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香港腳一次根治
2012/04/28 10:30:14瀏覽59125|回應0|推薦0

香港腳一次根治

分類:health
2008/05/31 14:36
傳統的香港腳藥必須連塗28天,才能達到完全消滅黴菌的效果;但大多數患者沒有耐心搽完整個療程,所以常為香港腳所苦。新一代長效型藥物,只要搽一次,就可以治療香港腳。

沒有香港腳的人,很難體會香港腳患者的痛苦。」一位外科醫師如是說。他表示,香港腳是一個很難纏的毛病,症狀輕者須連續一個月搽抗黴菌藥膏才能斷根;症狀嚴重者,則須搽好幾個月才能根治。

但大多數病患無法完成香港腳治療療程,以致復發率相當高,患者也因此失去信心;這名外科醫師就是最明顯例證。據統計,國人平均每百人中有十至十五人患香港腳,每年五到九月是感染高峰期,但約六成五的患者一年復發超過四次;原因主要是未能完成完整的香港腳用藥療程。

新藥八成可根治

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廖怡華表示,香港腳治療須長期抗戰,絕大多數人因無法持之以恆,所以復發機率相當高。很多人沒有耐心完成療程的原因,是認為香港腳不會死人,頂多影響社交;殊不知,香港腳久治不癒,也可能引發其他疾病。

根據調查,有百分之十四的患者會同時感染一種以上的黴菌疾病,包括體癬、股癬等;情況嚴重者,甚至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廖怡華強調,民眾不能輕忽香港腳。

廖怡華說,過去,香港腳治療藥物,確實讓很多忙碌上班族很難完成整個療程。但新一代長效型的藥物,是一種凝膠狀溶液,乾燥後可在皮膚上形成一層透明平滑的薄膜;患者使用時,雙腳無論有無香港腳症狀之處,都必須要塗抹,讓藥物滲透到皮膚的角質層中,達到殺菌效果。

但 新一代的香港腳藥並不是每種香港腳都適用。廖怡華說,依據國外臨床報告,長效型藥劑適應症最好是水泡型,或是指尖、腳緣脫皮型,如果是厚皮型的就不適合。 且患者用藥的方式要正確,二十四小時之內不能碰水;而且兩隻腳包括腳縫、腳緣、腳底都要搽到,依此方法完成療程的患者,有八成左右,只要使用一次就可根治 香港腳。

對症對藥有耐心

香港腳難根治,除上述原因外,患者錯誤用藥方式也是主要原因。國泰醫院皮膚科醫師詹融怡強調,很 多香港腳患者搽藥只塗抹自覺癢的部位,但正確用法應該是腳趾間、腳趾下、整根腳趾及腳掌、腳側邊都搽,且雙足都該用藥。因黴菌感染未必出現症狀,完整用 藥,可在有症狀前先完成殺菌。

成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許明隆也認為,臨床上看到患者最常見的錯誤用藥觀念是「癢哪裡、搽哪裡」,事實是沒有癢 的另一隻腳也有少許的致病黴菌。二 ○○六年《JEADV》期刊有項研究說,高達八成的香腳港病患,兩腳都有黴菌,許多只有單腳出現症狀;因此,最好是兩隻腳板、腳趾都塗上藥膏,也能預防另 一隻腳感染。

除了用錯藥不易根治外,黴菌也易傳染至身體其他部位。感染至頭稱為頭癬、身體為體癬、大腿兩側為股癬,若傳染到這些部位,治療起來更棘手。詹融怡說,黴菌雖然很頑固,但患者只要在香港腳初期就搽藥,就可避免香港腳的發生。

她 強調,很多人以為香港腳會癢,其實並不是所有的香港腳都會癢。香港腳分好幾種類型,不同型別治療方式也不同。有些會以癢表現,有些則以脫皮、起水泡為表 現;民眾一旦發現趾間或是腳底有脫皮、水泡,後腳跟有厚底、脫皮或龜裂等狀況,就有可能是香港腳了,最好到醫療院所找皮膚科醫師診斷。

而哪一類型的香港腳會癢?廖怡華說,趾間型、水泡型、糜爛型的香港腳就會癢,厚皮型卻不會癢,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只是腳跟皮粗、厚裂、脫屑而已。廖怡華及詹融怡說,香港腳是由黴菌引起的疾病,在治療上要強調「二對心」,即是對症、對藥與耐心。

很 多人懶得到醫院找皮膚科醫師確診,私自到藥房購買抗黴菌藥物使用,廖怡華強調,有些腳底水泡是汗皰疹,並不是香港腳,搽抗黴菌藥反而愈搽愈糟;反之,很多 厚皮型香港腳患者,以為只是皮膚太乾所致,自行到藥房買滋潤型軟膏搽,不僅沒有解決香港腳問題,還可能因此感染身體其他部位。

廖怡華說,嚴重的厚皮型和糜爛型香港腳也要服藥;糜爛型的香港腳還需要併用抗細菌藥物。至於對腳趾間癢、長些小水泡的輕微香港腳,AZOL類藥物要塗抹使用四星期,Terbinafine藥膏要連用一周,Terbinafine護膜劑型塗一次則可推持十三天。

