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福建泉州比幹林氏名人
2008/02/25 14:23:15瀏覽5862|回應1|推薦3
泉州林氏名人
  林祿、林披、林伋、林鵬抟、林模、林驽、林悅 、林嗣環(字起八,号鐵崖)、林滂、林焌、林一桂、林朝陽(字罴章,謚桐軒)、林湜、林九如、林道、林雲程(字登卿,号震西)、林炳、林外(字豈塵,号肇殷)、林知(字子默)、林來鵬(字思奮,号思膺)、林鶴年(字氅雲)、林翀鶴(字祐安)、林騷(字叔潛,号醒我)、林文鬥 、林洪(字龍發,号可山)、林希元(字懋貞,号次崖)、林日勝、林文彬(字質夫,号顯齋)、林興珠(原名進周,字而梁)、林俊(字士孝,号萬青)、林賢(字克希,号尊一)、林春慶(譜名章木苔,字贈孝,号佩玉)、林元品(又名文濬)、林易庵、林宗臣(字景何)、林釺(字實甫,号鶴胎)、林欲楫(字仕濟,号季翀,别号平庵)、林欲棟(字世隆,号翀漢)、林孕昌(允昌、胤昌,字爲磬,号素庵)、林學曾(字志唯,号省庵)、林楠(又名林中楠)、林昭慶(字顯之,又名慶禅師)、林八郎(名福龍)、林仲虎(字景瞻,号定窗)

林祿

  閩林始祖。晉安郡王。

林披

  林祿十六世孫,唐朝太子瞻事。生有九子,都在唐·貞元年間先後登科同爲刺史,号稱九牧

林伋

  生卒未詳。北宋·興化進士,晉江縣尉,遂家泉州新門外筍江畔(霞州)。爲宋九牧林泉州始祖,其後裔霞州林氏兄弟九人,俱任知州之職,世稱“宋九牧”。與莆田“唐九牧”并譽。

林鵬抟

  明末德化縣桂陽鄉桂陽村太平寨人。中舉後官至山東武定州正堂,廉正愛民,深孚衆望。回鄉後在桂陽鄉址太平寨下建厝,後人據此稱桂陽鄉政府所在地爲“官廳洋”。

林模

  清初德化縣桂陽鄉桂陽村太平寨人。太平寨頭名進士,由康熙帝殿試欽點。曾協修《德化縣志》,并率族人據寨抵禦外患。後任湖廣興甯知縣、廣東普甯知縣,體恤民疾,興利除弊,民呼“青天”。

林驽

  明·泉州人,李贽的二世祖(林李同宗)。自泉發航突魯谟厮(或譯火魯沒思)經商,後娶波斯女爲妻,雙雙返國偕老,卒葬于泉。

林悅

   林祿後裔,北宋侍禦史。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乞歸故裏祭掃祖墳,宋仁宗調閱林氏宗譜後,在譜首禦書“忠孝”二字,矜(金字旁)以禦寶,并贈詩二首,“忠孝有聲天地老,古今無數子孫賢”,永春蓬壺鎮美山村林氏宗祠乃有忠孝堂之譽。

林嗣環

  字起八,号鐵崖,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出生于福建安溪縣官橋鎮赤嶺後畲(現驷嶺村)。

(一)

  林嗣環家境貧寒,“翁務農,家貧無力供束修,以聰明得試愛憐,助其書籍、膏火、衣服之費,且濟其家用,乃以專學……文章峭奇卓越。”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鄉試中舉。清·順治六年(1649年)中進士,曆官廣東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瓊道兼理學政、廣東海南副使。

  時值清朝前期,經濟逐步發展,中外貿易日趨頻繁,但不少地方官卻勾結地方勢力,攔截商船,殺人劫貨。“時有馬伽沙賈泊抵朱崖界上,主帥利其重貨,将執戮之。”林嗣環堅決反對,曰:“固欲其來遠,人綏荒服也,攘功挑釁,嗣環死不敢爲。”主帥“窮無以奪其議,聽賈人歸國。”

  東南沿海廣東、福建及雲、貴爲降清明将“三藩”(尚可喜、耿精忠、吳三桂)所控制,他們以爲遠離朝廷,清帝鞭長莫及,便放縱部下騷擾鄉邑。“瓊州……巡撫李端吾……兵頗橫,兵有毆民者,嗣環笞其兵而匿其民。将領擁衆入署争之,嗣環端坐不爲動,但引頸向将領曰:‘惟殺我,毋多言。吾懼死不笞爾兵也。’不屈之态,浩氣凜然,連将領也奈他無何,隻好唯唯而退。”

  有一次,藩王府曾派手下的兩個人到林嗣環處“公幹”,那兩人趾高氣揚,騎馬直上公堂。林嗣環把他們拉下馬,各打三十大闆。藩王大怒,虧得當地撫軍勸解,林嗣環才幸免遭難。

  清初,正是戰争過後不久,弊病甚多,民生凋弊,百業待興,然而靖南王耿精忠“奢侈無度,濫投工役,私設苛稅”。林嗣環則“禁奴婢、禁投充、禁株連、禁民借官債”,還“議兵屯種”,辟耕種植,減少人民負擔,解決軍隊糧食費用。雖然“粵人咄咄贊之”,但卻觸犯了蓄意謀反的耿精忠、尚可喜二藩王。

  由于林嗣環屢“拂其意”,與耿精忠的矛盾日益尖銳,最後爲他們所不能容忍。順治十三年(1656年),他爲減輕民衆役賦而寫《屯田疏》,耿精忠“嗾帥劾之,被逮下獄。因陳藩兵不法事,于是移耿藩于閩。嗣環落職,流寓西湖……客死于湖上。”

  林嗣環“卒後無嗣,初葬于螺陽(惠安)女婿陳氏之山,在驿坂後。曆40餘年,族侄木栗光(“木栗”和一字)始訪得之,邀同叔昆季攜回安溪,改葬于禦屏上麓。”

(二)

  林嗣環“不善爲官”,卻“善爲文”。

  林嗣環博學善文,一時海内名賢都折節訂交。宣城施閏章(愚山)爲他的《湖肪集》作序雲:“鐵崖,奇人也,爲文章光怪百出,甯駭俗,毋尤人。其壘坷郁積不平之氣,直欲排山裂石霹靂聲。”嗣環也自稱,除非鄉先輩李贽(參見《泉州人名錄·李贽》),此外無人可以類比。

  著有《鐵崖文集》、《海漁編》、《嶺南紀略》、《荔枝話》、《湖舫存稿》、《過渡詩集》、《回雁草》、《詩集》、《口技》等。

  在清·安徽人張潮編選的筆記故事集《虞初新志》一書中,有林嗣環一篇題爲《秋聲詩自序》文,後被改爲《口技》選入當代中學課本(參見《泉南著述·口技》)。

  另有《荔枝話》一文(參見《泉南著述·荔枝話》),收入清·康熙三十四年歙縣張氏霞舉堂刊本《檀幾叢書·卷五十》。

林滂

  北宋·永春知縣。開寶三年(970年),林滂開鑿桃溪馬甲、山門、滑石、西涵4個險灘,晉江東溪從永春石鼓至泉州可通舟楫。

林焌

  字仲漠,明·德化人,林樞次子。

  監生。儀容修偉,顧盼炯然,氣節豪邁,交遊廣闊。以廪例入南雍就試,祭酒溫體仁首拔之,名噪一時。應選州佐,棄不就,歸鄉著述。著有《南再草》、《松鱗草》、《吹呋草》等。

