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層疊起的牡蠣/郭英傑
「最後給你看這個,你應該會被誤導,但我相信你仔細看就會知道是什麼的。?
學長從櫃子裡拿出古生物實習期末測驗的最後一道題目,因為是畢業生的關係,學長特別通融讓我可以提早考試。
生為地質系罕見心理系輔修生,每一門課程對我都是驚奇,古生物學裡以為碰到的會是恐龍、猛瑪、劍齒虎這一類大型化石,修了一整學期卻在有孔蟲與軟體動物上打轉,究竟是為了哪招?硬著頭皮修下去,這本厚達400餘頁的英文書,居然成為我大學生涯裡唯一一本徹底研讀的教科書,也成了古生物學課堂裡少數不須補考的前段生,不禁使同時修課的許多地質系的同學側目,懷疑我是否是一位被心理學耽誤古生物學家。
強食的知識容易忘,有孔蟲與矽藻也已經分不清誰是誰了,只有石燕與雙殼貝的差異,偶而逛博物館時拿來對親朋好友炫耀一下,剩下的記憶,就是牡蠣化石那一層層堆疊上的辨識痕跡。
學長拿出來的標本看起來很像九孔,自然就往那去猜測,但見到學長殷切的關愛眼神,總覺得這之中必然有詐,輕輕搖搖頭表示不知答案為何,學長指著標本上那一條條的痕跡,「你沒看這這明顯的紋路?,雙殼貝與腹足綱的生物都會有紋路,而牡蠣殼最特別的就是那一層一層堆疊上去的痕跡。
「難道是牡蠣??「所以它的學名是…?學長說。
如今我已經忘記牡蠣的學名是什麼,只記得那被地質作用壓扁的牡蠣殼,讓我在那次期末考有了深刻的記憶。
匆匆二十年流過,昔日學長已成大學名教授,標本室的一景仍歷歷在目,大學畢業後以輔導為本業的我,對古生物只剩科普的興趣與接觸,在協助孩子回首生命的線索時,時時不忘以這壓扁的牡蠣殼自我期許,學長可以依條紋與外殼的線索,判讀化石的本質,無非是因為他以此為專,而無論外在的力量如何影響孩子的行為,看到孩子的本心與本意,則是身為輔導人的專,不為外在特徵所迷惑,能從線索中尋回本心,這,就是專業。
e-mail:hardygun@ms51.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