保持乾爽勤清洗

罹患香港腳除了對症、對藥、耐心接受治療外,千萬別聽信偏方,以免錯失治療良機。此外,改變生活習慣很重要,尤其注意足部清潔,清洗完後還要記得將足部趾縫擦乾,以保持乾爽,同時避免任何有可能造成腳臭的因子。

醫師建議患者,可考慮改穿吸汗度夠、厚度適中的棉襪,換雙透氣鞋子,並且避免每天都穿同雙鞋子,或是一回家便急著把鞋子放進密閉鞋櫃,好讓鞋子有機會透透氣,排除殘留在鞋內的水氣;或者也可多穿涼鞋,讓腳部通風。

香港腳類型

★厚皮型

此類型香港腳最常為一般人忽略,通常患者腳底的角質變得又乾又厚,沿著皮膚的皺紋而剝落;到了冬天常造成皸裂,患部周圍的皮膚有時會產生赤紅現象。

⊙治療方式

患者可先找皮膚科醫師診斷,或者也可自行到藥局買抗黴菌藥使用。厚皮型香港腳搽抗黴菌藥之外,最好搭配去角質軟膏,先把厚角質去除,再搽抗黴菌藥效果較好。

★趾間糜爛型

常發生於趾縫間,剛開始只是出現脫皮現象,漸漸地趾間皮膚因汗水的溼氣,泡漲成白色或鱗狀而剝落,進而露出內部糜爛而赤紅的皮膚;尤其是腳趾大而趾間空隙小的人,特別容易發生。

⊙治療方式

症狀輕微者可藥房買抗黴菌藥搽即可,若情況嚴重,則可請皮膚科醫師開口服藥物服用,治療效果更佳。

★水泡型

以水泡為主,剛開始腳底或腳側會有數個從米粒到紅豆大小的水皰連結,當水泡形成時奇癢無比,讓人忍不住去抓它而破皮流水。

⊙治療方式

可到藥房買抗黴菌藥塗抹,不喜歡軟膏的人,則可選用噴霧式的抗黴菌劑,連續使用1個月就可根治。現有一種長效型的藥物,只要搽1次,就可以達到傳統藥物的功效。

遠離夏季皮膚病3撇步

香港腳令人苦惱,汗斑也是夏天常見的皮膚疾病。皮膚科醫師廖怡華及詹融怡表示,夏天由黴菌傳染的皮膚疾病,以香港腳、灰指甲、汗斑、毛囊炎最多;傳染性皮膚病是夏季皮膚疾病裡最難纏的,民眾平時只要多用一點心,就可以遠離這些皮膚疾病。

★檢查足部

香港腳是夏天最常見的皮膚疾病,不過,卻是可以預防的。像是千萬不要跟別人共用拖鞋、洗完澡或是游完泳一定要把腳擦乾、最好用自己的毛巾。如果擔心自己在公共場所可能會感染黴菌,也可以搽抗黴藥膏事先預防。

此外,平日在家裡也要養成檢查足部的習慣,看看腳趾縫溝有沒有白屑,或是腳後根是否有角質化的情形。如果有這些情形,表示已經感染了黴菌,可以塗抹抗黴菌藥膏,避免病情惡化。

★別摳腳趾

灰指甲也是夏天常見的傳染性皮膚病,主要的傳染途徑來自於腳。有些人因為腳感染黴菌之後,會出現奇癢無比的症狀,就會用手去摳,這樣就很容易感染黴菌,造成灰指甲。

灰指甲的初期症狀為指甲失去光澤,指尖及周圍變白、變黃,甚至變成褐色,指甲下面也漸漸變厚成粉狀;嚴重時,指甲板會脫離基部,甚至整個脫落。

★保持乾燥

汗 斑主要是因為夏季大量流汗,造成黴菌孳生所引起。皮膚科醫師表示,有汗斑的人,最好多待在冷氣房中,少外出活動,減少流汗的機會。活動後若大量流汗,最好 趕緊沖個澡,把汗水沖掉,以免流汗太多導致汗斑;沖完澡後,也要用毛巾把汗擦乾。或者也可以買仁山利舒洗髮精當沐浴乳使用,其所含的 Ketoconazole成分,可以抵抗引起汗斑的黴菌。

香港腳能醫好 只是大多數人沒耐心正確用藥

香港腳能醫好 只是大多數人沒耐心正確用藥

更新日期:2008/04/24 20:50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四日電)許多人都以為「香港腳又不會死人」,只要不癢就好,也不指望會好;事實如此嗎?癥結可能在於沒有選對藥、沒有把藥塗抹全腳、沒有確實完成至少療程,結果反覆發作,不但使自己感染股癬、體癬,也傳染給別人,造成大家都好不了的錯覺。

 

