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06 08:41:25瀏覽129|回應0|推薦0 | |
40年前的 走向大眾當40年前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召開時,假如一名讀者正在閱讀《報紙》或《參考消息》,恐怕不會把地球遠端的這次會議和自己的生活聯繫在一起。但是40年後的今天,低碳生活、PM2.5、綠色食品等已成為中國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 40年前,環境問題似乎只是少數發達國家的“富貴病”。對很多發展中國家而言,環保還是一個陌生詞,對“環境污染”的最直觀感受可能就是少量的生活垃圾。即使是在城市,煙囪的黑煙作為現代工業的象徵,依然不會引起人們的焦慮。 40年後的今天,保護環境早已不再是少數知識份子的關懷或民間組織的口號,而成為人們的共識。宣導低碳環保、資源高效利用的綠色經濟在全球許多國家開始得到推廣。 2012年世界環境日前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佈的全球調查結果顯示,來自全球17個國家的1.7萬名參與調查的消費者中, 有70%的受訪者認為,綠色經濟在環境保護方面更加高效; 68%的受訪者認為,綠色經濟將會為兒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61%的受訪者認為,綠色經濟可改善生活水準; 另有61%的受訪者認為,綠色經濟將對氣候變化產生積極影響。 同時,有32%的受訪者認為,綠色經濟將比傳統經濟創造出更多高回報的工作; 31%的受訪者認為,綠色經濟甚至能刺激經濟實現短期增長。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對此評價說,這項調查表明了公眾對綠色經濟發展的支持態度。 跨越國界 40年前,環境問題的影響往往還限於局部國家或地區、主要是發達國家,廣大的發展中國家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是發展。如今,全球化的經貿聯繫和全球氣候變暖深刻改變了環保事業的格局。越是欠發達國家,越容易在全球越發脆弱的環境系統中遭受影響。 發達國家越發關注保護自身的環境,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發展,於是一些污染嚴重的產業逐漸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正如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主任卡蜜拉·圖爾明所說,環保是一個全球性問題,轉移污染的行為是不可取的,“把一個地方的污染轉移到另一個地方,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在日本京都舉行,會議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 這是全球關於削減溫室氣體排放最早提出的明確目標,從此,各國開始共同推動減排以應對氣候變化。 關於氣候變化問題的國際會議年年舉行,與會各方對遏制全球氣候變暖幾乎沒有異議,但發達國家在與發展中國家進行氣候變化談判時卻缺乏政治誠意。保護環境的會場成為國與國政治、經濟博弈的戰場。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旁觀者,哪怕是太平洋上的小島國。 環境問題超越國界。40年來環保事業的發展證明,只有所有國家共同努力,才能確保地球能夠支撐人類的未來。 正本清源 40年來,人們對於環保的認識和理解也在一步步嬗變、昇華。發展綠色經濟,從源頭上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新共識。 很多發達國家都走過了一條“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並為此付出“學費”。曾經的“霧都”倫敦,是在空氣污染引起大量疾病與死亡後,才想到推行《潔淨空氣法案》。 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曾出現過多起環境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被寫入各國環境污染的黑暗歷史。歷史證明,“先污染後治理”的代價高昂,保護環境,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題為《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中,首次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報告指出,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在“不損害未來一代需求的前提下,滿足當前一代人的需求”。 這為人類發展與保護環境指明了方向:應該尋求更“乾淨”的經濟增長和生活方式。綠色經濟作為一種低碳、資源高效型的社會包容型經濟,受到各國普遍重視。 在提倡節能減排的今天,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清潔和可再生能源成為全球科研和產業的重要方向,人類在擺脫化石能源依賴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單位能耗、碳排放、污染排放已成為衡量工業效率的重要指標;衣食住行,人們生活的每個細節都朝著“綠色低碳”的方向發展…… 《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中有一句名言:“地球不是我們從父輩那裏繼承來的,而是我們從自己的後代那兒借來的”。把更美好的地球“還給”子孫後代,已成為環境保護事業的核心理念。 世界環境日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綠色經濟定義為:綠色經濟是促成提高人類福祉和社會公平,同時顯著降低環境風險和減少生態稀缺的經濟。 今年的主題旨在動員人們思考綠色經濟如何深入日常生活,並以此帶來關於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的良性改變,進而讓人們不斷適應地球上70億人共同生活的現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蕉科 薑科 鹼性 自然源(元)素 http://blog.udn.com/bewelle/6482031 自然源液 諮詢 good.bewelle@yahoo.com.tw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