林一桂

  清·光緒年間永春縣外山鄉人。青年時寓鼎仙岩讀書,後求取功名,任連江縣知縣,以善于調解糾紛著稱。

林朝陽

  字罴章,謚桐軒,清·安溪縣新康裏羅岩鄉(今虎邱鎮羅岩村)人。生于嘉慶年間(1796—1820年),卒于同治時期(1862—1874年)。

  林朝陽早年于廣東省汕頭經營茶行,創有大街一條,取福建安溪之意名爲“福安街”;小巷三弄,以店号命名爲“林乾太”。此一街三弄,是當時尚不太繁榮的汕頭埠的主要街道,至今街巷皆存,名稱未改。

  後林朝陽棄商入仕。先至四川押運銅錠,後到潮州任職。曆任潮糧分府欽加潮州同知銜、前山軍民府特授潮州糧捕、水利分府兼海關稅務随帶加三級,潮、汕一帶和安溪故裏民衆稱之爲“林三府”。

  早在道光年間(1821—1850年)林朝陽未入仕前,一夜之間被一董姓錢莊以倒閉形式侵吞紋銀十萬兩,且訴訟未果。董錢莊還放言:“若要索取這些紋銀,當待你任潮州父母官。”因此,林朝陽發憤棄商入仕,志在報失銀之恨。經林則徐薦舉提攜,終于如願。就在林朝陽任潮糧分府欽加潮州同知銜時,董錢莊再度與人發生訴訟,直接受理此案的恰是林朝陽。雖然此次理在董錢莊,但旁人皆謂董錢莊必然敗訟。不料,林朝陽卻絲毫不計舊恨,按理決斷,時人競相贊譽。董錢莊亦深感愧疚,表示日後定将前此吞沒的紋銀退還。

  林朝陽在潮州任職時,正處于第二次鴉片戰争期間。其時廣東沿海一帶常有小股英軍騷擾,走私鴉片的不法奸商更是頻繁出沒。有司勒令林朝陽領前山軍民府職前往綏靖。林朝陽雖爲文官領武職,但竭力勤政,外抗敵軍侵擾,内治不法奸商,有效地維持了潮、汕一帶沿海的甯靜與社會治安。鹹豐十年(1860年)清廷特欽賜“績著韓江”匾以彰其績。

  林朝陽病卒于任上。卒時,清廷爲嘉其一生勤政有功,又特欽賜“克襄王事”匾。而今,“績著韓江”、“克襄王事”二匾尚存安溪故裏。

林湜

  南宋·淳熙間晉江知縣。淳熙二年(1175年),泉州大造戰船,林湜不忍按常規向百姓攤派,欲投檄辭職。寓居境内的各國商人欽佩他的仁義,慷慨捐助,結果“艦就而民不知”。

林九如(1862~1937)

  生于清·同治元年,泉州東街人。民國26年去世,享年76歲。

  擅長掌中木偶,精通拳術,師承蔡玉鳴,是“閩南五虎”之首,外号“布袋戲狗”。與師弟魏文豹(綽号“翻天豹”)齊名,時有“狗(九)手豹腳”之稱。

  身材魁梧,臂力過人,能提起400多斤奇勇石,練就一雙鐵沙掌。雙拳上下左右揮舞,如急風驟雨,同時前後左右跳躍,旋轉翻騰,輕捷周密,人稱“滿天星”。

  授徒陳墜,陳墜授術于釋瑞吉法師(俗名陳禮嶽),釋瑞吉授林天池。

林道

  宋·泉州著名道士,修真清源山天柱峰。

林雲程

  字登卿,号震西,明·泉州晉江人。

  嘉靖四十四年乙醜(1565年)進士。知通州,調宿州,兩遷南北曹郎,出爲九江知府。以繼母艱歸,遂不複仕。

  雲程真誠自将,尤善涖政以便民。家居厚德古意,爲鄉鄰楷模。性好蓄法書名畫,自少留意詞賦。與詹仰庇(參見《泉州人名錄·詹仰庇》)同年進士,情誼極深。壽九十六而終。

  著有《叢蘭館史編抄》、《蘭窗雜記》等。

林炳

  北宋·德化縣人,雞籠窯(龍窯的前身)發明人。

  北宋時期,德化縣的陶瓷業已相當發達,“村南村北春雨晴,東家西家地碓聲”,描繪的就是當時德化縣陶瓷作坊遍布鄉裏的情景。宋·哲宗年間,爲了彌補國庫虧空,朝廷調整了貿易政策,規定“凡購買外國貨,均以帛、綢、瓷、漆等特産博易,不用金、銀、銅币”,全國的陶瓷出口因此猛增。

  德化縣作爲陶瓷主要生産地之一,陶瓷是“海上絲綢之路”最主要的出口産品之一。雖然瓷窯遍布,但由于當時的瓷窯都是平頂方形、容量很小的小窯,難以大批量生産,遠遠不能滿足陶瓷出口的需求。燒制技術的落後,制約了德化陶瓷業的進一步發展。林炳應時而生,他設計發明的圓拱形大窯爐(亦稱雞籠窯)不僅容量擴大了十幾倍,還由于設計了煙囪拔焰消煙,熱度倍增,燒制出的瓷器更顯得潔白、剔透。距離祖龍宮不遠的屈鬥宮古窯就是根據這種圓拱形大窯爐改進而成的。

  關于林炳建成大型窯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林炳在進行窯爐改革時,高溫窯火一沖便塌頂,屢試屢敗。有一次,林炳再次倒塌的窯爐旁邊,疲勞得不覺昏昏睡去。睡中夢見一位仙女翩翩而至,在他面前解開衣襟,對他示意地指一指敗窯,又指一指自己的乳房,然後隐沒在雲霧之中。林炳醒來突然有所領悟,于是将窯房砌成乳房樣的圓拱形大窯,兩旁再砌小奶窯(亦稱獅耳)護住主窯房,這樣燒窯時就不再塌頂了,而且燒成的瓷器質優量多。後來,林炳又利用山坡地形,把幾個窯房串連起來,既能充分利用熱能,增加産量,又能使窯體更加牢固,也爲此後演變發展成龍窯(亦稱蛇目窯)奠定了基礎。

  林炳首創的大窯爐在當時産生了巨大的影響。林炳因此被朝廷敕封爲“燒成革新先行”稱号,指點林炳的仙女也被敕封爲“玄女夫人”。一時間,林炳大名遠播,各地紛紛學習他的建窯技藝。在當時泉州知府的授權下,德化開辦了第一所瓷庠(類似于今天的陶瓷學校),由林炳親自到瓷庠傳授技藝,現場指導。當年的瓷庠就是現在的祖龍宮,這座不甚起眼的小瓷庠,影響了近千年來整個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瓷業發展。據日本有關陶瓷文獻記載,宋代有一個叫加藤四郎的日本人來德化學陶藝,将砌雞籠窯的技術帶回日本,砌成“德化窯”,并尊奉林炳爲“陶祖神”。

  爲感激玄女指點的恩德,瓷鄉人按照林炳夢中的玄女英姿塑造了玄女像,建玄女宮奉祀。後來,林炳赴江西傳藝,再也沒回來過,最後積勞成疾,客死他鄉。家鄉人懷念他,便塑林炳像安放于玄女之右,尊爲窯坊公。每逢農曆五月十六日窯坊公誕辰之日,鄉人依然不忘到祖龍宮奉祀一番,一則紀念林炳爲光大瓷業所作的巨大貢獻,二則祈願自己在來年的陶瓷生産制作中能夠順利如意。

林外(1106-1170年)

