。殿的頂闆和四壁,畫有百鳥飛翔,百花争豔,百獸追逐的彩色壁畫。正殿前,有巍峨的拜殿,上額“殷太師廟正殿”,該殿内有一口重750公斤的大鐵鍾,系明代之物,鍾上鑄有一首詩曰:
鍾聲音徹梵王宮,
下通地府震幽靈。
西送金烏天邊去,
急催東方玉兔升,
覓求吉祥拜李耳。

    比幹爲世界林氏之太祖。衛輝比幹廟,天下林氏根。衛輝市委、市政府從1993年開始,每年舉辦比幹誕辰紀念會,國内外林姓子女紛紛前來衛輝朝拜谒祖,比幹廟已成爲海内外比幹後裔祭谒的聖地。公元1917年和1934年,林森曾兩次派代表來衛輝祭谒,拟大規模重新修建,創建“國粹大學”,弘揚比幹“民本清議,士緻于道”的佳說。河南省政府1963年列入第一批重點文保單位,1996年列入了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從1993年以來,衛輝市連續舉辦了比幹誕辰3085年和3090年紀念活動,先後有26個國家和地區60多個團體,數萬名林氏後裔和國内外遊客在衛輝尋根問祖、旅遊觀光.

韓國林氏比幹廟祭祀

    農曆四月初四是林氏始祖比幹的祭日。每年的這一天,來自海内外的林姓子孫都要來到衛輝比幹廟祭祀先祖,今年舉行的比幹誕辰3098年紀念活動暨首屆中國衛輝财文化節,不僅吸引了近千名林氏後裔前來懇親祭祖,共謀發展。衛輝市還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爲“中國财神文化之鄉”,這是我省繼梁祝之鄉成功命名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又一巨大成就。
    比幹在民間被尊稱爲文财神,享有财神之首的地位。他所體現出的忠義誠信、公正無私、愛民輕财、回報社會的财富文化内涵,更是中國傳統财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衛輝是比幹的茔葬地,有着數千年對财神比幹信仰的曆史積澱,形成了祭祀财神的民間習俗,極大的豐富了是中國傳統财富文化的内涵。此次“中國财神文化之鄉”的命名對打造河南文化強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也增強了海内外華人對林氏祖地的認同感。

   2006年5月1日(農曆四月初四)是林氏始祖比幹的祭日,每年的這一天,來自海内外的林姓子孫都要來到衛輝比幹廟祭祀先祖。今年舉行的比幹誕辰3098年紀念活動暨首屆中國衛輝财神文化節,吸引了近千名林氏後裔前來懇親祭祖,共謀發展。同時,衛輝市還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爲“中國财神文化之鄉”,這是河南省繼梁祝之鄉成功命名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又一成就。
   在5月1日舉行的紀念比幹誕辰3098年祭祀典禮上。來自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華僑社團及中國内地的林氏宗親會代表近千人不遠萬裏聚首衛輝比幹廟尋根祭祖、緬懷先人,與祖地鄉親共叙鄉情,以激勵全球華人共同奮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同時還舉辦了異彩紛呈的民間祈福祭典,以表達人們對财富和和諧社會的渴求。
   據了解,文化節期間,主辦方還舉辦了首屆中國衛輝财富文化論壇,中華林氏族譜展等活動,對比幹财富文化影響力進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解讀。據介紹,衛輝市自1992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了十二屆比幹誕辰紀念活動,累計接待海内外比幹後裔13000人次,比幹文化已經成爲衛輝市的特殊标記和城市名片--《今日安報》
   2006年11月18日,新鄉衛輝比幹廟彩旗飄飄,鑼鼓喧天,獅躍龍舞,熱鬧非凡。高大的丹心牌坊懸挂醒目的标語“熱烈歡迎馬來西亞槟城林氏宗親來衛祭祖觀光”。祭祖團一行以隆重的太牢之禮祭祀了先祖比幹。“獻敬祖先、祈國昌盛、地久天長、佑吾裔孫、事業飛鴻、爲家緻富、爲國圖強”铿锵有力的祝文誦讀表達着海外林氏裔孫永遠傳承比幹愛國愛民的精神。據比幹廟不完全統計,比幹廟現在平均每隔3-4天就有林氏個人或團體來參觀祭祖。  
   小林 本人作爲一個林家後人,希望能去比幹廟前一拜!比幹公3100年祭祀大典舉行在即,請各位林氏,辜氏宗親關注林氏論壇林氏宗親網的最新新聞消息!

來源:http://www.bigan.cn/jiapu/lin_5.html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iganlinshi&aid=2147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