成 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許明隆今天說,最常見的錯誤用藥觀念是「癢哪裡、擦哪裡」,事實是沒有癢的另一隻腳也有少許的致病黴菌,2006年JEADV期刊有項研 究說,高達八成的香腳港病患兩腳都有黴菌,許多只有單腳出現症狀,因此,最好是兩隻腳板、腳趾都塗上藥膏,也能預防另一隻腳感染。

 

台 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廖怡華說,依據一份針對皮膚科醫師所做的調查,百分之六十八的醫師處方的AZOL類香港腳藥物,需要連續用藥二十二到二十八天,但是 根據醫師的了解,只有二成七的病患會做完療程,這些還是病情嚴重才到大醫院的病患,其他輕微患者可能根本未就醫或任意縮短療程。

 

香港腳也不見得會癢,廖怡華說,趾間型、水泡型、糜爛型的香港腳就會癢,厚皮型卻不會癢,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只是腳跟、皮粗、厚裂、脫屑而已。

 

許明隆指出,灰指甲、香港腳都是足癬,感染的途徑是共用鞋子、指甲刀具、游泳池或健身房潮濕的地板,而且經由接觸、手指摸來摸去,而且大約百分之十四的患者還會同時感染體癬、股癬。

 

那麼該怎麼治呢?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鐘文宏說,嚴重的灰指甲需要服用抗藥治療,未侵犯指甲基質的灰指甲可使用指甲油劑,有一天或一週一次劑型,厚皮型香港腳的塗藥效果不好,需要配合使用水楊酸、尿素酸的去角質藥。

 

廖怡華說,嚴重的厚皮型和糜爛型香港腳也要服藥,糜爛型的香港腳還需要併用抗細菌藥物;至於對腳趾間癢、長些小水泡的輕微香港腳,AZOL類藥物要塗抹使用四週,Terbinafine藥膏要連用一週,Terbinafine護膜劑型塗一次則可推持十三天。970424

 

午間小睡不宜超過一小時
很多打工族喜歡午飯時睡一睡以恢復精神,北京中醫教授認為下午小睡確可解除春天常出現的「春困」,但午睡最好到床上睡,而睡眠時間也以不超過一小時為佳。
香港腳的處理及預防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醫.藥.人》 第 52 期

大熱天時,有沒有試過脫下鞋子及襪子的時候會嗅到一陣異味,還有腳趾間的縫隙感覺痕痕癢癢呢?另外,腳趾縫間還會有脫皮、水泡或經搔抓之後有發炎的情況呢?如果有的話,你可能已經患有香港腳了。

  香港腳的真正名稱是足癬(TineaPedis)。足癬是其中一種真菌感染,可以傳染,但傳染性並不高。
  症狀及病徵是腳趾間的皮膚會脫皮、裂開和出現鱗屑,腳底或兩旁有紅斑、鱗屑、水泡,嚴重的可引致傷口和潰瘍,患者會感到皮膚痕癢,甚至疼痛。
   真菌最喜歡溫暖及潮濕的環境,而腳趾間的空間給予真菌一個良好的環境生長繁殖。通常香港腳出現的原因都是因為腳部長時間潮濕,或者足部大量出汗,還有鞋 襪不透氣。夏天天氣潮濕,腳部又會大量出汗,所以這個時節更加容易衍生香港腳。香港腳並不是一個嚴重的病,只要發覺及時,一般在藥房買到的藥物都可以容易 處理,並不需要太過擔心。

治理腳癬藥物
  市面上有RX的藥房有很多不同價錢及不同種類的抗真菌藥膏可以用於治理腳癬,而且使用方法簡單。
‧Azole類藥膏,如Clotrimazole、Miconazole、Ketoconazole等等。
‧Allylamine類藥膏,如Terbinafine。
‧Tolnaftate
‧BenzoicAcid
‧ZincUndecanoate
   Terbinafine是暫時認為最有效的藥膏,只需每日搽1至2次,香港腳只需搽1星期便會痊愈。其次為Azole類的藥膏,每天要搽2至3次,大約 搽2至4個星期,其餘的藥膏每天約使用2至3次,但使用時間為期較長,一般大概要4至6個星期。BenzoicAcid是一種較傳統的療法,效用比較遜 色。香港腳有時候會無癢無痛,治療時勿自動停藥,通常應在自覺好了後,繼續用藥數周,才能有效預防復發。

預防勝於治療
‧每天仔細清潔雙腳、保持足部及腳趾之間皮膚乾爽。
‧避免鞋子太緊、穿膠鞋或不透氣的球鞋,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最好穿著涼鞋。
‧襪子也要勤洗換,最好選擇通風、透氣的棉質襪。不與他人共穿鞋子、拖鞋及襪子。在公眾泳池、浴室要穿著拖鞋。
‧腳底、趾間痕癢,盡量不要用手抓,以免擴散及蔓延。
‧糖尿病患者或血液循環欠佳的人士尤其要注意足部護理。
  

  只要注意個人腳部衛生,便不容易染到香港腳。如能及早預防、及早發現、適當處理治療,香港腳並不難對付。如有任何疑問,可以詢問醫生或藥劑師以得到更多這一方面的資料。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6394426