  字豈塵,号肇殷,南宋·晉江馬坪村人,北宋·徽宗崇甯五年(1106年)生,林知八世孫。

  林外豪于酒,工詩詞,“詞翰潇灑,談吐不羁”(《宋開基馬平(坪)林氏譜諜》)。年青時曾遊學蘇、杭一帶,屢試不第,至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年)登進士,已55歲。後爲興化縣令。著有《孏窠類稿》,已佚。

  北宋末年,國君荒淫,奸佞當權,貪污腐敗,緻金兵南侵,二帝被擄北去,受盡奇恥大辱。南渡後,南宋小朝廷把京都從汴州遷到臨安(今浙江杭州),偏安江南,向金稱臣,忘記國恥和君父之仇,吃喝玩樂,縱情歌舞,醉生夢死,把避難的所在,當作昔日的汴京。

  林外曾于杭州西湖酒肆飲酒鬥餘,題詩壁間譏之,是爲著名的《題臨安邸》。詩雲: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因當時留在粉牆上的字迹是行草,“升”與“外”形體酷似,其作者後世有作“林升”的,也有作“林外”的(如《西湖遊覽志》),曆來莫衷一是。現經考證爲晉江“林外”。

  該詩輯入《千家詩》,流行全國,八九百年不衰,曆來爲書塾蒙重、中小學學生的必讀詩篇。傳播時間久,影響範圍廣。

  林外還曾在吳江垂虹亭橋(位于蘇州城東)下,見此橋氣勢雄偉,有橋洞七十二,如長虹卧波,信筆在一橋洞飛梁上題《洞仙歌》詞。該詞收入張思岩《詞林紀事·卷八》。詞雲:
   “飛梁欹水,虹影登清曉,桔裏漁村半煙草。
    歎來今往古,物換人非,天地裏,唯有江山不老。
    雨巾風帽,四海誰知我 ?
        一劍橫空幾番過,按玉龍、嘶未斷,月冷波寒。
        歸去也,林屋洞門無鎖。
        認雲屏煙障是吾廬,任滿地蒼苔, 年年不掃。”

  很久以後,人們才知道:林外是乘大篷船穿橋洞,自己站到船艙頂,仰面朝天,把詞題寫在飛梁上的。寫畢船去,水天無痕,當時世人驚爲神仙所書。

  據同時人葉紹翁《四朝聞見錄》記載,這阕詞轟動一時,有人抄呈宋高宗趙構,并附傳說爲仙人呂洞賓下凡所作。趙構谙熟詩詞格律、音韻,讀罷笑曰:“哪是什麽神仙?這分明是福建秀才所寫!”左右大臣莫明其妙,請教所以然。趙構說:“這首詞所葉韻腳多有閩南方言”(此詞下半阙中“帽”、“過”,“鎖”、“掃”,隻有用閩南話來吟,方能葉韻)。可見這阕詞在當時的影響。

  宋·周密《齊東野語》還載:林外獨遊西湖,在西湖小旗亭飲酒,角巾羽髦,飄飄然神仙中人。他叫酒保從他背上的虎皮荷包中随意取錢,按錢數買酒;飲完再飲,直至傍晚,“凡飲數鬥不醉”,有人探看他荷包中的銀錢,并無減少。将去,索筆題詩壁間。明日都下盛傳某家酒肆有神仙至雲。詩曰:
       “藥爐丹竈舊生涯,白雲深處是吾家。
        江城戀酒不歸去,老卻碧桃無限花。”

  又有一次,當他看到西湖附近的雲蓋峰,半隐半現在晨霧中時,觸動情懷,即題下一詩:
       “一峰特立出塵寰,自古相傳雲蓋山。
        不是雲來蓋山頂,隻緣峰峭入雲間!”

  林外過南劍黯淡灘,湍險屢覆舟,行人多畏避之,他卻漠視險情,在灘旁驿壁戲題曰:
       “千古傳名黯淡灘,十船過此九船翻。
      惟有泉南林上舍,我自岸上走,你怎奈我何 ?”

  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林外卒,享年65歲,與其二世祖林知同葬于晉江靈源山。林外有二子,長乾、次坤。林乾遷居陳江(陳埭),成爲晉江陳埭林氏開基祖。

林知

  字子默,林外之祖,北宋·晉江人。讀書晉江靈源庵。熙甯間(1068~1077年)到京城上書論時政,久不報。惠安縣主簿林□到京城訪其旅邸,題詩壁間曰:
       “先生平昔命何非,萬卷讀書一布衣。
        回首長安成底事,吳山蒼翠幾時歸?”

  知遂歸隐不出。死後葬晉江靈源山,劉濤經《林處士冢》詩雲:
   “處士憤三尺,吳山松萬株。空餘著書稿,不見煉丹爐。
    道古言難合,年高勢最孤。清朝禮樂備,無處用真儒。”

林來鵬

  字思奮,号思膺,明·永春人。明代中期冠帶隱士。精詩文,著《蓬山唱和集》。

林鶴年

   字氅雲,清末·安溪蘆田人,著名詩人、茶商。

  光緒八年(1894年)舉人,翌年考取謄錄。甲午(1894年)之役,獻款助軍需,授工部虞衡司郎中。旋任廣東道員,加按察使銜。告退後,先後在龍岩的甯洋和台灣的苗栗發展墾殖業,多有義舉。在台灣開墾業成後,曾在蘆田興建一精緻的山園,并返回家鄉長住,其間曾創作大量古近體詩。著有《福雅堂詩鈔》等。

  有《古劍》詩詠志:
       “聚首琴書未肯閑,幾番磨洗出深山。
        銷沉烽火逃秦劫,吒咤風雲入漢關。
        斬馬果能如我願,化龍聊複戲人間。
        故交肝膽今誰是?千古英雄爲破顔。”

林翀鶴

  字祐安,清·泉州人。光緒卅年(1904年)與其弟林騷同榜登進士第,時人傳爲美談。

林騷

  字叔潛,号醒我,晚自号半村老人。清末·泉州人。光緒卅年(1904年)進士,授鎮江知縣,因無意仕途,告假歸裏,緻力吟詠,爲一代詩人。著有《半村詩集》。

林文鬥

  清·安溪人。道光元年恩科解元。曆任羅源縣學教授、台灣府學正堂。

林洪

  字龍發,号可山,南宋晚期泉州晉江蚶江鎮人。

  早年浪迹江浙,在《山家清供·溫陵鵝黃豆生》一節中說:“仆遊江淮二十秋”。擅詩文,著有《西湖衣缽集》、《文房圖贊》。他對園林、飲食也頗有研究,著有《山家清事》一卷、《山家清供》二卷,其著述常被後人引述。

林希元

  字懋貞,号次崖,明·同安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進士,授南京大理寺評事。林希元慷慨鲠直,有俯視流俗、擔當宇宙之氣,才識練達。世宗立,上書陳新政八要:務正學,親正人,清言路,裏中官鎮寺等。遷寺正,忌者側目,改 泗州通判、廣東按察佥事,所到之處,百姓疏困,盜賊平息。官至廣東提學佥事。因對安南用兵事與督臣異議,罷歸。

  居家,手不釋卷。晚年潛心鑽研義理,參訂諸儒所定格物緻知之說,精微獨到。

  著有《易經存疑》和《四書存疑》,王慎中、洪朝選爲之序。

林日勝

  清·順治六年(南明永曆三年,1649年),永春縣蓬壺人林日勝及侄林興珠,西雙坑人林忠,介福人鄭世雄與鄭世英等各聚衆數千人響應鄭成功抗清。先後攻克永春、德化、尤溪、大田、永福(今永泰)等縣部分地區。後于順治十三至十四年兵敗降清。

林文彬

  字質夫,号顯齋,宋·南安人。舉賢良方正,任蘇州府學教喻,訓迪有方,署常熟知縣,以勤政著名。未幾,乞歸就養。南安石井楊梅山南麓清水岩有其詩刻。

林興珠(1628—?)

