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窗的風景
2017/12/09 15:06:56瀏覽84|回應0|推薦0

     

    窗是心靈的門戶,開闔心靈的出入口,有窗的房間不會黑暗,有窗的心靈不會死寂。

生命是封閉的或開放的,不在於房子的大小,而在於窗子所佔的大小。我在初中的時候,教室的窗外的風景,常透過透明的玻璃向我招手,向我小小的心靈召喚坐在椅子上的我,趕快到窗外遊戲。

    窗是大地的眼睛,當初人類住的房子,房子想是封閉的,挖一個大洞,作為進出的管道。沒有窗只有門,但不曉得誰先在牆壁上挖一個小洞,室內頓時照進金黃的陽光,讓滿室映照得金碧輝煌,於是每個人都將自己的房子再挖一個小洞,這就是窗的由來。

    窗的材質,在經過長期的歲月的遞嬗,已經變的和往日大不相同,由木製的小軒窗到現在的鋁門窗。穿不能離開簾就像焦不離孟一樣,有窗無簾少了一絲神秘,有簾無窗也少了一分幽雅。在古詩中,仕女在小軒窗旁,一面刺繡一面想念情郎,窗外的景色雖美,但在窗內的人兒卻有些寂寞無聊。有時雨絲無端飄進閨房,她將窗戶關上,珠簾捲起,就拿起古箏彈起錚錚綜綜的聲音,一絲絲的思念隨琴聲傳到小窗外。

蘇東坡的多情從「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可知,詞中描述他深深的想念死去的妻子,雖已經「十年生死兩茫茫」,但他錯覺妻子還在窗戶旁梳妝呢?他的深情令人感動。

    人的胸襟廣闊,從窗看出的視野也大不相同。有些人看到的只是窗外的白雲和行人,但詩聖杜甫卻有廣大的視野他說:「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他看出千秋的白雪就在他的窗戶外飄入,逸出。胸中自有丘豁的他靠的是一扇窗,也靠的是他的心靈「視窗」廣大,才能看出這種常人無法看出的「好風景」。

    和杜甫相反的,亡國的李後主的名詞〈浪濤沙〉寫的是:「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的寂寞想到亡國而被軟禁在北方的痛苦,不禁回想到美麗的江南風景,已隨流水而去。

    窗外的景色常隨著人心的忙閒而有不同的詮釋,縱然住在淡水河泮或西子灣旁窗外,有著山水好景,也須要有好的「心眼」才能觀照宇宙之大品味之妙。

有好的心眼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心眼裡開一個更大的「心窗」,可以看到人間的喜怒哀樂,然後跟「哀哭的人同哭與喜樂的人同喜樂。」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iblewu&aid=8161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