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音樂會]舊金山交響樂團!
2006/05/05 12:10:14瀏覽263|回應0|推薦2

本周三(4/19/06)晚上去卡內基廳聽舊金山交響樂團
話說美國的樂團從傳統的五大樂團到現在已經有點複雜
有人說必須要說十大樂團
也有人說有十三大樂團
不過只要數目由五放寬到十
舊金山交響樂團就一定有一席之地
今天聽他的演出也是蠻不錯的
指揮家是他們的音樂總監Michael Tilson Thomas
鋼琴家是Jean-Yves Thibaudet

今天的曲目有大半都不是很熟悉
第一首是德步西的Jeux
第二首是拉威爾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
下半場曲目分別是馬勒第十號交響曲的慢板
以及華格納諸神的黃昏中的齊格菲的萊茵之旅
有趣的是下半場的兩首我都聽過 不過上半場的音樂我都沒聽過
而馬樂第十號我雖然多年前大學時代聽過
不過時日久遠所以印象也不是很深
結果今晚聽的感覺是上半場的曲目雖然是新的曲目
可是吸引力倒比下半場要大多了

第一首作品相當的玄妙而且精緻
木管 弦樂及銅管都有相當的份量 木管尤其吃重
整首曲子都充滿一種空靈之美
這讓我想到高行健這位旅法的華人作家能巧妙的結合中華文化跟法國文學
從德步西這首曲子中
我看見了這種理論的基礎
而這首曲子原本的曲目解說也很有趣
是一位男孩跟兩位女孩在月光下的嬉戲
甚至讓我們聯想到三個人的愛情遊戲
曲解說:「第二位女孩終於成功地把第一位女孩擁抱入懷,可是這時候男孩介入了,溫度的將她們的頭分開,使她們能環顧四周看見夜色的美麗,夜光的喜悅,這所有的一切都告訴他們放棄自我儘情地讓幻想奔馳。…然後男孩用一個熱情的手勢將三顆頭連在一起,而三個人的吻使他們在狂喜中結合」

第二首拉威爾的曲子也非常特別跟優美
鋼琴的份量非常吃重 而且幾乎每一個樂章都是一開始鋼琴就開始演奏
這跟古典時期及浪漫時候的協奏曲多是由樂團協奏開始頗不相同
第二樂章尤其優美
獨奏家的表情及身體韻律也可以看出他深深沉醉在音樂當中
拉威爾曾發表他對協奏曲的看法
他說「在我看來,協奏曲的音樂應該輕鬆愉快且華麗,無須強調深度及戲劇表現」
所以他原本這首曲子想慣以「嬉遊曲」(divertissement)一詞
可是後來又覺得協奏曲一詞應該已經說明這點
所以放棄這個標題
這首曲子照曲解的說法是有不少爵士風
我倒覺得還好

第三首馬勒的曲子
說實話是有點無聊
不是我對馬先生不尊敬
而是他這最後的作品實在沒有什麼旋律性
而配器和聲都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卻將近三十分鐘
實在只能用冗長來形容
至於最後一首華格納的曲子還不錯
雖然我個人覺得沒有華格納的序曲來的迷人

這場音樂會的曲目安排蠻有趣的
一半是法國的曲子一半是德奧的曲子
對比不可謂不強烈
而前三位作家都是二十世紀音樂的巨擘
馬勒又是著名的華格納指揮家
這是為什麼最後跑來一首華格納音樂之故

今天聽得還蠻愉快的
尤其是上半場那兩首!
然後卡內基廳現在音樂會開始前提醒大家關手機的方式蠻有趣的:)

--

http://www.wretch.cc/blog/barnabas&article_id=3959452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rnabas&aid=26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