  原名進周,字而梁,清·永春縣升平裏(今蓬壺鎮湯城村)人。

  清·順治六年(1649年),與叔父林日勝追随鄭成功抗清義旗,聚衆數千,據永春帽頂、馬跳諸寨,牽制内地清軍。林興珠在鄭成功帳下時見識過藤牌兵的威力,熟悉其使用技巧。順治十三年(1656年),清軍攻破帽頂寨,林日勝與林興珠降清。林興珠在“三藩之亂”中反擊吳三桂叛軍有功,康熙十七年(1678年),康熙帝召林興珠入京,授銮儀衛銮儀使,賜封建義侯,著籍鑲黃旗。

  早在清軍入關時,沙俄趁機侵占我國的雅克薩(今黑龍江漠河東呼瑪西北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内)和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清朝官方呼其爲“羅刹”(惡鬼)。盤踞雅克薩的俄軍頭目托爾布津帶有沙皇賜予的一枚盾形城徽:一隻張翼的鷹,一爪抓住一張弓,一爪抓起一枝箭,充分暴露了其狂妄野心。康熙對“羅刹抗殺黑龍江、松花江一帶三十餘年”深感憂慮,于是在平定三藩和統一台灣後,即決定反擊沙俄侵略者。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冬,康熙帝在北京景山召見林興珠,當談及“火器之利,因問所以禦之者”時,興珠回答說:“惟滾被爲第一。”康熙問“滾被”爲何物,興珠回答“即人家所棉被也”。康熙笑說:“是何能也?”興珠回答:“柔能制剛耳。”并詳言其進退滾閃之法。康熙點頭贊許,又問:“滾被之外,更有何法?”興珠答:“有滾牌,臣家有其器。”康熙帝立命取至,又問:“汝家有能用此牌之人否?”興珠召集家人六人,在康熙帝禦前表演。“興珠年老,然持藤牌而舞,辟易萬夫。前躍八尺,後退一丈,不可敵也”。康熙帝“命善射者數人,以雹頭射之,數發皆不能中。矢未發已滾至面前,疾于飛鳥”(《廣陽雜記》)。

  康熙帝大喜過望,決定組建一支福建藤牌兵。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1月18日,康熙帝派人到山東、河南、山西三省,在安插于當地墾荒的福建投誠官兵内挑選500名,給銀整裝遣行,又下令在福建等處投誠官兵内挑選善用藤牌及片刀者送京;移文福建提督施琅,選取堅好藤牌400并所用片刀送京。之後他還親自檢查藤牌兵的裝備,認爲“藤牌稍薄,雙層者加舊棉一層,單層者加舊棉兩層,堅固可用”,命“侯林興珠與營造司郎中佛保監修,進式後速發”(《清史稿》,下引同)。2月,诏“命都統公彭春等帥師剿撫羅刹”,“命銮儀使侯林興珠等率藤牌兵會剿羅刹”,并特诏:“林興珠曾效力行間,且系侯爵,其令參贊軍務,彭春等善視之。”

  爲了保證福建藤牌兵按時到達,康熙帝還特地命令兵部派遣馬隊将他們送到前線。同年五月,林興珠和都統彭春、副都統班達爾沙、瑪拉等率清軍3000多人水陸并進,在雅克薩城郊抓獲敵兵數人,訊問城中情況,有一俘虜逃逸,興珠當即建議:“宜亟進矣,掩其不備而圍之,令其在外者不得入,在内者不得出。少遲,衆合不可當也。”彭春采納其意見,揮師急進,廿二日抵雅克薩城下,翌日圍城。廿五日,沙俄援兵乘船從黑龍江上遊順流而下,欲與城中守兵彙合。

  林興珠率福建藤牌兵還擊于江中,“衆裸而下水,冒藤牌于頂,持片刀以進,羅刹衆見之,驚所未見,呼曰‘大帽鞑子’。衆皆在水,火器無所施,而藤牌蔽其首,槍矢不能入,以長刃掠牌上,折其胫,皆踣江中,殺傷大半,餘衆潰而逸,興珠不喪一人”。此番痛擊,殺死俄軍30多人,俘虜15人,繳獲敵船一艘。接着,清軍攻城,炮彈所及,到處起火,興珠令藤牌兵“人取草一束,堆城下,不下即火之”。沙俄頭目額裏克舍隻好乞降,立誓永不再來雅克薩。清軍即釋放俘虜700多人,以全勝赢得第一次雅克薩之戰。

  兩個月後,沙俄侵略者背信棄義,重占雅克薩,修築工事,籌集糧食,欲長期盤踞。翌年(1686年)二月,康熙诏命将軍薩布素、副都統郎坦等率所部2000人再攻雅克薩,“并量選候補官員及見在八旗漢軍内福建藤牌兵四百人,令侯林興珠率往”。六月,清軍抵雅克薩城下。初八,福建藤牌兵占領城南土阜,“遇敵伏兵,又大敗之,即于土阜設伏兵固守”,“敵出拒,擊敗之,斬額裏克舍”。此次反擊戰,沙俄侵略軍先後被清兵斬殺七八百人,幸存者僅66人。

  清王朝取得兩次雅克薩大捷,沙俄侵略者被迫求和,中俄兩國于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1690年1月)簽訂《尼布楚條約》。這是中國曆史上與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林興珠和福建藤牌兵功不可沒。

  明末清初,已退出中原兩百多年的蒙古族分裂成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分。清兵入關之前,漠南蒙古就已歸屬清之版圖。後來,漠南、漠西兩部也臣服于清

  在清王朝忙于掃平内憂外患的同時,遊牧于新疆伊犁河流域的漠西蒙古的一支——準噶爾部,逐漸強盛,貴族噶爾丹自稱可汗,公開與清王朝分庭抗禮,向康熙提出:“聖上君南方,我長北方。”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賊心不死的沙俄支持下,噶爾丹以追擊漠北蒙古爲名,悍然進兵内蒙古。爲使大清帝國政權得到鞏固,康熙帝禦駕親征,“興珠複以藤牌兵護駕從征,至克魯倫河,與敵遇,突其駱駝陣,大敗之于烏蘭布通”(烏蘭布通在遼河上遊西拉沐淪河南岸,今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滕旗南境)。福建藤牌兵爲保衛祖國西北疆域立下了一大功。

林俊(1828—1857年)

  字士孝,号萬青,清· 永春縣五裏街鎮埔頭村人,農民起義領袖。父林捷,是道光元年(1821年)恩科武舉人。林俊是個武生,很早就有“反清複明”思想。

  鹹豐二年(1852年),林俊赴福州武舉試落選,遇太平軍人士,鼓勵林俊“與洪君(洪秀全)一緻進行”。回鄉後,與紅線會秘密聯絡,借調解各姓械鬥爲名,數邀各鄉紳長、丁壯,在金峰山聚會,曆叙華夷消長、明清興亡。還到德化、南安埔頭、爐内一帶活動,準備起義。

  民國版《永春縣志·卷3》載:紅錢會首黃有使(延平船工)答應在上遊響應,黑錢會首陳湖(永春人,林俊好友)也願和他合作。可惜路遙,“與金陵、江西聲援不及”。他又暗中派人與福州宗親聯系,希望“先破省城”,然後與上下遊并舉。不幸,林俊的二哥林大廣在德化的商店被搶,夥計被捕,便決心在永春“實行起義”。

  當金錢會準備起義時,官府已經知道,趕快下令:“漳、泉會匪,甫經懲治,尤宜力行保甲。”清廷令福建巡撫王懿德,聯系泉州有名官紳、禦史陳慶镛(參見《泉州人名錄·陳慶镛》)辦理“團練”,以鎮壓農民起義軍。

  鹹豐三年(1853年)四月,林俊率數千人在永春金峰山起義。

  據王懿德《到泉督剿日期并現辦情況析》載:林俊由永安回永春,在永春桂洋打勝,擊斃德化知縣肖懋烈,并于七月二十七日占領德化縣城。八月,林俊、陳湖再攻永春不克,乃與黃有使重占大田,并決定向清軍較弱的莆(莆田)、仙(仙遊)地區進軍。八月二十四日,林俊繞過白鴿嶺,攻克仙遊縣,殺知縣黃曾德、劣紳王捷南。九月初九至二十三日,圍攻興化府,未克,十月退回仙遊,斃興化府通判遊擊。

  當時,小刀會起義于海澄,受到清軍重壓。在鹹豐元年(1851年),泉州一帶欠收,次年又發生水災,其後太平軍攻下南京,清廷爲挽救危局,即将福建軍隊外調。小刀會乘機由泉州府同安縣人黃德美、黃位領導,以“爲海澄歸僑江源報仇”爲口号,進攻漳州海澄縣。鹹豐三年(1853年)五月十五日,小刀會占領晉江縣安海鎮,焚燒安海新街陳益升當鋪,影響很大。五月十五,小刀會攻下漳州,聲勢浩大。清朝馬上下令修造戰船,以防不測。小刀會用帆船30艘,運兵進攻廈門。占領廈門後,分兵四出,渡海進攻同安、安溪、漳浦等處。由于廈門起義沒有較好準備,小刀會不幸失利。

  林俊如能乘勝攻下泉州,即可救小刀會之危,兩軍會師,局勢當另有可觀。王懿德也承認:“不特仙遊逆匪回去剽掠,即泉州一城,人心亦未可恃。”“泉庫本已空虛,饷道複又阻絕,廈門兵馬不繼,潰散堪虞。”(王懿德《到泉督剿日期并現辦情況析》)

  林俊亦有進攻泉州之意,遂進軍泉州北部的大羅溪鄉和南安東部的爐内鄉,以及晉江、南安、仙遊三縣交界的覆鼎鄉。

  十一月,林俊從仙遊敗退,又在永春、德化交界的虎豹關遇着清軍。十二月初四,雙方在德化大戰,義軍失利,陳湖陣亡,林俊隻好退到永春、安溪交界的帽頂寨。(沈儲《舌擊篇·卷2》)

  鹹豐四年(1854年)年初,王懿德知道帽頂山的重要性,“帽頂山羊腸一線,真是一夫當關之險,山頂寬平,周圍二裏,可容萬餘人駐紮。”就發動總兵鍾實三率官兵5000人四面合圍。

  泉州知府馬壽祺怕“徒恃兵力,不能制勝”,先由安溪練總李維霖收買的内奸,于三月八日夜焚毀寨内屯糧萬餘石;又寫信給林俊,聲稱如殺黃有使、童森、蘇卓投誠,可以免死,企圖造成義軍内部分裂。林俊不爲所動,在率衆堅守四個月後,才放棄帽頂山,轉到南安埔頭、爐内一帶,建立新的據點。

  三月底,駐紮埔頭的清軍遭到“盜匪數百人”夜襲,泉州知府馬壽祺即令鍾實三進剿。林俊馬上組織胡熊、邱二娘(參見《泉州人名錄·邱二娘》)一千人,于四月二十四日進攻惠安縣城,把清軍引到惠安,結果清軍又撲空。

  十一月,林俊駐軍晉江、南安交界的雲峰鄉,後來又退駐永春、漳平、安溪之覆鼎山、帽頂山,築寨屯糧。又聯合晉江大羅溪等鄉義軍,圍攻仙遊,圖撲府城。一時東起莆田,南至惠安,綿亙百餘裏,會衆以萬計。(《王毅公年譜·卷下》)

  鹹豐五年,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封林俊爲烈王,紅錢軍成爲太平軍的一個組成部分。

  清朝爲對付林俊,請出泉州紳士陳慶镛、王峥嵘等組織團練以抵抗。林俊發覺泉州府城進攻困難,便改變作戰計劃,于鹹豐五年(1855年)轉攻閩北的沙縣、尤溪。“鹹豐五年五月,林俊攻(沙縣)東門,旋退屯狼口、都溪,以達與江西太平軍會合的目的,但仍不放棄泉州”(民國版《沙縣志·卷3》)。六月初八,林俊部潘宗達攻下尤溪縣城,殺死知縣金琳。

  鹹豐七年(1857年)四月,林俊、潘榜、潘宗達義軍圍攻南安縣城及泉州城,未克而退。《東華錄》雲:“鹹豐七年,泉州府城爲林匪所圍攻。”陳慶镛《籀經堂類稿·卷3·陳奏泉州守城獲勝疏》載:“(林俊)分兵由西南角進攻(泉州城),泉督早有預知,日夜顧守甚嚴,前後二日。當大功将成之際,突然軍中發生瘧疾,林賊目睹此狀,隻好下令退兵。林賊自泉郡退兵,駐紮南安爐内,泉督派兵攻數次,皆不克。”

  林俊在南安指揮會衆,攻下德化、大田、尤溪、仙遊、永福一州五縣,并且發展到安溪、惠安、漳浦、雲霄各縣,閩中、閩北的農民軍,紛紛響應,聲勢頗大。

  正當雙方相持的時候,林俊爲了急于與入閩的太平軍會師,揮師北上。鹹豐七年(1857年)七月二十一,當林俊在率衆沖過順昌縣仁壽鄉仁壽橋時,被地方團練開槍擊中,落水身亡。

林泉

  清·晉江人。“能詩書畫篆,文無不考究。鄉士大夫及四方遊客,多與往來酬贈。”著有《墨林》、《栖軒印林》、《倦遊草》等,乾隆《泉州府志·卷63·國朝藝術》有傳。

林賢

  字克希,号尊一,生于明·崇祯初,祖籍晉江馬平霞店。其祖父得所移居南安兜率鄉。

  其父茂田積善行仁,樂善好施。昆仲三人,賢居其季。少年讀書學劍,未弱冠身體魁偉。遭亂飄泊于海外,爲人誠信,外國之人愛之重之。

  清·康熙初歸國,以舳舻赴榕見省撫吳公,說以靖蜃窟必藉樓船。吳省撫以林賢曉水務且谙兵事,智足以當大任,旋啓康親王設立水師,委賢任福建援剿水師總兵官。
康熙十七年(1678年),鄭經派兵進攻泉州,林賢統率三營官兵,驅樓船救泉圍,出上竿塘擒鄭軍首領章元勳,殲其全軍。解泉州之圍後,林賢任福建援剿左鎮總兵官。

  康熙十九年(1680年),林賢率艦隊爲萬正色提督前驅,收複金、廈兩島。論功獨多,遷海壇總兵官加署參将。

  康熙二十年(1681年),林賢忠于職守建立功勳,加左都督,正一品記餘功三次。

  在施琅率領水師東征攻澎平台的戰役中,林賢立下不朽功勳。泉州《馬平霞店林氏族譜·平台記事》記載: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年),提督施公奉命蕩平澎台。

  六月初一日,施公在銅山會各鎮傳集大小将士告戒三章。當天立誓,申明賞罰功條。三軍将領歡騰踴躍,随會議進兵。施公欲先往花嶼。少保公(指林賢)曰:花嶼在澎湖之西南,八罩在澎湖之正南,不如往八罩,以占上風。

  十四日乘風開船,十五日到八罩,十六日再行會議。少保公曰:須先撥快哨二十隻進澎湖港探寇船多寡,抛泊何處,陸地多寡禦守,并看港路寬狹,俟回報進兵。

  施公随撥快哨,南風便利即到澎湖港。見寇船二百餘号在港内,揚帆排列,兩邊山大小船隻不計其數。我船見其防守嚴密。将官許英、藍理、曾成、張勝、趙邦試、吳啓爵、阮欽爲等數船首先進港。僞水師總督林升見許英等船深入,率領寇船前來夾攻,諸船齊發炮箭,林升一船死傷甚多,打斷林升左腿,寇船遁入港。諸将以後船無援亦退出港。将官許英、藍理各帶傷。

  施公見衆心觀望不齊,複與少保公商議。少保公曰:國家四十年來爲此海寇屢撫屢剿,所費錢糧何啻千萬,沿海數省百姓被害不啻千萬。如今已扼其吭,若不乘勢平定,日後何有破台之舉。寇舟雖多隻有二三十隻兇猛,餘不過碌碌逐陣而已。今日因我師彼此觀望,依愚之見,明早收船八罩,申明賞罰号令,我戰船四百餘号,挑選大船四五十隻,餘船令在後架梁,将各船精銳官兵挑出,每大船上面若站得二百人,艙底藏伏二百人,對敵時傷死一人即換一人,其槍炮弓箭俱未許開用。令各兵将火炮火桶、火确伏在兩傍舟皮邊,各鎮自領前鋒,我船進港,寇大船必來迎戰。我船派配已定,或二船、或三船攻燒一船。寇之前鋒大船一經燒毀,餘船無不破膽矣!

  少保公又曰:若挑定官兵船隻,船篷上大書姓名,各鎮先進,衆将不敢不進。

  是夜遂在大海中抛船。十七日收回八罩。施公将昨觀望将領盡行捆綁欲正軍法。少保公會各鎮保領,各立軍令狀。随即挑選船隻,官兵分配已定。

  十八日黎明,天色驟變,倏起飓風。至五更忽空中轟雷一聲,少頃雲開霧散,北風随止,立轉南風。少保公急遣人報知施公。往日,八罩嶼中一井僅供一二百人汲取,此時大軍數萬人皆仰給是井,泉湧不竭。又海底老古石其利如刀,船下石定時辄被割斷。是夜抛船安穩無虞。此聖天子當陽,百靈效順。本日即進虎井嶼。

  廿一日,施公會集各鎮曰:明日分作兩股進兵,設阄拈定次序,庶不紊亂。今寇船舶在澎湖東邊山,就東邊山拈定。少保公向前拈得第一阄,平陽鎮朱天貴拈得第二阄,興化鎮吳英拈第三阄,銅山鎮陳昌拈第四阄,金門鎮陳龍拈第五阄,廈門鎮楊嘉瑞拈第六阄。拈撥已定。

  廿二日巳時,我船魚貫而進,餘船俱随後架梁。少保公與平陽鎮朱公左右并進。朱登敵樓謂少保公曰:後舟未至奈何?少保公曰:兵貴神速不能待,亦不必待。正及交鋒,朱公中炮身亡,其船随即退出。獨少保公一舟直抵媽宮前寇圍中。寇因我孤軍,以四舟合擊少保公一舟。少保公首先沖陣,身中二箭,後舟不至。少保公激勵将士,從午至申盡力死戰,射死僞鎮江欽、吳貴等,火焚燒江欽、蔡佛、陳啓明等火貢船三隻。僞總督劉國軒駕小舟從吼門先遁。又燒殺僞鎮營丘輝等計三百餘員,燒死寇兵一萬四千有奇,打沉及燒毀寇船大小一百五十九隻,獲寇船三十五隻及炮器甲械旗幟等項無算。當是時,炮矢連天,戰聲沸騰,日色無光,波濤俱赤。少保公舟中兵士死者一百九十人,負創者一百六十四人,遂克西嶼頭,三十六島嶼一盡蕩平。

  施公登少保公舟,睹積血盈踵,橫屍滿目,泣勞曰:公血戰破敵功莫并矣!露布雲:沖舟宗陷陣鏖戰覆寇者,乃海壇鎮臣林某也。

  八月十三日,少保公率領本标三營官兵船隻進入台灣,招撫僞藩鄭克塽、劉國軒及僞公侯伯總鎮等官,舉國歸附,悉入版圖。

  台平班師,施公複密疏具題爲鎮臣協心戮力,全收成效,事如海壇鎮臣林某當先破敵,舍命陷陣,諸将無出其右。臣忝專征之命,此役戰功非比尋常,不敢隐諱,謹冒昧上陳,伏乞皇上睿鑒施行。蓋平台之役論功,少保公爲第一。康熙二十二年八月”。

  平台之後叙功獎賞,左都督林賢獲三次封贈殊榮: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帝下诏書雲:“爾左都督林賢,夙娴軍事,克抱盡誠”,“戎行效力,積有勤勞,爰加爵以酬……特授榮祿大夫,帶世職餘功”。又诰封林賢之妻章氏爲一品夫人。诰贈林賢之曾祖父直齋、祖父得所、父茂田爲榮祿大夫,诰贈林賢之曾祖母楊氏、祖母呂氏、母魏氏爲一品夫人。林門獲“四世一品”之殊榮,譽揚閩疆。

  康熙廿三年(1684年),林賢奉旨入京,康熙帝召入正殿詢問戰況,改容嘉勞,賜宴位列撫臣之上。越日觀射,林賢連中三矢,康熙帝賜貂套朝服、禦馬鞍辔。旋随駕東巡,侍從圍獵,并賜所獲鹿兔等,格外恩遇。迨至山東平原,帝命曰:“海壇要地須回鎮守。”林賢即遵旨回閩。

  康熙廿五年(1686年),朝廷再論平台功勳,賜林賢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記餘功三次。旋又贈一拖沙喇哈番,林賢之次子夢松襲世職。

  林賢嚴以治軍,寬以處世,周貧恤苦,人能知之;禁掠止殺,人能道之。平台之後忠于職守,勤謹有加。然連年征戰,心血爲枯,澎湖負傷,積疴日甚一日。康熙廿六年(1687年)六月十八日卒于任所。

  康熙帝特旨贈太子少保,全錫帑金,禦祭葬,遣福建布政使司參政江臯谕祭。祭文曰:“鞠躬盡瘁,臣子之芳蹤;恤死報勤,國家之盛典。爾林賢性行純良,才能稱職。方翼遐齡,忽焉長逝。朕用悼焉,特頒祭葬,以慰幽魂。嗚呼寵錫重垆,庶沐匪躬之報;名垂信史,聿昭不朽之榮。爾如有知,尚克歆享”。

  林賢葬于南安二十一都厝鬥鄉虎仔山,負丙壬兼巳亥。今墓猶存。

林春慶

  譜名章木苔,字贈孝,号佩玉,清·永春縣五裏街鎮埔頭村人,生于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卒于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

  據族譜記載,林春慶“膂力過人”,清·鹹豐年間“上遊從戎有功,蒙慶制軍請叙,準以軍功守備用”,後來得授武德騎尉,诰封武功将軍。

  林春慶樂善好施,“樂捐以捍衛阖族,協建東關橋,續修考棚,倡議重修大宗祠、小宗祠暨諸祖宇”。

林元品

  又名文濬,清·乾、嘉間石獅永甯人。祖輩世代往台灣經商。

  林元品成年方往台繼承父業。“跪請祖母盧太夫人及母蔡恭人曰:兒長矣,忍使吾父久羁海外乎?遂綴業渡台,代理生計。”其父“回籍養老”,後逝世在永甯祖家。林元品“奔喪哭泣奠祭,竭盡禮誠。喪事畢,乃東渡經略。”

  林元品在台灣力耕商務,家業昌隆。嘉慶六年(1801年),林元品在台灣诰授奉直大夫。後來其兄林元科也在台當上“台郡庠生”。

  林元品在台灣“義舉數大事”,深受敬仰。如曾在鹿港一次變亂時,“傾資五千金助饷,運糧艘,募鄉勇,克複鹿港彰化。”

  林元品時在鹿港營造林氏宗祠,号稱“诰命祠堂”,同時分别在鹿港、永甯兩地建造“大夫第”(參見《泉州民宅·大夫第》)。

林樹梅

  字瘦雲,清·金門後浦人。

  林樹梅生于嘉慶年間(1796~1820年),學識淵博,詩文俱工,有《嘯雲文抄》、《嘯雲詩抄》行世。

  青年時代随父林廷福(台灣水師副總兵)到過台灣、澎湖,對敦睦漢族、高山族人民關系,興修鳳山水利,作出重要貢獻。

  回廈門省親時,适鴉片戰争爆發,遂投筆從戎,爲閩浙總督鄧廷桢招緻以咨詢海防要務,曾上書《全閩備海六策》,切實且富遠見。

  顔伯焘繼任閩浙總督,仍聘其參贊軍務。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谕令“撤兵省費”,廈門撤防海鄉勇,林樹梅以爲“夷性反複,請量留,備非常”,未被采納。

  1841年8月,英船數十艘突犯廈門青嶼,軍民浴血奮戰,擊沉英火輪及兵船數艘,守将江繼芸等戰死。顔伯焘收集殘兵退守同安,林樹梅在高崎目睹此狀,責問衆官:“諸公西渡,廈民何依?”不久英軍離廈而去,顔伯焘則奏稱收複失地。《嘯雲詩抄》有一七律《吊禦夷死事諸公》述此事:
       “戰守紛紛議不同,一時捍禦獨諸公。
        即看壯氣能吞敵,始信捐軀是盡忠。
        大将漫言屍裹革,後軍先作鳥驚弓。
        千秋自有平心論,爲頌招魂吊鬼雄。”

林易庵

  明·泉州人,僑居琉球。成化二年(1466年)率長子林琛引琉球入貢。

林宗臣(1133~1189年)

  字景何,南宋·晉江市安海鎮前林人,爲唐九牧林蘊之裔。《八閩通志》有載。

  林宗臣出生武林世家,少時氣質非凡,膂力絕人,自幼習武。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武試,獲武進士第一(即武狀元,該科共錄取武進士33名)。初授襄陽(今湖北)帥府權宜官,後擢閣門宣贊舍人。

  林宗臣忠勤正直,廷議時言辭激烈。疏言直指泉、漳、汀三州存在經界難以協調之弊政;敢于抨擊朝中權臣,得到理學家朱熹的贊賞。

  林宗臣出知欽州時,詳細考察邊防,總結曆史南北對峙的經驗教訓,指出隻有改革朝政才能完成抗金複國大業,幾經論證,寫成條陳上奏朝廷,爲宋朝加強邊備提供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

  淳熙九年(1182),林宗臣任軍器副監,協助黃定監制兵器,以供軍用。

  淳熙十四年(1172年)高宗病死,林宗臣力陳抗金方略,曾陪同陳亮到江淮前線要寨視察,深入研究金國現狀。他曾多次上奏孝宗,指出金國内部矛盾激烈,政局不穩,江南不必畏懼金人,我大宋必須積極備戰,準備北伐。但因主和派的反對無從實現,無法施展抱負,一生郁郁不得志,最後卒于任上,終年56歲。

林釺(1578-1636年)

  字實甫,号鶴胎,谥文穆,明末泉州府同安金門人。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錢士升榜”進士,殿試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天啓(1621—1627年)時,任國子司業。林釺遷祭酒監,有銅鼎銅缸爲雍會食,及貯水備火之器,魏珰(魏忠賢)欲假俦錢,林釺持不與。監生陸萬齡請建魏忠賢生祠于太學旁,具薄醵金,林釺援筆塗抹,即夕挂冠棂星門徑歸。魏忠賢矯旨削其籍。

  天啓七年(1627年)八月,思宗即位,遂以原官晉禮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帝方疾黨人,以林釺誠悫,不立門戶,特加眷顧,首輔忌之。

  林釺沖淡和平,廉介自守。崇禎元年(1628年)九月,鄭芝龍就撫,奉千金爲林釺壽。林釺婉言謝絕,複書曰:“成人之美君子也,因之以爲利君子。”鄭芝龍歎服。

  崇祯九年(1636年)正月召對,陳奏“用人、理财、靖冠、甯邊”四策。即年拜東閣大學士,起少詹事,有謹願誠恪之稱。

  崇祯九年(1636年)9月,距拜相未半年,卒,享年五十九歲,谥“文穆”。其裔遷居漳州龍文洞口村。

林欲楫(1576-1662年)

  字仕濟,号季翀,别号平庵,明末清初泉州晉江西濱人。生于明·萬曆丙子(1576年)十月。故宅在泉州城内三教鋪宅頂。

  林欲楫出生仕宦家庭。父林武苴,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武進士,官終廣西永福守備。長兄林欲棟,少稱神童,萬曆甲午(1594年)、乙未(1595年)25歲聯第進士,官至南京光祿寺正卿、工部尚書,以賦性剛直、樂施予聞名于闾裏。次兄林欲梧,蔭授南京坐營都司。

  林欲楫自小受到良好教育,生性聰慧,讀書過目成誦,下筆衮衮不竭,尤以其長兄林欲棟友愛二弟,身爲嚴師,對林欲楫的幫助很大。

  明·萬曆三十一年癸卯(1603年)林欲楫中解元,萬曆三十五年丁未(1607年)中進士,廷試二甲第十二名。先選庶吉士,授編修,起充廷試掌卷官,升起居注。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典浙江試,泰昌(1620年)起左中允。

  熹宗天啓元年(1621年)轉右谕德,升右庶子,管理诰勅文,擢少詹事,晉禮部右侍郎。

  時魏忠賢勢炎熏天,勢利小人争相趨附。林欲楫以柄國匪人,難以共事,且事勢萬不可爲,作爲封建王朝的命官,獨凜然傲視,諸所披陳,言無不盡,表現铮铮氣慨。

  先是,在水災之年,身爲禮部右侍郎的林欲楫陳修省數事,觸魏黨忌,被遷南吏部。

  繼自天啓六年(1626年)起,浙江巡撫潘汝桢在西湖首爲魏忠賢建生祠,此舉受到皇帝首肯,诏賜祠額,勒石記功德,閣臣亦撰文書丹,故而魏黨之徒紛紛效尤,興起建生祠熱。許多文人騷客,表面也隻得敷衍應付,獨林欲楫“峻卻之”。

  再,有魏忠賢義孫魏某爲司官,把持部務,林欲楫發其奸,出查催一檄,屏去之,同僚均暗暗替林欲楫捏把汗,恐其遭受報複,林欲楫獨安然自若。

  崇祯(1628—1644年)初,擢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忤閣臣,假歸三載,複召修《實錄》。崇祯七年(1634年),充殿試讀卷官,教習館員。崇祯十一年(1638年),起掌部職。

  崇祯時,朝議誅毛文龍,力言不可;連上十三奏,疏救觸犯帝怒而被削藉的劉宗周;抗言楊嗣昌的增兵饷之議,一針見血地指出:“空四盡之秋,不宜以窮民養驕兵”,且認爲農民起義之所蜂起,乃當朝失策,力争便宜進止。

  林欲楫爲人恪守名節。典試浙閩,所得士九十七人,其後捷南宮者強半,名碩忠節,蔚起踵出;教館員,端軌貞範,别立規則,厥後修撰劉君理順、簡讨胡君守恒,皆伏節死義。

  清兵入關,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唐王朱聿鍵立,林欲楫應召入閣,任文淵閣大學士(宰相)兼禮部尚書。

  林欲楫從政盡心盡職,視事禮部時,凡各省郊廟之役及祈欲、勸農、耕藉、幸學諸大典,均奉璋以從;還考定宮帏,克驗西曆,妙選貢舉;爲政清廉,杜絕苞苴。

  乞休居鄉,則興利厘弊,憐貧赈饑,繕修津梁,傾赀不吝,故其逝後,族中追念,尚不禁唏噓泣下。

  林欲楫忠孝天植,事親至孝。早年随父宦粵西,親疾,割股以療,刀瘢二寸許;親殁後,每近諱辰,辄持齋,終其身猶一日也。

  林欲楫言則絲綸得體,直國史則筆削靡拘,爲學根極性命,博綜經史,曾奉召修《實錄》。著有《易經勺解》三卷、《學庸注補》一卷、《道德經注》二卷、《水雲居詩草》、《友清堂文集》等。

  清·康熙元年(1662年)六月,卒于家。墓在泉州紫帽山南麓。有子六,其中華昌爲康熙時舉人,任常熟令;女二,長适張瑞圖之男(庚辰進士,翰林院檢讨);次适洪承疇之男(乙未進士,大理寺少卿)。

林欲棟(1570-1659年)

  字世隆,号翀漢,明·泉州晉江西濱人。林武苴子,林欲楫(參見《泉州人名錄·林欲楫》)長兄。賦性剛直。

  少稱神童,萬曆甲午(1594年)、乙未(1595年)聯第進士,時方二十五歲。授南戶部主事,委掌太倉銀庫及榷阕,皆力辭。丁内艱,赴廣西扶榇歸。越年丁外艱,與弟經營父母葬事。六年服除,補戶部河南司主事。

  司榷吳會朝令諸關各加額一萬,諸關各于則例加,林欲棟首罷之;平量頭、革耗羨,通便民之橋,除港門之稅,商民頌德;還朝得紀錄。

  值河臣侵借饷金百餘萬,适邊地告急追催,督之林欲棟,籍河臣借數以聞,且疏陳兩河困苦狀,求罷礦稅,有旨切責河臣。

  當公主婚期,大内索珠寶甚急,廣東司司篆者已被譴去,諸司相诿莫任,大司農以委。林欲棟委曲調度,不激不随,中官督逼絡繹,無以罪也。轉廣東司員外、湖廣司郎中。大司農希帝意,欲以珠寶價進。林欲棟力執不可,忤其意,逐假歸。越二年,補浙江司郎中。大司農孫藍石初入部,即問:“前年争珠寶進價者安在?”

  司廳以封立,召入本科,章奏多出其手。旋以妻久病,仍假歸。

  越二年,起四川參政。川中多盜劫,每一獄興,株連百餘人,缧枷相望。林欲棟鞠其情真罪當者置之法,餘悉解免,全活無數。複立鄉總以明賞罰,嚴保甲以申救援,盜患稍甯。值司道并缺,身佩八篆,方并畫遊辦理,興利除弊,政績卓著。遷湖廣按察使。

  已未(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例當兵憲應朝入京,以母老有難色。時林欲棟已擢江西右布政,慨然代行。有景甯丞,倚其兄在南台,貪橫不法,自知不免,求爲解,叱去之。

  庚申(泰昌元年,1620年),轉江西左布政。舊例錢糧起解,司止轉文,毫不經手,司計者狼狽爲奸,或私加重傾,或短少分數,爲設法,嚴杜諸弊。宗室額止十萬,冒支者且溢二十萬,前此率于正項挪借。林欲棟始定爲限祿之制。又淮解一差,苦賠累,解役互推;絹差頗有赢餘,則請躍然。林欲棟定爲苦樂相兼之法,請托不行解者稱便。江紳豪士,事于不法,繩之不少貸。

  轉南京光祿寺正卿,晉工部尚書。忌者,南台以蜚語論劾,共論者即前景甯丞之兄也。林欲棟疏辯求斥,有旨慰留,竟以疾乞休。

  至家,蔔葬曆世諸墳。先是曾祖殁時,适遇火,權葬于鄉之大墩;歲月既久,鄉民葬者甚衆。或謂當令遷去。林欲棟曰:“彼亦人孫子也,我多而彼少,我有力而彼無力。若當遷,自遷耳。”遂改葬于仙景山。

  樂施予,聞名于闾裏。族戚不能舉火,婚葬者周之,幼孤者撫之成立。遇歉歲,辄發粟,待鄉裏價平收還,貧者勿問。江水不通潮,田畝數千常苦旱,爲農田築渠從流,引潮水入新淮,以通灌溉。

  生平淡泊,素文清儉,自将食。爲文,如萬解泉湧,有著均可比名家,尤精賞鑒。

  戊子(萬曆十六年,1588年),赴省,延平遊生從旅店相識,問:“今科誰壓榜首?”以潘洙對。癸卯(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弟欲楫赴試,贻書謂:“三必有一元,會殿不可知,其秋闱乎?”已而皆驗。仲弟閑儒冠,以部卿得蔭。弟殁,撫姪若子。

  年九十卒。子期昌,崇祯丁醜(1637年)進士。

林孕昌(1595—1657年)

  又作允昌、胤昌,字爲磬,号素庵,明·泉州新門外浮橋人,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生。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中舉,天啓二年(1622年)進士,初授南京戶部廣東司主事,專管文武各官的俸鹽和淮、浙、長蘆(在天津)、魯、閩各地鹽引的用印。

  林孕昌的伯祖、理學家林學曾爲南京通政使司通政,他追随兩年,手抄當時理學家王守仁、薛瑄的語錄及先儒格言,領悟宋代理學大師周敦頤、程颢、程頤、張載、朱熹所創立的濂、洛、關、閩之學的要旨,爲以後從事理學研究和教學打下堅實基礎。

  爾後,林孕昌出任南京兵部職方司主事。由于嚴格整饬軍紀,妥善處理标營衛總克剝軍糧弊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iganlinshi&aid=1643961

 回應文章

Melody 心靈小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8/21 17:34

比干是商王文丁(太丁)之子,帝乙之弟,帝辛(紂王)的叔父,官少師(丞相) 。生於殷帝乙丙子之七祀。一生忠君愛國倡導「民本清議,士志於道。」幼年聰慧,勤奮好學,20歲就以太師高位輔佐帝乙,又受託孤重輔帝辛。從政40多年,主張減輕賦稅徭役,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後被紂王殘殺。

謝謝分享,但是希望您不介意我問題一個問題,請問比干的干為何您採用幹,我從小到大都只知道是干這個自,我查了一下 維基百科臺灣正體字也是用干。


Melody the one who always c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